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演義148:曉翠堂合探春之命數,秋爽齋藏女兒之姻緣 話說劉姥姥游覽大觀園,賈母帶著她先在沁芳亭上休息一下,后就去了瀟湘館。這個路線可不就是當初賈政帶著賈寶玉“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路線? 劉姥姥看著沒見過的園林盛景,喜得無可如何。更因她的一句要是能畫出來掛在家里多好,賈母便說她的小孫女會畫,給惜春找了一個惱人的工作,又是后話了。
隨后賈母帶隊去到那瀟湘館中,還是發生了幾件有意思的事。 一個是劉姥姥得意忘形,在瀟湘館摔了一跤,可是人不能得意忘形。 一個是王夫人不要林黛玉奉茶,帶出了拒絕寶黛姻緣的意思。 一個是劉姥姥盛贊林黛玉的房間,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是林黛玉出身書香門第,于賈家真正的益處體現。 一個便是賈母突然提起林黛玉房中的綠窗紗舊了,吩咐王夫人給換成紅色窗紗才好看。 賈母意有所指,分明有點不滿意王夫人這舅母對林黛玉的疏忽。 這幾件事背后的因果,上文通過李紈與素云的一番談話講了出來,實際是必有的。 林黛玉和李紈出身相同,都是書香門第,她二人才是賈家未來的出路。與之相比薛寶釵的出身不免相形見絀,終究像那雪下抽柴女兒和東北角上的瘟神一樣,于賈家有害無益。
既然看了林黛玉的房間,必然也有薛寶釵的房間出場。一如當日賈政的游園路線。索性都講出來再說其他。 賈母頭天吩咐把早飯擺在大觀園,王熙鳳問了說賈探春的秋爽齋好,于是便在曉翠堂上擺開早飯。 要說這賈探春之秋爽齋,與那林黛玉的瀟湘館又不一樣。 瀟湘館是依勢而建的正面三間小小的房舍,其余則曲徑游廊、蜿蜒通幽。雅致又有飄然出塵之氣。 是以當日賈政夸此處為“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讀書,不枉虛此一生”。 賈元春省親看后,也推最喜瀟湘館。 瀟湘館因竹而得名,是以林黛玉被賈探春取名為瀟湘妃子,以湘妃灑淚成斑的典故,隱喻黛玉的風。 而賈探春這處秋爽齋,一個“秋”字就知如今八月底的景色是最好。 秋爽齋有兩個特色最值得關注,一是那屋后沿著墻栽種的那些梧桐樹,已經初具規模。秋天梧桐之景最美。日后便還要出一個女子名秋桐的,且按下不表。
另一個便是這曉翠堂前的芭蕉最可愛。 秋日百花凋敝,芭蕉卻越發蒼翠,秋雨打芭蕉,正是絕佳之景。 賈探春于詩社名蕉下客,被黛玉調侃為快牽了她去燉脯子,便取自于“蕉葉覆鹿”的典故,于這滿院的芭蕉有關。 而探春與黛玉互為贈命,為日后二人之結局牽絆,埋下了伏筆。 不過,要說秋爽齋最矚目的,還是探春房中之陳設,被劉姥姥看在眼中最是真實。 原來賈探春素喜闊朗,是以便將正房的三間屋子全部打通不曾隔斷。 更因其最愛書法,是以那廳中便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壘堆著探春辛苦收集的各種名人法帖,并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 長案另一邊則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可是應了前期賈探春幾人所作之菊花詩。 而探春房中東側是她的臥房,西墻方向的陳設,最是要矚目。 只見當中墻上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的《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云: 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
如果說瀟湘館是林黛玉的藏書閣。這秋爽齋便是賈探春的練書習字之所。 且只看陳設,當知探春最是推崇米芾與顏真卿之真跡。其胸懷不受女兒之拘束,且藏有家國天下之志向。 探春是賈政與趙姨娘之女,庶女身份注定其不得意的薄命。可難得其心胸寬廣超絕,實冠絕賈府眾子弟。 她在賈政走后,為分父母之憂成立大觀園詩社,力促哥哥寶玉進步之心,也遠超一般女兒的見識和謀略,實為大善。 只可惜探春到底是庶出,命運不可避免的隨著賈府的沉浮而受波及。就以她這房中陳設的細節,便為她日后命運經歷之讖了。 那板兒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錘子要擊,丫鬟們忙攔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揀了一個與他說:“頑罷,吃不得的。”東邊便設著臥榻,拔步床上懸著蔥綠雙繡卉草蟲的紗帳。板兒又跑過來看,說:“這是蟈蟈,這是螞蚱。”劉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罵道:“下作黃子,沒干沒凈的亂鬧。倒叫你進來瞧瞧,就上臉了。”打的板兒哭起來,眾人忙勸解方罷。賈母因隔著紗窗往后院內看了一回,說道:“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細些。”正說話,忽一陣風過,隱隱聽得鼓樂之聲。賈母問“是誰家娶親呢?這里臨街倒近。” 要說劉姥姥可是自取其辱。這板兒數著探春帳子上之草蟲叫著“螞蚱、蟈蟈”,豈不就是說她如“母蝗蟲”一般貪婪,沒有個足厭? 且劉姥姥兩次三番來賈府打抽豐,看似不傷筋動骨,可架不住還有張姥姥、王姥姥,不就是蝗蟲過境,進而成災么!關鍵這劉姥姥是那王家的親戚,別忘了王子騰對賈家做了什么事。不提。 文中暗表,賈探春這秋爽齋內的陳設可是不一般。
先說她那個屋后的梧桐,便有引鳳來儀之意。賈母雖說如今細些,便是還不到時候。一旦時間成熟“鳳棲梧桐”,就是探春騰飛之時。 而賈政兩個女兒,元春和探春都具有王妃之相。不同于那元春是“福兮禍所依”,探春實為“禍兮福所伏”。 是以賈母見了梧桐便聽到外頭梨香院傳來的鑼鼓聲音,還以為是誰家娶親,便將探春與那成“鳳”的姻緣聯系起來。 而這梨香院也好,花梨木大理石條案也好,突出的那一個“離”字,不妨于當年元宵節時探春作的那個《風箏》謎語結合,恰是“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映照了此女日后遠嫁之兆。 劉姥姥可是不一般,她這一趟賈府之行,真可謂處處透著伏筆。 才說了西墻上米芾的畫和顏真卿的對聯,便有“西墻下的案上設這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 這幾樣陳設可是了不得,分明有著那皇后之氣象,才是探春一生真正之讖。 “西墻”是指方向,日后探春此女終將要南下西去出海不歸的。 而“鼎”為國之傳承,也有那子嗣承繼之意。顯然探春嫁作王妃后生下王子承繼王位,她母憑子貴,福壽無雙。 所以,那“紫檀架”也好,“大觀窯”也好,都曾是皇家之陳設就不意外了。
關鍵還是那“佛手”最是福壽象征。別人得一足矣,探春竟得了幾十個,可見日后她之福壽綿長。 最后是那個“白玉比目磬”。《爾雅·釋地》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便預示了探春與那國王夫君之情比金堅。 當日說到嬌杏與賈雨村的僥幸時,有提到日后為探春之讖。 世人雖說尚鬼神而未見其真,實際卻是信則有之,這讖語影射便不曾誆人。 如今借劉姥姥之眼光略露出一二光景,才在日后結局時不那么突兀。 還有一件趣事,板兒因討佛手,探春便給了他一個。隨后這佛手落入鳳姐之女大姐手中,便是姑母送給侄女之福壽。為日后大姐與板兒的緣分,也是巧姐的福緣。不多贅述。 正是:曉翠堂合探春之命數,秋爽齋藏女兒之姻緣。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以上故事或有虛構,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改編和推論。 文|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
|
來自: 福清盛華圖書館 > 《《紅樓夢》賞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