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chuàng) 大家有農(nóng)村出來的嗎?您老家有什么要翻新房子的計劃嗎?最近我跟老家親戚聊天,他就想翻新成中式的宅院,但是一直在發(fā)愁怎么設計,我跟他說,你按著網(wǎng)上那些視頻來不就行了,但是他跟我說了一句話,“雅鑫你不懂,咱們老家有句話,叫“門樓靠左不靠右,堂屋靠前不靠后”。得好好的研究才行。”那您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我們先說說門樓靠左。 門樓,其實就是那種帶著屋頂?shù)拇箝T,像是村口的那種大門,或者是電視劇里那些宅院的大門,其實都被叫做門樓。 咱們古代建房子的規(guī)矩是叫“坐北朝南”,就是讓正屋的房門,能正好對著南方,其實原因說白了就是采光更好,就像今天的臥室基本都朝南一樣,古代的正屋朝南也是這個原因。 而“靠左”跟“靠右”,其實就是相對正屋來說的,您就那我來想象一下,我現(xiàn)在是坐北朝南,我的右手,是西邊或者是西南,有個成語叫“日落西山”,一聽就有種遲暮的感覺,要是門樓建在西邊,那每次出門,就成了“西去”,聽著就不那么舒服。 而我的左手,也就是東邊、南邊、東南這三個位置,因為陽光照射最多,陽氣最旺、財氣滾滾,所以被叫做“三吉方”,而建在這里的門樓就被叫做“向陽門”。相傳蘇軾有首對聯(lián)叫“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 所以如果自己蓋門樓的話,最好就是建在東南這兩個方向之間,畢竟向陽的方向也更舒服不是嗎? 那我們再來說說堂屋要靠前。 堂屋是咱們中國傳統(tǒng)民居最核心的空間,您看電視劇里那些主人坐在太師椅上,小輩或者客人分坐兩邊的橋段,他們所在的那個房間就是堂屋。堂屋在古代承擔了非常多的功能,祭祖、結婚、賀壽、家庭會議、接待客人,都是從這里完成的“堂兄弟”的堂,和“拜堂”的堂,都是指堂屋。 古代非常重視一件事情,叫“內外有別”,而堂屋其實就是內外的分界線,如果堂屋建的很深,那就相當于把家里的私人空間白白切掉了一大塊,所以能靠前,盡量還是要建得跟大門更近一點,畢竟這不僅是關系著自己,要是讓客人走好久才能走到會客室,也不太禮貌,您說是嗎? ![]() ![]() |
|
來自: 新用戶6516h3h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