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數學系,神一樣的存在。 如果你還不了解北大數學的厲害,趕緊腦補一下,否則,很有可能會被“社傷”。 江湖號稱“第一學府第一院系”的北大數學院,連招生代碼都是10001。 被譽為“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的數學院,指的是課業重,考試難度大,更主要的是牛人云集。 據該院的學生流傳,在北大數院,要么你有虐待別人的實力,要么你有被虐的承受力,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最近,把北大數學院帶上浪尖尖上的, 不是別人,而是神一樣存在的“韋神”——韋東奕。 視頻中,他一手拎著饅頭一手夾著一支大號礦泉水接受采訪,話不多,言簡意賅,并且還有點含糊不清,他稱自己不太會說話。穿著隨和,甚至有點不修邊幅。 乍一看,還以為只是個路人甲,或者路人乙。 為此遭到不少網友“嫌棄”: 就這形象,也太不好了! 發型非主流、眼睛小,長得不帥…… 甚至有說他口齒不清晰,情商低。 “韋神”,北大數學院乃至北大的傳說。 剛到北大的第一個學期,老師讓韋東奕講道習題,待他講完后,教室里的同學們都一頭霧水,用請求的口氣讓教授再講一遍。 然而,教授微微一笑又不失禮貌地說: “其實,我也沒有聽懂...” 后來,韋東奕擔任助教,教授在介紹他的時候,風趣又幽默地說: “這是我們這學期的助教, 如果大家有不會的習題可以問我, 如果我不會的可以問助教, 如果連助教都不會的, 那題目估計就錯了。” 數學奧林匹克大賽的傳奇 因為韋東奕過人的數學天賦以及對數學的執著,在讀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提前進入山東師范大學附中的奧數訓練隊。而與之為伍的,全都是比他高幾個年級的高中生。 在他上高一時,又被選進數學奧林匹克地方集訓隊。從此以后,正式開啟了奧數賽傳奇之路。 在地方隊有個明確規定,每個隊員都要經歷8場考試。每場考試需要完成3道題目,歷時4小時。 韋東奕在數學方面的強大,令隊友、教練嘆為觀止,他創造了24道題完成了23道半的紀錄。就這樣,他在地方隊里漸漸地攀上了金字塔頂端。 參加第49屆和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并以滿分、第一名的成績連續榮獲金牌。而這一年,他不過高二。 在2013年的“丘成桐數學競賽”中,韋東奕的表現更是讓考官們難忘。 他毫不費力地斬獲了華羅庚金獎、陳省身金獎、林家翹金獎、許寶騄金獎、個人全能金獎以及周煒良銀獎。 這意味著他以一己之力,碾壓了北大的主要對手——清華和中科大,堪稱世紀傳奇。 北大數學天才 憑著對數學的強大天賦和興趣,以及取得的成就,韋東奕自然成為了各大高校爭搶的“香餑餑”。最終,他選擇北大數學院。 進入大學以后的他,更是將“封神”進行到底。 2013年在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榮獲個人全能獎,這位數學天才也因此引起了數學界的廣泛關注,受到了眾多世界頂級名校的青睞。 哈佛大學為了吸引這位曠世奇才,愿意打破多年的慣例,對韋東奕的英語實行免試破格錄取。但韋東奕沒有為之動心,他堅持在北大完成本碩士博連讀。 韋東奕解題的許多方法都是自創的,比標準答案還要簡潔的多,被譽為“韋方法”。 從事科研工作后,優秀得讓同行“忌憚” 2023年,完成博士后工作的韋東奕,成為了北大數學系的助理教授。 在數學方面的造詣,韋東奕又上升了一個臺階。短短幾年時間,就已經發表了25篇論文,其中多篇發表在國際一流期刊上。 紐約大學的林芳華教授曾說,韋東奕優秀到讓同行們有點兒“忌憚”,都不敢輕易在小哥發表前公開研究,因為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大大簡化在小哥里用到的方法和結果。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成長常關鍵 韋東奕于1991年出生,標準的90后。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山東建筑大學教授,父親是一位數學教授。韋東奕消遣時光的方式,是抱著家里的數學書籍讀到出神。 在這樣的書香氛圍中成長,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天生遺傳,韋東奕自幼就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到了初中時,在數學方面已經嶄露頭角,表現出了超強的數學天賦。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有句耳熟能詳的話: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也許在韋東奕自己看來,只是對數學感興趣,而不是什么天才人物。他對生活方面不講究,在眾人看到他的受訪視頻后,指指點點他的不修邊幅和不善言談。 從走紅視頻中不難看出,這位數學大神最真實的一面,手提三個饅頭和一大瓶礦泉水,這種形象確實難以讓人把他和北大助教身份聯系在一起。 若不是在頂尖學府的校園里接受采訪,很有可能會被人誤會成為提桶做事的民工。 也許正是這種不加任何掩飾的真實,才是學術界需要的純粹。讓他為馬上到來的高考說點什么時,他簡直可愛極了:“我也不懂得說什么,歡迎到北京大學來!”。 在被問到為什么選擇數學時,也是簡單的一句,“我就是對數學感興趣”,甚至簡單到了有點傻傻的感覺。 這也正是這位數學天才獨特之處,就如同我們看不懂的一個個數學奧秘一樣。 其實所謂的天才,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某一領域智商很高,但并非全能。韋東奕是一個真正熱愛數學的天才,也是地方的人才。 總之,天才的世界,我們俗人看不懂,更不要妄加評論。與那些虛假學術的學者比起來,更喜歡韋東奕這種憨憨的真實。真正的天才、科技人才,他們更專注自己的領域,根本就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和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