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男性來說,“割包皮”算得上是一件常見的事情,那你們有聽說過,割包皮也有比賽這件事嗎? 前段時間,天津市舉行了第一屆包皮手術大賽,并給這個大賽取了個響亮的代號——“露頭行動”。 為什么要舉行這樣一場比賽?包皮手術大賽的學術負責人王欣醫生表示,包皮手術分為歐美光桿派和東方美學派,這次大賽就是兩派的美學之爭。 他表示,東方世界和西方世界,對包皮環切術會有一些思考。表層看來,兩派存在審美差異。 更深層次討論,對手術理解不同,采用的方式不同,患者面對的問題也不同。通過此次比賽,大家可以體會到一些做法和不同的問題,最終形成共識,擁有標準化的流程和規范化的診療行為。 割包皮手術,對男性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 01 23歲男子,分享割包皮真實經歷 網友阿甘分享了自己割包皮的經歷: 1、手術:其實沒有想象中可怕 考慮到手術專業性,我選擇了當地最高的三甲醫院掛了醫生號問診,經過判斷專家說需要割后,就會開始進行手術準備。首先要確定下尺寸大小,確定適合的吻合器。 在我剃干凈私處毛發之后(這一步稱為備皮),醫生就會打麻藥,慢慢地那個部位就失去了感覺。一分鐘之后,醫生用捏子夾我都沒有感受到。 接下來開始手術,雖然打了麻藥,但還是會感覺到一點打釘子的痛,但這種難受不會持續太久,也有些人說沒感覺,感覺看個人敏感度吧。 2、術后:麻藥過后是劇痛 手術很快就完成了,一開始由于有麻藥鎮痛,并沒有太大感覺,但術后20分鐘左右,麻藥揮發,就會感覺到第一次劇痛,這個時候我直接吃止痛藥了。 第二天疼痛感還行,但第三天換藥的時候,發現右下方有點水腫。果然,之后幾天,腫得很厲害,晚上睡覺會有疼痛感,都是靠吃藥進行緩解。 到了手術后第5天,底下開始分泌黃色粘液,醫生說這是正常分泌物,需要擦碘伏防止感染。第六天,分泌量增多,晚上反復疼痛4、5次,還有點血液,但是可以看到結痂基本成型。 術后一周,刀口分泌出白色粘稠物,與黃色分泌物都屬于正常分泌物,醫生說可以拆釘了。拆釘的過程很不好受,雖然打了麻藥,但后面越拆越痛,就像有人踢了我的蛋,我自己的手都要摳破了。 總之割包皮后,一定會有一段難受的時間,但為了健康考慮,還是可以忍受的。反正千萬遵醫囑,很快就會早日康復了。 02 第二根半價?其實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割 我們常常會聽說一些男科醫院宣傳“割包皮第二根半價”、“組團來更優惠”等廣告詞,那是不是所有男性都需要割包皮呢? 包皮,即陰莖頭外面的雙層折疊皮膚。包皮可分為三種狀態:正常、包皮過長、包莖。如果包皮覆蓋了尿道口,無法通過自己“出頭”只能依賴主人之手,才能“重見天日”,那就是包皮過長的表現。 近些年,“割包皮”似乎成了一種流行,每年的7-9月還被稱為包皮季。然而,包皮其實不能亂割。 男性的包皮主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預防功能,包皮可以保護陰莖頭,讓其保持柔軟、濕潤和敏感;二是免疫防護,包皮黏膜可以分泌免疫球蛋白,對某些疾病產生預防作用;三是性感帶,包皮屬于敏感器官,性愛時,可以在陰莖頭到根部來回滑動,從而激發性高潮。 在一些人眼里,還把包皮手術當成了美容手段。但事實上,因為包皮手術引起的并發癥和后遺癥并不少——有的青年割完,從10厘米直接縮水成4厘米;有一些割完醒來,發現下面都發黑了。 03 哪些人需要割?3類人要注意 割包皮并不是什么常規事態,尤其是過早對孩子“下手”并不建議。除非是存在以下病理性狀況: 1、病理性包莖 多源于骨龜頭炎反復引起,患者無法自愈,需要接受正規檢查再判斷是否需要手術。 2、反復炎癥 包皮過長,或包莖,導致發生反復泌尿系統感染,或者包皮、龜頭炎癥等。 3、包皮嵌頓 包皮被強行翻開后,包皮口形成緊束的狹窄環,緊緊地箍住陰莖,導致龜頭局部充血,整個丁丁有疼痛脹感。 有部分人可能會想嘗試自己在家割包皮,這里再次奉勸不行! 包皮手術再小,也屬于外科手術,自行切割,疼痛不說,遇到血肉模糊的場面,很多人都是腦子一空,根本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辦,所以專業的事情,還是需要交給專業人士。 延展 包皮手術后,你可能想知道這些事 可以穿內褲嗎? 可以穿,但最好選擇寬松內褲,或自制一個保護罩。因為殘留的尿液等容易粘在內褲上,碰到傷口會很痛,術后最好保持傷口處干燥。 丁丁腫排尿痛怎么辦? 術后丁丁有輕微的水腫、血腫都是正常的,但此時不喝水憋尿,反而會增加泌尿系統感染風險,建議還是要多喝水,勤排尿。 多久可以洗澡? 術后當天建議簡單的擦浴,一般要在術后一周傷口基本愈合,再進行淋浴。 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割包皮會讓男性雄風大振,而且包皮不小心切割過多,反而不利于丁丁生育,因此面對“割包皮”,我們還需要理性看待。 本文首發于“39健康網”今日頭條
|
|
來自: hercules028 > 《健康&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