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說:“精神內(nèi)耗,說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戲太多了。言未出,結(jié)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動,心中已過萬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難愁不展;事已畢,過往仍在腦中演在某個階段,每個人都會陷入這種內(nèi)耗。” 別想太多,停止內(nèi)耗,過一個不累的人生。 精神內(nèi)耗,說白了就是想的太多,所有沒發(fā)生的都在心里預(yù)演了千百遍,其實是對自己的不信任。 不信任自己做的事,不信任自己的感受,對未來、對明天、對即將到來的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感,擔心自己無法應(yīng)對,不信任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 叔本華說:“人性有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后果往往是在敏感和討好中委屈了自己。 別人的一個眼神,你有千百種的解讀;別人一句無心之語,你一定要聽出弦外之音;別人還沒拒絕,你先打了退堂鼓。 就像稻盛和夫說的那樣:“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內(nèi)耗,別人的一句話,會拿出來反復(fù)咀嚼;過度地分析、思考以及自我否定。這種精神上的消耗,往往比肉體消耗更煎熬。” 停止精神內(nèi)耗最好的方式,是理解、接受、放下和改變,最重要的不是想,而是要行動去做。 這個世界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如你所愿。 遇到問題,如果可以改變,但是有一定難度的事情,就鼓起勇氣去面對它,尋找解決辦法;如果是不能改變的事情,就允許和接受它的存在。 與其在苛求完美的路上讓自己精疲力竭,不如放松下來,給生活留一點缺口。 越是感到煩躁,對前途和未來感到茫然,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就越不要急躁和慌張。 就從眼前的事開始做起。飯是一口口吃的,路是一步步走的,日子也是一天天過的,不必著急和焦慮。 “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 或許所有的擔憂,明天根本就不會發(fā)生,一切只是你的幻想,只是杞人憂天。 只要心情和心態(tài)是積極明朗的,人生就沒有陰雨天。無論我們過去做過什么,現(xiàn)在想做什么,生活總有值得我們期待和感恩的東西。 人生路漫漫,總要積極付出和面對,才能擁有美好的事情發(fā)生。 人的可貴在于人的本身。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暫,但是人能學(xué),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 我們是自己精神內(nèi)耗的制造者,也是唯一的終結(jié)者。 #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