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為心之液,大汗亡陽,6類出汗千萬注意 六個部位具體表現(xiàn): 頭面部出汗:脾氣不足 腋窩愛出汗:汗腺大/濕熱重 手腳心愛出汗:脾胃有熱/陰虛 睡著愛出汗:陰虛或脾虛寒濕 后背愛出汗:足太陽膀胱經 胸前愛出汗:心氣虛/陰虛 1.頭部/面部愛出汗:肺氣不足 [星R]具體表現(xiàn): 頭面部出汗是臨床上碰到最多的特別是天一熱,一吃飯就滿頭大汗,有的汗都迷了眼睛。 成因:多是肺氣虛,頭位于人體最頂端,五臟中"肺為華蓋",即肺是蓋住其他所有臟腑的,所以頭面部、脖子出汗,通常是肺氣不足了。另外肺主皮毛, 開竅于鼻,肺氣不足的,往往鼻子周圍,鼻翼兩側,上唇部位出汗 也很多。 調理建議: 日常可用黃芪泡水作為代茶飲。 建議多吃補肺食物,如白扁豆、蓮子、百合、銀耳、白蘿卜等。 2.胸前愛出“汗” [星R]心氣虛: 心悸氣短 胸悶不適 乏力精神倦怠 口舌淡苔白 口胸前易出汗 [星R]陰虛: 怕熱喜冷飲 口手腳心發(fā)熱 煩躁失眠 干唇干容易上火 睡著胸前愛出汗 便秘 成因: 大多是心氣虛,《張氏醫(yī)通》 里說過:別的地方不出汗或少汗,:只有前胸一片出汗,這叫做心汗(心氣不足)。 調理建議: 宜益氣安神,減少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 日常可多吃黃芪、山藥、打造、蓮子、百合、黃花菜等食物可用甘麥大棗湯作為代茶飲 通過適當運動,如慢跑、八段錦、瑜伽等緩解壓力、放松心情 3.睡著愛出汗: [星R]具體表現(xiàn) 脾虛寒濕: 怕冷手腳冰涼 易消沉沒精神 口黏發(fā)甜 大便黏馬桶 舌苔有齒痕 頭發(fā)皮膚油膩 小便清長 宜吃:紅棗、赤小豆、芡實、小米、茯苓、山藥 調理建議;宜溫陽祛濕 [星R]陰虛 怕冷喜熱飲 手腳心發(fā)熱 嘴干唇干 容易上火 睡著胸前愛出汗 便秘 宜吃:百合、石斛、黃精、枸杞、黑芝麻、桑葚 調理建議:宜滋陰 4.手腳愛出汗: 脾胃有熱 口干有口氣 急躁煩熱 肌膚灼熱 大便黏或便秘 舌苔黃燥 頭發(fā)皮膚油膩 宜吃:芡實、小米、茯苓、蓮藕、綠豆、蓮子 調理建議: 宜清熱利濕 可服用茯苓、山楂泡水,養(yǎng)胃粉 心腎陰虛: 腰膝酸軟 心煩失眠 嘴干唇干 愛上火舌紅 苔少或無苔或剝苔 宜吃:梨子、枸杞、石斛、黑芝麻、黃精、桑葚 調理建議: 宜滋陰,宜早睡 可用石斛、枸杞泡水作為代茶飲 5.后背愛出汗: 具體表現(xiàn): 后背出汗的人,還會覺得后背總是涼涼的,穿什么衣服都好像沒有后心,大夏天得帶脖套捂著 自我感覺后背發(fā)緊,后背不舒服、肩頸后背發(fā)硬等 成因: 后背出汗過多,多考慮和足太陽膀胱經有關。 人在夏天受熱以后,暑熱之氣一侵襲人體,首先就會到太陽經去。 太陽經脈的氣血運行紊亂,里面營氣和衛(wèi)氣就會失調,從而導致出汗嚴重。 調理建議: 受寒,注意背部保暖。 適當艾灸+曬背調理,曬背可參考前面筆記 6.腋窩愛出汗 具體表現(xiàn): 腋窩下分布較多汗腺, 出汗較多。 同時因為十二經絡里,因為心經和心包經經過腋下,心氣虧虛的時候腋下也容易多汗。 如果腋下汗出的地方衣服都被染黃了,且味道較大,還要考慮身體濕熱重的情況。 調理建議: 宜清淡飲食 遠離重口味食物 適當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