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是北宋時期的書法名家,他一生為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書法作品,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愛,米芾書法的風格主要是書寫時痛快淋漓,風檣陣馬,米芾的書法成就主要以行書為最,因此,后世許多人大都認為米芾的行書是學習書法的最佳范本,喜愛他的行書的人越來越多。 那么,米芾的行書又如何去學習和臨摹呢?一些書法愛好者認為,只要照著字帖把字形寫像了,就會學到位了,也有人認為,米芾的書法學習難度很大,不光是臨摹上有困難,而且在學習中很難體會到那種書寫感。其實,書法名家沃興華對此給出了他自己的幾點建議,或許會給大家學習書法帶來一定的好處。 米芾行書書法的主要筆法沃興華認為,米芾書法雖然很注重其中的“意”,“意”是什么意思?這都是宋人“尚意”的一個基本規律,意,就是意造。但意造是由什么來支撐?也就是它的筆法。在筆法上,米芾很注重用筆上的起筆、收筆和轉折處的提按頓挫。我們注意到,米芾在表現意造上,或者對字形的意造上,大都是有這樣的書寫特點,以此來強化點畫上的書寫質量和意趣,如此一來就會給字的意趣帶來的筆法上的支撐,因此,筆法是他行書的主要書寫規律和特點。 提按頓挫用筆,雖然是書法中的基本筆法,但是,這些基本筆法就看怎么去用它,如何去用它了,如果把一個筆畫分為三段式來理解,起筆、行筆、收筆,而米芾則強調了起筆和收筆,對行筆卻給出了忽略的態度,但他又加強了轉折用筆的方法,這樣一來,包括點畫,加上整個字就會以痛快淋漓而出現在人們面前,這是米芾用筆的最根本的特點。 章法與體勢的生成方法當然,在字形的表現上,米芾論書主張字不作正局,“須有體勢乃佳”,我們可以看到,米芾在行書中的每個字,基本都不是像楷書那樣很正,而是頗有斜勢,尤其是一些豎畫,它是在豎畫開始后向右下呈拱形斜去,他為什么要這樣寫字?其實就是為了強調書法中的體勢,而在整個章法上,包括字形、字的大小配合、空間的處理等等,都是為章法產生出一種“勢”,這種勢搖曳多姿,左右顧盼,上緊下松,在整體感上就符合他的書法風格。因此,在學習中要注意米芾書法的勢的多種組合方法。 學習米芾書法要注意的問題有人在學習米芾書法時,只是單純地臨摹米芾本人的作品,這本來沒有什么問題,但沃興華認為,學米芾書法只去學米芾,就顯得單純了一些,并不能把書法史上的許多人的經驗借鑒過來,而是要在學習中還要上追晉人書法或唐人的一些行草書,只有積累量到了,在以后創作米芾書法風格的作品時,才能做到得心應手,以期融合而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 就單純學習米芾書法來說,還有一點要注意,沃興華提醒書法愛好者說,要排斥自己以前已有的書寫習慣,或者說的一些不良的寫字習氣,可能有些人以前并沒有學習米芾書法,而是學習了其他人的,但上手米芾書法時,卻要把以前所學的那些人的全部忘掉,專心走進米芾書法,這是對學習米芾行書是大有裨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