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度(佛)母:(Ⅲ). 其它度(佛)母、(Ⅴ). 度母神廟供奉與收藏 十八、度(佛)母 (Ⅲ). 其它度(佛)母 (Ⅴ). 度母神廟供奉與收藏 智慧的源泉 2023 年 4 月 26 日 (Ⅲ). 其它度(佛)母 1.【紅度母】 紅度母,梵名 tara rakta, 屬至尊度母化現之一,依阿闍黎雅吉旺秋之教授記載,早先曾以「三昧耶度母」 samayata ra, 名諱作經題,名《三昧耶度母秘密成就》傳譯入西藏,其身色為紅色,后來有以「紅度母」之名,翻譯傳法行世,故現今稱紅度母,名稱雖異,本尊同一。 紅度母與紅觀音、咕嚕咕咧佛母等之佛母的密法,皆屬于懷愛事業的法門。若能依止、修持懷愛本尊、法門,可使善緣增上,威能增長,使人愛敬,從而利益自他,成滿自他所愿所求;進而則轉化外在情器世間自他之煩惱與痛苦,消除世間與出世間之執著對立,具有無上功德利益。 ![]() 密宗佛教中的紅度母. ![]() 清18世紀 紅度母 2.【白救度佛母(白度母)】 白救度佛母為“二十一度母”之一,據言為觀世音菩薩所化現,其形象通常為一頭二臂,雙跏趺坐姿,于面部及手足共生七目,故又稱“七眼佛母”,意味其可見世間一切處之苦難而予以拯救,因此在藏傳佛教女性諸神中深受信仰。白度母還與尊勝佛母、無量壽佛并稱“三長壽”,寓意吉祥,故其形象繪塑甚廣。 ![]() 銅鎏金白救度佛母 ![]() 清康熙 白度母 ![]() 白救度佛母 3.【妙音佛母(聲音佛母、辯才天女)】 妙音佛母是一位示現女相的智慧本尊。 妙音天女 (亦譯作"辯才天女"、"美音天"、"妙音佛母"、及"聲音佛母"等)的梵名是sarasvatī,天城文:???????, 她是一位示女性身相的智慧本尊。在印度教中,傳統上她被認為是主神梵天的妻子。大乘佛教吸收了辯才天女的形象,將她作為文殊菩薩之明妃(明妃代表本體的智慧顯現)其實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指的是雙身的文殊,任何菩薩都有力量和智慧兩種威勢。而功能基本維持不變。 妙音佛母為事密部本尊,有多種身相,一般為白色,一面二臂,手持類似琵琶之樂器,上有千條琴弦。但在唐卡繪畫中,一般只會繪上三數條弦,這是因為畫師無法繪上一千條琴弦。妙音佛母的坐姿,是右腳在外、左腳在內,雙足交叉而蹲坐。相貌如同十六歲的美麗少女,溫柔而莊嚴。 ![]() 妙音佛母 ![]() 妙音佛母 ![]() 清代妙音天母像 4.【妙舞佛母】 舞佛母,綠色,四臂,兩臂呈擊打式,另右手持頭蓋骨,左手持杖。 ![]() 清代鎏金銅妙舞佛母坐像 ![]() 鎏金銅妙舞佛母坐像 ![]() 清代鎏金銅妙舞佛母坐像 5.【孔雀佛母(孔雀大明王)】 孔雀大明王(梵名Mahā-mayūrī-vidyā-rāj?ī),漢譯有摩訶摩瑜利羅阇、佛母大孔雀明王等。此尊相傳為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的等流身。密號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 在密教修法中,以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者,稱為孔雀明王經法,又稱孔雀經法。為密教四大法之一。 在胎藏界曼荼羅內是住在蘇悉地院。 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將此尊安置于蘇悉地院南端第六位,形像呈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蓮華,坐赤蓮華。密號是佛母金剛或護世金剛,三昧耶形是孔雀羽,真言是'唵么庾啰訖蘭帝娑■訶'(om% mayu^-rakrante svaha)。西藏流傳的形像則呈三面八臂,坐蓮華座,不乘孔雀。 ![]() 孔雀度母佛像 ![]() 鎏金金剛佛母造像 ![]() 鎏金金剛佛母造像 ![]() 孔雀度母佛像 6.【吉祥天母(吉祥天女)】 吉祥天母又稱吉祥天女,梵文 Lak?mī,音譯"拉娔詩米",藏語稱"班達拉姆",是藏密中一個重要女性護法神。她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人物,傳說是天神和仇敵阿修羅攪動乳海時誕生的。后來婆羅門教和印度教把她塑造成女神,為她取名"功德天女"(又稱吉祥天女),說她是毗濕奴的妃子,財神毗沙門之妹,主司命運和財富。后來她成了佛教的重要護法神。 吉祥天母常見的有兩種:文靜型和忿怒型,文靜型的便是白拉母。她膚色潔白,頭上有高聳的發髻和花冠,耳朵上附著大環,三只細長的眼睛流露出和善的目光,嘴微微張開,身披白色大衣,內著大紅袍,腳下穿紅靴,坐于蓮座上。右手拿一支白桿的長羽箭,左手端一只盛滿珠寶的碗。 吉祥天母的忿怒形象是個膚色青藍的兇神,頭上的紅色猥發豎立,上面飾有五個骷髏,頭頂有半月和孔雀毛。右邊耳朵上有小獅子為飾,據說象征著聽經;左耳上掛著小蛇,意為忿怒。腰上掛著帳簿,專門記載人們所作壞事的檔案,惡人將來要受剝皮處置。她左手拿的骷髏棒是專門對付惡鬼阿修羅的,右手端著盛滿鮮血的骷髏碗。身上披著人皮,那人皮據說是她親生兒子的,象征大義滅親。騎黃騾子,在馬鞍前端下方有兩個紅白骰子,紅的主殺,白的主教化。鞍子后有一個荷包袋,里面盛著疫病毒菌,也就是說她是主生死、病瘟、善惡的神。 度母在法身層面是普賢佛母,在報身層面是金剛亥母或者金剛亥母,在化身層面是妙音天女或者吉祥天女,三身在本體上是無二無別的,法名和化身的說明不只如此,度母乃由阿彌陀佛之右手放光化現,在西藏益西措嘉佛母等也是度母的化身,對眾生的利益及事業特別地殊勝,只要祈請則二事(暫時及究竟的事業)將如圓滿寶般任運成就。 ![]() 鎏金吉祥天母像 黃銅質,高21厘米 ![]() 吉祥天母像 ![]() 清代銅鎏金吉祥天母像 ![]() 銅鎏金吉祥天母像 7.【空行佛母(荼吉尼)】 空行母,梵音譯為"荼吉尼"(DAKINI),意為在空中行走之人。空行母是一種女性神只,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飛行,故名。在藏傳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代表智慧與慈悲的女神。 除出世間的智慧空行母外,皈依佛教為佛門護法的夜叉、非人等,以及世間修行有成就的女子,也可以稱為空行母。 梵名荼吉尼。意譯空行母。又作拏吉寧、拏吉尼、拏枳你、荼耆尼、荼枳尼、荼吉你、陀只尼、吒枳尼。列于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南方,閻魔天之左側;計有三天鬼及一偃臥鬼。其形像為:三天鬼之中央者,周身赤肉色,右手持人足,開口食之,左手持人臂;其右方之鬼,左手持刀,右手豎肘,食指向右,余四指彎屈執缽;其左方之鬼,左手屈臂,握拳當胸,右手豎肘持缽;偃臥鬼則偃臥于三天鬼之前,閉目、怒發而聳立,二手置于身側。種子為絥,三昧耶形為劫波羅(即缽)。據大日經疏卷十載,荼吉尼系大黑神之眷屬、夜叉鬼之一;有自在之神通力,能于六個月前得知人之死期,遂預先取食其心,而代之以他物,直至此人合當命終時,始告敗壞;蓋修此法者可得神通、大成就;毗盧遮那佛為除此眾,故以降伏三世之法門,化作大黑神而收攝之,令彼皆歸命于佛。 ![]() 梵名荼吉尼,意譯空行母 ![]() 空行佛母立像 ![]() 空行佛母立像 ![]() 空行佛母立像 ![]() 17世紀 銅那若空行佛母像 ![]() 銅空行佛母 ![]() 銅空行佛母 ![]() 獅面空行母 ![]() 熊面空行母 8.【無我佛母(金剛無我母)】 金剛無我母,藏傳佛教薩迦派最重要的本尊喜金剛的明妃。 歡喜金剛的明妃叫金剛無我母。身體呈藍色,一頭二臂。面有三眼,五骷髏為冠,黃發上束。右手拿月形刀,表示割斷有情,左手捧盛滿血的人頭骨碗,獻給明王。項掛50人頭骨,身著虎皮衣。左腿伸,與明王右腿并齊,右腿盤在明王腰部。 ![]() 金剛無我母 ![]() 十六世紀無我佛母像 ![]() 十六世紀無我佛母像(局部) ![]() 明 15世紀金剛無我佛母 ![]() 西藏風格 精美罕見銅鎏金無我佛母立像 ![]() 歡喜金剛 15世紀 西藏.歡喜金剛的明妃叫金剛無我母 9.【財源天母(軍瑪屬)】 財源天母,梵名:巴素達喇;藏名:軍瑪屬,藏名譯音:若君瑪。 財源天母屬密咒部作密,系瑜珈密續佛部尊,於六道中專司人道,掌世間之財富,并為五路財神之佛母。天母本生愿力,以財施、法施、無畏施之"布施波羅蜜"為主,行者若能行供養、禮拜、依止,并修習持誦,當能資財豐饒,不虞匱乏。但行者亦如天母愿力,廣行布施,方能與天母相應成就。 依據傳承不同,財源天母化現也不盡相同,有化現一面二臂和三面六臂形象,有時也與財神呈雙身雙運的形象同時出現。 財源天母形象為周身呈金黃色,天衣批身,上面有種種珍寶瓔珞作為裝飾,神態莊嚴寧靜,結如意坐,安住于蓮花月輪中。 若二臂相,右手結圣施妙印,或持能滿足一切心愿之果;左手持果穗或結布施印。具報身佛之種種珍寶瓔珞裝飾,采菩薩如意坐姿,安住于蓮花月輪之上; 若三面六臂相,右三手分作施愿印、持摩尼寶珠、持念珠;左一手于腰間捧寶瓶,另兩手分持谷穗、經書。 ![]() 尼泊爾 十二十三世紀 鎏金銅財源天母坐像 ![]() 明代十五世紀財源天母佛像 10.【葉衣佛母】 葉衣佛母又稱嚴穴葉衣佛母、山林葉衣佛母、葉綠佛母,是密乘蓮花部部主的明妃。以其所居為深山大叢林,以樹葉及孔雀尾翎為裙,故而得名。 葉衣母的身黃色,有三面及六臂,其中間面黃色,右為白色,左為紅色,每面均現忿怒表情,各有三只眼睛,各口微張而露出四顆尖尖的犬牙。葉衣母的右邊第一手置胸前持金剛杵,左邊第一只手持勾索亦置胸前;右邊第二手持降魔斧頭,左邊第二手持樹葉;右邊第三手持一箭,左邊第三手持由有花之樹木所造的弓。本尊的姿勢是半蹲立、半斜坐的,左足蹲伸而右足屈入。這個姿勢稱為"皇帝坐姿"。在葉衣母身上,佩戴了種種寶石瓔珞。他的下身,披圍著一件由樹葉串編的草葉裙,就像某些國家的原居民之民族服飾般。葉衣母的容貌及身相十分年青,身上發出如太陽的光芒,坐在尸墊、月座及蓮花之上。在他的頭上,有一尊小小的不動佛像頂飾般坐在頭頂。這個頂飾既表義敬師之教理,亦表示葉衣母屬于不動佛之金剛佛部。 葉衣佛母有許多種不同的化相,例如黑葉衣母、藍葉衣母、綠葉衣母、黃葉衣母等,有的化相足踏尸墊,有些化相則沒有尸墊在腳下。 ![]() ![]() ![]() 葉衣佛母 11.【手按大地母】 手按大地母(又名摧破作祟鬼怪類之顰眉忿怒救度母),至尊母是一位慈悲、勇猛,安住于智慧空性見中的大威母。擔任以妙引、震懾摧毀三界之事業,破七險難等種種殊勝職能,尊母... 此尊度母身呈黑色(藍色),三面三目六臂,從“啊特”(AT)字生出,所屬佛部為不空成就佛。三面孔為正面和左右各一面孔,正面呈黑色,左右面孔呈紅色和白色,面帶怒色蹙眉,口咬(吞嚼)人腸,頭戴顱骨冠,項飾顱骨項鏈(瓔珞),身穿虎皮裙,以八蛇裝飾,四面八方有持禾天女(有說八方長寶樹),右腳前伸,腳下踩餓鬼,左腿彎曲,坐于紅黃(橙色)蓮花相間的日輪尸墊之座上,第一雙手右手持寶劍,左手持盛滿血的頭蓋骨;第二雙手右手持彎鐵勾,左手持套索;第三雙手右手持棍,左手持梵天頭顱,耳、頸、手及脛,悉以各種珠寶、瓔珞、釧鐲等嚴飾,以示莊嚴。 ![]() ![]() ![]() 守護大地母 12.【時輪金剛佛母】 時輪金剛,梵文Kālacakravajra,是佛教密宗無上瑜珈部一位高級本尊名號。金剛本尊通常身為藍色, 空色大手印智慧明妃身為黃色。 雙身時輪金剛本尊象征慈悲,四首二十四臂,紅白雙腳,擁抱著象征智慧的空色大手印明妃,明妃四首八臂。 他的明妃呈黃色,四面八臂。四面顏色各異,手中持不同器物,伸左腿,曲右腿,與主尊相反。 ![]() 時輪金剛佛母 ![]() 尼泊爾進口5寸,全鎏金時輪金剛護法像 雙身佛像 ![]() 時輪金剛佛母 13.【金剛法佛母(佛母大孔雀明王)】 這尊像雙腿散盤,呈游戲坐姿,頭戴五葉寶冠,頂結高發髻,頭后有發辮搭在雙肩。雙目低垂,面相嫵媚。上身橫披天衣,左肩斜披絡腋,胸前飾項圈和長鏈,下身著長裙,全身另有釧鐲裝飾。右手當胸結印,左手舉于身體左側。坐具為單層覆蓮座,蓮座正面有"大清乾隆年敬造"鑄款和"金剛法佛母"刻款,蓮座后部又有"瑜伽根本"刻款。整軀結構勻稱,造型大方,為乾隆時宮廷造辦處鑄造的典型佛像。 佛母金剛藏傳佛教也稱作為孔雀大明王(梵名Maha-mayura-vidy-rajni)漢譯有摩訶摩瑜利羅閻、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名。此尊相傳為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的等流化身。密號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在密教修法中,以佛母金剛為本尊而修者,稱為孔雀明王經法,又稱孔雀經法王。為密教四大法之一。是諸佛事業化現的多羅菩薩其中一位化身,是以"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攝受覆育一切有情獲得安樂"為主要特色的本尊。佛母金剛的法門,對于護國息災、祈雨、除病、延壽、安產(怯除鬼魅、毒害、惡疾)等世間利益、都極有效驗??勺鳛樽o身符隨身佩戴。 ![]() 金剛法佛母像 ![]() 明代金剛法佛母像 ![]() 清乾隆銅鎏金金剛法佛母像 ![]() 清代銅鎏金金剛法佛母像 ![]() 鎏金金剛法佛母像 14.【虎頭佛母、獅面佛母(森多瑪)】 虎頭佛母藏語也稱"森多瑪",是化身護法的意思,相傳是普賢菩薩化現的一個護法。她的形象是:虎頭人身,一面二臂。虎面有三目,既圓且鼓,大嘴張著,露出虎牙和卷舌,兩耳豎立,頭后有象征憤怒的火焰紋。脖子上掛著50人頭骨。上身前胸袒露,兩乳隆起,還掉著奶頭,背后披一張大人皮,下身圍虎皮裙。她的兩手是右手執月形刀高舉,左手捧人骷髏碗,置于胸前。她也是舞立姿勢,左腿單立,腳踩仰面人,右腿盤起。 獅面佛母,藏語稱"森多瑪",意為化身護法,因其形象為獅頭人身,故名獅面佛母,又稱"獅頭金剛"。她的形象是:獅子頭,頭戴五骷髏冠,三目圓睜,張口齜牙卷舌,兩耳肥實下垂。上身袒露,兩乳隆起,腰間圍虎皮裙。脖子上掛50人頭骨。有兩手臂:左手捧骷髏碗當胸,右手握月形刀伸展出去,手指銳利。身體呈舞立姿勢,左足單立,腳踩一仰臥男人身上,右腿彎屈。背后是火焰背光。 獅面佛母屬于藏密空行母一類,在喇嘛廟里,她常和虎頭佛母、熊頭佛母供奉一起:獅面佛母居中,虎頭佛母居其右,熊頭佛母居其左。雍和宮的講經殿里就供有這樣三位佛母。 ![]() 清銅鍍金獅面佛母像 ![]() 銅鎏金獅面佛母像 ![]() 清代銅鍍金虎頭佛母像 ![]() 清代銅鍍金虎頭佛母像(局部) 15.【摩羯面佛母】 南七母第二尊是:摩羯面母,她是心的本質,也即心清凈的顯現(此處的心,可能指的是八識當中的煩惱識或意識)。手拿一個寶瓶,象征滿足所有眾生的愿望; ![]() 摩羯面佛母 ![]() 清代銅鍍金摩羯面佛母像 ![]() 清代銅鍍金摩羯面佛母像(局部) 16.【一髻佛母】 一髻佛母,藏名阿松媽,意即密咒護持母。梵名艾嘎乍紀,漢譯獨發母或一發母,乃寧瑪巴之主要三不共智慧護法之一,司護持出世間法之一切成就。 一髻母,一面二臂,身青黑色或褐紅色,獨目居於額頭中央,獨齒尖銳有如普巴杵,牙尖向下,一發撐天,頭戴五骷冠,獨乳居胸正中,右手高舉人尸,左手執魔心與豺狼,身披人皮衣,下著虎皮裙,項掛五十鮮血人首,隆乳蜂腰圓腹,足以右曲左伸姿,成立於日蓮尸座上。 彼乃普賢王佛母所示現之大護法,故其形之特點皆表法身一體。此一發、一目、一齒、一乳等,并非為單一之一,而是整體之一,蓋表充遍法界之整體也。 ![]() ![]() 一髻佛母 17.【嚕偪尼佛母】 為一頭四臂,頭戴五骷髏冠,面呈寂憤相,上生三目,身著天衣,佩飾瓔珞、臂釧,胸前左手持嘎巴拉碗,右手持鉞刀;左側手持天杖,右側手持達瑪如,立姿站于蓮臺上,右腿收屈,左腿伸張,背后有般若火焰紋。 ![]() 銅嚕偪尼佛母. 18.【金摩利去佛母】 摩利支是印度梵語音譯,意譯是“陽焰”的意思。原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天神,神通廣大,能在日天(太陽)前行走,她能看見日天,日天卻看不見她。后被佛教吸收,西藏密宗尊奉為佛母。其形象與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頭上長一豬頭,或以豬為坐騎,或駕一輛七頭豬拉的車。這駕輦車是摩利支佛母的坐具,車前有七豬拉車。 ![]() 清代銅鎏金摩利去佛母像 19.【堪楂拉希佛母】 ![]() 銅堪楂拉希佛母 20.【拉瑪佛母】 ![]() 銅拉瑪佛母 ﹌﹌﹌﹌﹌﹌﹌﹌﹌﹌﹌﹌﹌﹌﹌﹌﹌﹌﹌﹌﹌﹌﹌﹌﹌﹌﹌﹌﹌﹌﹌﹌﹌﹌ (Ⅴ). 度母神廟供奉與收藏 1. 西寧塔爾寺度母殿 ![]() ![]() 2. 拉薩大昭寺度母殿 ![]() 大昭寺自顯度母像 ![]() 拉薩大昭寺吉祥天母白拉母 ![]() 拉薩大昭寺救火難度母 ![]() 拉薩大昭寺救水難度母 3. 西藏第一座佛堂昌珠寺滿愿度母像 ![]() 4. 度母神廟供奉阿底峽大師尊奉的能言度母神像 ![]() 5. 納唐曲彌寺能言度母像 ![]() 6. 羊卓雍湖寺能言度母像 ![]() 7. 哲蚌寺天成度母像 ![]() 8. 香格里拉寶聚寺伏藏度母 ![]() 9. 江孜姿欽寺能言度母 ![]() 10. 祈竹仁波切供奉的二十一度母像 ![]() 11. 告訴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弘法的度母像 ![]() 12. 大成就者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供奉的綠度母 ![]() 13. 隆蓮法師親塑的綠度母像 ![]() 14. 白度母像第一世哲布尊丹巴造 ![]() 15. 阿底峽尊者隨身攜帶的會說話的度母像 ![]() 16. 菩提伽耶正覺塔上能言白度母像 ![]() 17. 四川石渠縣智噶寺隆重舉行千尊度母勝方大寶殿開光慶典 ![]() 18. 西安開元寺供奉著藏傳佛教二十一度母之首—綠度母菩薩 ![]() 19. 西安廣仁寺度母像 ![]() 20. 承德外八廟度母像 ![]() 21. 遼寧博物館收藏的銅鎏金度母像 ![]() 銅鎏金度母像1 ![]() 銅鎏金度母像2 ![]() 銅鎏金度母像3 ![]() 銅鎏金度母像4 ![]() 銅鎏金度母像5 ![]() 銅鎏金度母像6 22. 清朝收藏 ![]() 清 銅鎏金度母 ![]() 銅鎏金六臂佛母像 ![]() 清乾隆八臂佛母像. 未完待續 ......... 上一篇:寺院其它佛像介紹(27) 下一篇:第一卷《中國漢傳佛教造像》目錄 |
|
來自: chy20100514 >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