上一篇文章介紹了系統,本篇文章介紹下系統思考。
什么是系統思考? 簡單來講,系統思考就是利用系統理論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思考方式。 進一步講,系統思考就是人們運用系統觀點,把對象中互相關聯的各個方面及其結構和功能進行系統認識的一種思考方法。
系統思考有以下幾個特點: 1)系統思考關注事物整體,從全局上思考問題 幾個盲人去摸象,有人認為大象就像一面墻,有人認為像一把扇子,還有人認為像一條大蟒蛇。 盲人摸象得出了非常荒謬的結論,原因在于他們無法看清事物的整體。 ![]() 系統思考把問題當作一個有機關聯的系統來處理,而不是孤立、分割地對待問題,因此能讓我們擁有全局意識和整體視角,也就能避免盲人摸象式的錯誤。 2)系統思考關注事物的內在結構,透過表象看本質 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很多現象都只是表面,而本質原因卻隱藏在冰山下面。 冰山模型很形象地闡述了表象與本質之間的距離。 ![]() 現實中,不少人缺乏主見、人云亦云,處理問題時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本原因就在于無法看透事物本質。 系統思考關注事物的內在結構和連接關系,關注問題發生的內在原因,因此能夠幫助我們透過現象看透本質。 3)系統思考用動態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用動態和發展的眼光分析問題,是系統思考區別于其它思考方式的一個顯著特征。 ![]() 1938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亡國論和速勝論甚囂塵上。在這種形勢下,毛主席發表了《論持久戰》,他認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必然經歷戰略防御、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但最終勝利一定屬于中國人民。 后來,戰爭走勢基本上完全復制了毛主席的預言。 為什么他能做出如此精準的預見? 原因在于,在中日戰爭這一問題上,毛主席的思考方式是系統思考。 他首先總結出影響戰爭的幾個因素,接著思考這些因素的變化趨勢,最終成功預測出了戰爭的走勢和結局。
我們闡述下“點”、“線”、“面”、“體”四種思考方式,并對它們做下比較。
“點”,也就是點狀思考。 點狀式思考看到的是一個個的點,對事物的認知是孤立的、零散的,看不到事物之間的聯系。 點狀思考非常片面,只能看到個別問題,看不到一類問題,看不到問題之間的共性。
“線”,也就是線性思考。 線性思考是一種運用簡單邏輯推論的思考方式,能夠通過因果關系思考簡單問題。 線性思考會讓思考變得單向而局限,看不到事物之間更多方向、更復雜的聯系。
“面”,也就是結構化思考。 結構化思考梳理問題的方式是從局部到整體、從混亂到有序,最常用的模型是金字塔原理和MECE原則。 結構化思考能夠看清事物的整體,思考也足夠全面,但是無法看到事物的動態性。
“體”,也就是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利用系統觀念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系統思考能夠看清事物的整體、事物的內部結構和連接,也能看清事物的動態發展。 系統思考的缺點在于無法擺脫原來的框架,缺乏創新,另外也不夠直觀,有時會過于復雜。
四種思考模式對比:
一般來講,系統思考可分為系統建模、系統分析和思考動態三個步驟。
系統建模的任務是完成從問題到系統的映射。 該環節的核心操作是把要處理的問題視為一個系統,找出系統的三個構件,完成一一映射。 舉例來講,假如我們要對團隊進行系統建模,就是要把團隊當作一個系統,識別出元素、連接和目標分別對應團隊中的什么。
系統分析的目標是形成對系統的精確認知。 一般來講,系統分析的順序是“總-分-總”次序,即先對總體進行模糊性分析,再對各部分進行精確分析,最后對總體進行綜合分析并最終形成精確認知。 系統的三個構件中,元素較為直觀,也容易分析,功能或目標有時沒那么明顯,但也相對容易,連接關系有時會錯綜復雜、難以理清,較難分析。 有時,系統非常復雜,我們分析時可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做法是把系統分解成多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先分析每個子系統,然后再把各子系統組合起來,最終完成對整個系統的分析。
系統思考的最后一個步驟,是思考系統的動態,對變化做出預測。 預測未來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也可能不準確。 那么,系統思考的方法和依據來自哪里? 依據來自系統的穩定性。 系統雖然是變化的,但也是穩定的,而且一般不會遠離當前值太遠。 因此,系統過去的運行軌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將來。 具體方法是根據事物的歷史狀態值擬合出運行曲線,以此估算未來。 工具方面,系統動力學提供了大量的仿真工具和模型,可以用來模擬系統的運行軌跡。 這些工具和模型包括系統循環圖、增長回路、調節回路、存量、流量、緩沖器等。 在一種特殊情況下,根據過去預測未來會失效,而且可能會產生較大偏差。 這種情況是系統正在突變,正處于內部構造或者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過程中。 突變情況下,系統甚至已經不是原來的系統了,需要對問題進行重新建模和分析。 經歷系統建模、系統分析和思考動態三個步驟后,我們就完成了對問題的系統性思考,為后續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系統思考對我們幫助極大,要學會在工作與生活中運用它。 在操作層面上,要建立各種系統幫助我們實現不同的目標。 比如,建立投資系統幫我們管理財富,并最終達到財富自由。建立人生系統幫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獲取幸福。 在認知層面上,要學會與日常所在的系統和諧相處,并積極融入更大的系統。 比如,理解了系統的復雜性和難以預測,我們日常要學會保持一定的灰度,不追求絕對正確和絕對控制,只確保大方向正確即可。 同時,理解了系統的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我們要積極融入集體,在合作中受益,完成對自身的超越。 下一篇文章,我們講述一個系統思考在實際中應用的例子。 |
|
來自: 新用戶1547218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