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金剛氣功》 依法鍛煉,可獲得祛病強身的殊效。 練功方法 一、枯樹盤根 直立,兩足前后分開,前足尖向前,后足尖與前足尖垂直,前足跟與后足弓相距約10厘米,呈丁步站立;兩臂下垂,兩掌指尖相對,掌心向下(圖1)徐徐彎腰,掌心觸地,同時以鼻呼氣。至兩掌觸地時,氣剛呼盡(圖2)。兩掌翻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徐徐直腰(手臂不動);同時勻、深、長地吸氣(吸氣時牙關緊咬,雙唇微開,以牙縫吸氣),當腰完全伸直時,兩掌隨即向上撈(如撈物狀,爪心向上),至兩肋旁時,氣吸滿(圖3)。口腔喉頭配合,象吞咽食物一樣把氣吞入少腹(丹田)。兩手放下,呼氣。 以上動作連做三次,兩足交換位置;再同樣做三次。 二、海底撈月 直立,兩腿略分開呈八字形,兩臂下垂,指尖相對,掌心向下(圖4)。 其余動作與“枯樹盤根”同,作三次。 三、氣貫丹田 直立,兩腿略分開呈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將氣呼盡(圖5)。掌指叉開變爪形,直臂劃弧向下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吸氣(圖6)。兩爪落至兩腿外側時,屈肘上撈;兩爪至兩肘旁時氣吸滿(圖7)。憋氣,隨即以右拳在左胸上猛擊三下(不可用力太大,以不感疼痛為度)(圖8);然后換左拳在右胸上猛擊三下,以氣貫入丹田。兩手放下,呼氣。 四、羅漢托天 直立,兩腿略分開呈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將氣呼盡。掌指叉開變爪形,直臂劃弧向外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吸氣,胸部自然挺起;兩爪落至兩腿外側時,屈肘上撈,至胸部時,外旋成仰掌(拇指分開,其余四指并攏,掌心向上)(圖9);繼續兩手向上托舉過頭頂,此時氣吸滿。口腔喉頭配合,象吞咽食物一樣地把氣吞下。兩手放下,呼氣。 五、金剛怒目 動作基本與“羅漢托天”同,但兩掌上撈至胸部時,臂外旋兩掌心相對,掌指向上,繼續上舉至兩耳旁為止,此時氣吸滿(圖10);憋氣,兩眼珠上輪(眼白露出越多越好);將氣吞下,隨即兩眼閉合;兩手放下,呼氣。 六、懷中抱月 真立,兩腿略分開呈外八字步,兩臂左右伸出,略低于肩,掌心向前,以鼻將氣呼出(圖11)。掌指叉開變爪形,直臂向內前方劃弧,同時勻、深、長地吸氣;至兩臂平行,掌心相對時,屈腕使爪心向后(圖12);然后屈肘向懷中摟抱,待兩爪摟至肋旁時為止,此時氣吸滿(圖13)。將氣吞下少腹。兩爪心向后,上臂帶動小臂向后猛力伸直擊出(圖14),同時“嗨”地發出聲。兩手放下,呼氣。 七、霸王開弓 直立,兩足前后分開成丁步,右臂向右平伸,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上,屈肘置于左肋下,徐徐將氣呼出(圖15)。右臂以肩關節為軸,向左下劃弧至左掌左上方;同時勻、深、長地吸氣(圖16)。將氣吞下。右小臂內旋,使掌心向下,迅速用右掌向左下方向在左掌上擦擊一下后,即臂外旋變仰掌,以右拇指和食指之外緣向右橫砍,同時“嗨”地發出一聲(圖17)。兩手放下,呼氣。 八、大圣登陸六次 直立,兩腿分開呈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徐徐將氣呼出,掌指叉開變爪形,直臂劃弧向下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將氣吸進,兩爪落至兩腿外側時,兩手變掌,指尖向下,掌心向后,此時氣吸滿(圖18)。向左轉腰,同時提右腳于左膝內側(左腳支撐),右手向左手靠攏置于左大腿外側,兩掌心向右,將氣吞下(圖19)。右腳以外緣為著力點,同時“嗨”地發出聲(圖20)。 注意事項 一、以上八個動作中,“枯樹盤根”“霸王開弓”、“大圣登陸”分別作六次,其余動作分別作三次。 二、吸氣時,全身成勁(即肌肉緊張用力),呼氣時全身放松。 三、手掌的翻轉變化,應在手掌行進過程中完成,不可停下。整個動作都要求連貫協調。 四、宜早晚練習,不可中斷,滿百日后即感氣血充盈,能意領氣走;功深者可將鋼筋鐵棍在頭上擊彎;能將石板置腹,用錘擊碎,而人卻安然無恙。此外,常練此功,能齒固目明,增強體質。 ![]() ![]()
![]() ![]() ![]() ![]() ![]() ![]() ![]() ![]() ![]() 《練自發動功要學會自控》 鶴翔莊和自發五禽戲動功同屬自發動功,學會自控是練好自發動功、確保安全、預防偏差的重要條件。 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意念。當練功者做到松靜后,就會“靜極生動”,產生自發動作。此時應意守下丹田。意念絕不能沒有,也不能太重。 要似守非守為宜。許多人練功是為了治病,常意念自己的患病部位,希望能氣沖病灶,早日把病治好。有些人誤認為自發動作越多越好,難度越大越好,有意追求或搞假動作。體內真氣發動后,意到氣到。如意守位置不對或意念過重,就容易出偏差,如意想頭、胸、腹,會頭昏、胸悶,腹脹,如果常是意隨形轉或刻意追求,則氣會不按經絡運行,容易造成大動不已或身體疲勞 二、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受外界干擾的影響。練功場地最好能保持寧靜。但由于條件的限制常常不能做到。許多人在一起練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別人的腳步聲、喊叫聲、講話聲,以及車輛聲等干擾。對于這些聲音要做到“似聽非聽”。有時功友之間會發生碰撞,或自己碰到樹木或其它物體,此時應該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不要發怒,要心平氣和地繼續練功。為此,練功前應有防干擾的思想準備。否則練功時突然受驚、發怒,是容易出偏差的。 三、要學會控制自己身體的平衡。練氣功是為了祛病、健身、益智。安全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對自發動作,既要任其自然,又要學會控制動作的大小、方向、程度,確保自身的平衡與安全。動作大時意念要小一點。站不穩時要意守涌泉入地3米。身往左轉不穩時就意念向右轉,身往右轉不穩就意念向左轉。氣往上涌感到上重下輕時可意念涌泉。身體躺地要站起時應意念百會 四、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活動范圍。做自發動功前,先要環視四周,想好自己的活動范圍,以不碰著別人和物體為原則。一次我看到一個功友練自發功時邊走邊甩右手,走了7米,收功后,我提醒了她,第二天她的活動范圍就只有1米。但也有一些人想控制仍控制不住,引導他意念氣降涌泉入地,還是要跳,要走。這主要是涌泉穴沒有打開,這時可多做“仙鶴點水”的動作,促使打開涌泉穴 五、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活動總量與時間。活動量不足,達不到練功的目的。功沒有發透,會發生頭昏腦脹、胸悶、全身疲勞等不良效果,活動量過大,時間過長,則會引起身體疲勞,過猶不及。總之,要因人而異,應留有余興,以舒適為度 以上五個方面都能自控后,則自發動作就會收到好的效果而不會出偏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