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查找“春典”資料買來的遼寧文史資料專輯《雜巴地舊憶》中有一篇《舊社會沈陽的妓院和妓女》,內中講到“妓女好長時間沒有客人,她就點著一股香,跪在妓院所供奉的祖師爺管仲像前禱告”。據說,春秋時代齊國之相管仲是她們的祖師爺;妓女一邊禱告,一邊燒香、燒黃表紙,再用小木棍敲打尿盆,邊敲盆邊念念有詞:“請祖師爺保佑我客多!” ![]() 管仲居然是妓院之祖,這說法以前不知道。我所了解的管仲,是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樂毅”、孔夫子“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那個“管鮑之交”的管仲。這個管仲“高大上”,怎么會成為妓院的祖師爺呢?大概各行各業都要尋個祖師爺,如木匠有魯班,釀酒找杜康,紡織扯上黃道婆,等等。即如每個人的姓氏,溯源都要攀名人,唐王朝起自夷族,欲自附于華夏,因姓李,遂妄攀老子為始祖;又如姜姓來自姜子牙,呂姓來自姜子牙,不難理解,據說尚、齊、丁、高、聶等也來自姜子牙,我們崔氏也來自姜子牙。不過,所溯之源雖或有牽強、附會,但總得有點蛛絲馬跡可尋才行吧。 現代歷史學家、民族學家黃現璠(早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習史學,后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著有《唐代社會概略》一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3月初版,2017年1月北京出版社新版),第一章“階級”第二節“娼妓階級”中說:“我國娼妓之起源,大概胚胎于周襄王時代,齊國管仲之設女閭,即始作俑者。……我國娼妓制度,既自'女閭’開其端,自此以后,無代無之。”“蛛絲馬跡”來了,慢慢尋找吧。 女閭,亦稱婦閭,宮中的淫樂場所,后世以代指妓院。《醒世恒言》第十五卷《赫大卿遺恨鴛鴦絳》:“雖市門之游,豪客不廢;然女閭之遺,正人恥言,不得不謂之邪色。”俞樾《右臺仙館筆記》卷十一:“杭城無妓館,間有女閭,非有導者不能入其門,故杭諺謂之'鐵門檻’。”查《康熙字典》,“閭”字下有引《戰國策》“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句。繼查《戰國策》,卷一“東周”有載:“國必有誹譽,忠臣令誹在己,譽在上。……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管仲故為三歸之家,以掩桓公,非自傷于民也。”(譯文:一個國家每做出一項決策必然會受到毀謗和贊美,忠臣會把毀謗都算在自己的頭上,而把贊美都歸功于君主。……在齊桓公的宮中,總共有7個市場和700個青樓妓院,齊國的民眾都非議他;于是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中筑臺, 并把它命名為“三歸臺”,目的是替齊桓公掩蓋錯誤,并非他自己有意要去傷害百姓。按“三歸”有多種解釋:一說為管仲自筑之臺名,一說為齊桓公賜給管仲的封地名,一說為娶三姓女;但仍不是很明白。)《韓非子·難二》中也有類似記載:“昔者桓公宮中二市,婦閭二百,被發而御婦人,得管仲為五百長。”看來“女閭”之設,管仲也可能是代桓公受過而已,未必是始作俑者。 我們試從后人著述中,尋找齊桓時“女閭”同管仲的聯系。清代褚人獲編的筆記小說集《堅瓠集》續集卷之一“女閭”條:“《齊記》載: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貲,以充國用。此即教坊花粉錢之始也。又《論語》有'歸女樂’之文,亦出于齊,其女閭之余乎?管仲相桓公,匡天下,而立女閭之法,宜為圣門之童所羞稱也。”
清人周亮工《書影》卷四:“女閭七百,齊桓征夜合之資,以佐軍興。” 如果說上述談論還有點模糊不清,紀曉嵐則直接認定了管仲為妓院之祖。《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中說:“百工技藝,
各祠一神為祖。倡族祀管仲,以女閭三百也。伶人祀唐玄宗,以梨園子弟也。” 管仲是大政治家,他創設國家妓院肯定不是為了淫樂,也不是異想天開,而是有一些政治和經濟目的。論者認為,目的主要有以下四點:第一,為國家增加收入;第二,緩和社會矛盾;第三,吸引游士;第四,供齊桓公娛樂。前三點,我們想當然是比較合理的(前引著述亦有所說明);第四點,《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所言“昔桓公之霸也,內事屬鮑叔,外事屬管仲,桓公被發而御婦人,日游于市”,該算是一種理由吧。 ![]() 據歷史記載,西方的國營妓院始于雅典的大政治改革家梭倫(Solon),梭倫定律法為公元前594年,他創設國家妓院大概也在這一時期;而管仲相齊在周莊王十九年,即公元前685年(死于公元前645年),管仲創設國家妓院至少比梭倫早50年左右。如此說來,管仲不僅是中國妓院的開創者,還是全世界妓院之祖師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