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男性是主宰,而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屬品,幾乎沒有什么地位可言。即便尊貴如公主,也可能淪為和親的政治犧牲品。 像漢朝時的王昭君遠嫁匈奴,唐朝時的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到了清朝,從努爾哈赤開始,將近300年的時間里,有400多位公主嫁去了蒙古。 康熙皇帝原本有二十個女兒,但大多早夭,只有九個女兒成年,其中七人都遠嫁蒙古,里面最悲慘的一位公主,莫過于被駙馬一腳踢死的“和碩端靜公主”,康熙皇帝在得知真相后,用一招為女兒復仇! -1- “和碩端靜公主”是康熙的第五個女兒,序齒為三公主,母親是布貴人兆佳氏。 康熙帝膝下共有二十位女兒,端靜公主排行第五,她的生母兆佳氏只是個不大受寵的貴人,所以母女二人在宮中的地位不高。但端靜公主從小就聰慧過人,被康熙帝視為掌上明珠。 端靜公主在18歲時,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舉止端莊,又精通詩詞,被康熙帝封為和碩端靜公主,讓她下嫁給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噶爾臧為妻。 康熙帝把愛女遠嫁蒙古,內心也是萬般不舍,不但為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還派了劉、關、王、薛四姓滿族侍奉公主的衣食起居。 臨別時,康熙又將御花園中端靜公主最喜愛的一株牡丹賜予了她作為陪嫁物,以解公主以后在蒙古生活的思鄉之苦,還命年輕的侍衛額爾敦陪公主遠嫁,守護在公主身邊。 -2- 端靜公主剛嫁給噶爾臧時,兩人度過了一段恩愛時光,噶爾臧雖然是個粗人,但對公主十分寵愛,無論公主想要什么,都會盡力滿足。他怕公主想家,便帶她四處游玩,端靜公主為噶爾臧生下了兩個孩子。 但在1710年三月,端靜公主突然染病離世,年僅37歲。康熙皇帝聽到這個噩耗十分悲痛,立刻下令為端靜公主建造豪華的陵墓。陵墓尚未建完,駙馬噶爾臧所屬的喀喇沁部就有人,向康熙皇帝揭發噶爾臧在公主喪事之時,霸占他人妻子,而且公主也并非染病身亡,而是被噶爾臧一腳踢死的。 康熙皇帝立刻派人調查了此事,原來公主的死,跟當年送嫁侍衛額爾敦有關,或許是遠在異域他鄉,公主每次思念家鄉和父皇時,便找額爾敦聊天解悶,兩人的關系也逐漸親密起來。 有一天,兩人坐在一起喝茶敘舊,公主聊起家鄉時,忍不住落淚,額爾敦安慰著她,卻沒想到駙馬噶爾臧在這時返回家中,看到了這一幕。 他怒不可遏地一劍刺死了額爾敦,公主本想上前解釋,又被他一腳踢在了心窩上,口吐鮮血,這時噶爾臧才恢復了理智,想去扶起公主,卻發現公主已經氣絕身亡。 康熙帝查清公主的死因后,龍顏大怒,公主下嫁喀喇沁,本是皇帝對喀喇沁蒙古部族,以及噶爾臧的恩寵,結果他不但沒有善待公主,還一腳把她給踢死了,完全沒有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里。 于是康熙帝下令將噶爾臧貶為庶民,囚禁在京城的大牢中日夜反省,直到他死去,才命人將他和已故多年的公主合葬。喀喇沁蒙古部族也因為公主之死受到牽連,很多人被處斬,整個部族也大失恩寵。 康熙這樣做一方面是為端靜公主報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威懾其他蒙古部族,讓他們不敢再如此對待大清下嫁過去的公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