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可歸屬于中醫“心悸”的范疇,治療心悸的中藥有龍眼肉、酸棗仁、桂枝、甘草、丹參、甘松等。 1.心血不足用龍眼肉、酸棗仁。癥見心慌氣短、頭暈眼花、失眠健忘、身體疲乏、食欲不佳等。龍眼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酸棗仁養心、寧心、安神。濕盛中滿(濕氣太重導致脾胃滿悶不適)或有停飲(水液停留在體內)、痰、火者忌用龍眼肉。 2.心陽不足用桂枝、甘草。癥見心慌氣短、怕冷、四肢涼等。桂枝溫通心陽,甘草補益心氣。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熱邪導致血液異常外出)忌用桂枝,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桂枝。濕盛脹滿、水腫者不宜用甘草,用量過大易導致水腫。 3.瘀血阻滯用丹參、甘松。癥見心慌不安、心中憋悶、心痛、痛如針刺、口唇發紫、指甲青紫、舌上有瘀斑等。丹參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甘松理氣開郁,合用可行氣活血。孕婦慎用丹參。 心律不齊,因心血不足可用龍眼、棗仁;因心陽不足可用桂枝、甘草;因瘀血阻滯可用丹參、甘松。服藥需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個人切勿自行服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