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聯思維的定義 關聯思維是探尋事物間彼此聯系的思維模式。使思維通過關聯已知條件探索出未知的結論,是得到事物發展規律的底層思維。 二、關聯思維的原理 以下將通過關聯導圖詳細解析關聯思維的原理: ![]() 關聯導圖 事物間彼此建立關聯,從關聯思維的原理上來說可以分成四個維度,分別是從方向、感覺、內容、做事。 (一)方向 從方向來看,可以分成正關聯與逆關聯兩種。 正關聯 正關聯是從與已知條件相同的含義進行順向聯想的思維。 舉例:聽到開心時,就會聯想到微笑; 聽到結果時,就會聯想到目標; 聽到贊美時,就會聯想到獎勵。 逆關聯 逆關聯是從與已知條件相反的含義進行反向聯想的思維。 舉例:聽到開心時,就會聯想到憂郁; 聽到結果時,就會聯想到過程; 聽到贊美時,就會聯想到別有用心。 可見,對于任何事物出現一種狀態的感知時,都可以從正關聯,或逆關聯展開聯想。使我們獲得正與反兩個方向的條件與判斷。為下一步的推理做全面充分的準備。 (二)感覺 人腦通過感覺器官與外界建立關聯。依次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與心覺產生的關聯。前面的視、聽、嗅、味、觸這些感覺器官的關聯非常好理解,因為都是一種人體器官上的感知關聯。關鍵是心覺,是從“結果”反饋給大腦的理性的感知,而結果的反饋需要通過視、聽、嗅、味、觸任何一種或多種感覺器官的傳遞。換句話說,心覺是把從以上感覺器官收集來的信息,進行理性判斷的后,才關聯到大腦中對應的信息。 (三)內容 人腦對收集的信息從內容上分為三種關聯:
舉例1:甲骨文作為形象文字,其產生的過程就是形意關聯。古人將看到的事物畫下來,作為文字概念化表達,就是典型的形意關聯。 舉例2:結果這個詞源于看到了植物結下的果實,逐漸通過看到的果實,進行形意關聯,最終概念化成“結果”一詞。 也可以說,形意關聯是對事物抽象、判斷與概念形成的重要思考前提。
注意,在人的思考過程中,以上三種內容的關聯不是單一進行的,而是同時發生、相互作用、相互提供信息進行判斷與推理的。 舉例:當某人看到自己的體形不好時,不自覺地用形形關聯想到了時裝模特的身材;又不自覺地用形意關聯想到了“骨廋如柴”這句成語;又同時用意意關聯想到了富態美、還是骨感美。 所以,我們會發現內容關聯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彼此影響的。 (四)做事 人們在做事時的關聯,就是五明一數思考法的內容。 五明一數思考法是指用主觀思考解決問題時,通過愿(目標)、位(對象)、時(時間)、場(空間)、行(行動)五個明確并用數據表達整個過程的思考方法。
整個關聯過程全部用“數據表達”,詳見下面的五明一數導圖: ![]() 五明一數思考導圖 綜上所述,關聯思維就是通過方向、感覺、內容與做事四個維度來不斷聯想,使我們能夠從已知的信息中,關聯出更多的思考資訊。關聯思維作為人類的思維基礎,將使人類的認知不斷擴展與延伸,使人類生發出更多的智慧。 |
|
來自: 新用戶1547218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