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如果說漢朝是把公主送去和親,公主本身沒有絲毫人權可言。 那么清朝對于公主的地位直線上升,因為清朝公主下嫁,不屬于和親,屬于滿蒙的強強聯姻。 清朝的建立,離不開蒙古部落的鼎力相助,所以在清朝建立后,為了更好的拉攏蒙古,同時為了更好的監視蒙古,清朝皇室與蒙古諸部世代聯姻。 根據歷史記載,有所記載的滿蒙聯姻次數達到586次。 不同于其他朝代,特別是清朝康熙年間,因為皇帝隔上幾年就會巡行草原,所以蒙古部落都會十分尊重公主。所以清朝公主下嫁蒙古,雖然說少了幾分北京的繁華,但是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在康熙年間,有一位端靜公主,其結局竟然是被駙馬家暴,一腳踹死。 康熙年間的公主,端靜公主屬于默默無聞的一種。端靜公主是康熙的第五個女兒,母親是兆佳氏布貴人,給康熙生了一個公主,到死還只是一個貴人,可見康熙是多么不喜歡兆佳氏。 也是因為生母不受寵,所以歷史對于端靜公主也沒有太多著墨。 或者說在端靜公主出生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這一年讓康熙焦頭爛額的三藩之亂開始,這一年康熙發妻赫舍里氏難產去世。再這樣一個時間點出生的端靜公主,一直都不受關注。 端靜公主安安靜靜的活著,直到19歲封為和碩端靜公主,同年下嫁喀喇沁部杜棱郡王次子噶爾臧。 蒙古苦寒,衣食住行都不方便,所以每一個遠嫁的公主,都有一份豐厚的嫁妝。可是在紫禁城里嬌養出來的公主,很少有能夠適應蒙古的生活,多數在年紀輕輕的年紀,就會去世。 19歲的端靜公主,帶著浩浩蕩蕩的嫁妝,從北京出發,一路奔向塞外。 這一行山高水長,這一行再難回家,可這就是清朝公主共同的宿命。 端靜公主之死,歷史沒有記載真正死因,可是在野史中有兩個可能。 遠嫁的公主都有一處公主府,公主府是按照京城建筑樣貌建造。 端靜公主的公主府西苑屬于公主府,東苑屬于駙馬府。可是身為駙馬的噶爾臧,屬于喀喇沁部的統治者,成婚后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邊防。夫妻之間的感情并不好。 噶爾臧天生好色,可是端靜公主總是獨守空閨。聚少離多的婚姻中,端靜公主遇見了一個侍衛額爾敦。 每一個公主遠嫁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支自衛隊,額爾敦就是跟隨端靜公主出嫁到喀喇沁部的,本身也是京城人士。所以善談且鄉音難尋,讓端靜公主感覺到十分親切。 有了額爾敦的陪伴,端靜公主的日子開始沒有那么無聊。 可是就是簡單的言語交談,傳到了駙馬噶爾臧的耳中,就是端靜公主和侍衛額爾敦偷情茍合。 噶爾臧非常不滿意妻子的出軌,此時還有一件事情刺激了噶爾臧。 康熙雖然一直在示好蒙古部落,可是也在一點點蠶食他們的徒弟。 康熙占用喀喇沁部土地,先后修建了木蘭圍場和避暑山莊等多個場地,使喀喇沁部的土地大量縮減。噶爾臧看不慣康熙,而此時的端靜公主不僅沒有安慰丈夫,反而經常回到京城。 端靜公主能夠重返京城,主要是為了像父親康熙稟告喀喇沁部的現狀,讓康熙可以更方便直觀的了解喀喇沁部,可以更好的制定計劃。 噶爾臧一直覺得妻子的行為,讓自己沒有絲毫的自由,一直被監視和窺探。 所以當噶爾臧聽聞端靜公主的出軌,在想起自己部落的土地被占有,噶爾臧一氣之下,家暴了端靜公主,其中一腳踹到了要害,端靜公主去世。 端靜公主的去世,噶爾臧無法承擔責任,所以給康熙的折子上寫的是突然暴斃。 康熙四十九年端靜公主去世,到了康熙五十年,有人狀告駙馬噶爾臧在公主葬禮期間尋歡作樂,所以康熙將噶爾臧監禁在北京。 被囚禁的噶爾臧沒有什么好日子,只是說不被餓死而已。 而端靜公主死后,身為父親的康熙,親手為女兒寫下悼詞。 把一生埋葬在草原,為父親的基業添磚加瓦,端靜公主這一生,只走了37年。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