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介紹 在了解SAP分割評估前,先了解下SAP的評估范圍,我們知道在SAP中評估范圍可以設置為公司層級或工廠層級。 如果評估范圍設置為公司層級,那么在公司下的同一物料都會使用相同的物料評估方法,比如,同一物料要么使用標準價,要么使用移動平均價。 如果選擇在工廠層級,那么屬于同一公司下不同工廠,對同一物料可以采用不同物料評估方法,比如工廠1采用移動平均價,工廠2可采用標準價,或者工廠1和工廠2都采用標準價但是評估價格可以不一樣。 在SAP實施中大部分企業一般把評估范圍設置為工廠層級,這樣基本可以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但是實際項目中也有不少企業針對庫存提出非常精細化管理需求,總結主要有如下3種業務場景。
以上3種業務場景都是要求在同一評估范圍下再細分管理庫存的價值,有些可能還要求進不同的存貨科目,如果在項目中遇到類似這樣需求時,只有啟用SAP的“分割評估”功能才能完全滿足企業的這類管理需求。 SAP中所謂“分割評估”,就是在同一評估范圍下進一步細分庫存,采用不同方式對同一物料的不同庫存進行分別評估,并且可為庫存和消耗過帳分配不同科目的一種技術方法。 在項目實施中很多業務解決方案都是“有利必有弊”的,啟用了“分割評估”雖然滿足了企業對庫存管理精細化的需求,但是同時也會帶來一些管理上的麻煩,比如如下2點就是比較明顯的問題: 1.物料主數據維護工作量加大,需要維護評估范圍下進一步細分的分割評估視圖。 2.倉庫的日?!笆铡l、存“的實物管理中必須嚴格區分外觀看起來一樣的物料,這對倉庫管理絕對一大挑戰。 下面再介紹下SAP啟用分割評估的系統配置及業務操作 針對上面3種業務場景,其中業務場景1,2系統配置和操作類似,業務場景3需要結合批次管理功能使用,可實現每個批次的分別評估,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要求,這種業務場景主要適用采購那些屬于專買專用的物資,比如項目物資,如果項目預算管控比較嚴格的,這方案可避免因物料價格移動平均造成的預算超出等一系列問題。 下面以業務場景1為例說明系統操作和配置,其它業務場景配置和操作和這類似。 假如物料為ROH-SV001,企業要求在工廠下這一物料的庫存需要區分自產和外購。 系統配置及操作說明如下: 第1步:激活“分割評估”功能(OMW0) 第2步:設置物料主數據的評估類別標識(MM02) (圖1) 本例是要求分割評估解決自產的物料和外購的價值不一樣問題,所以選擇B。 上面評估類別標準有三種選項B,H,X 這三種選項分別對應解決上面提到1,2,3中業務情況,這里評估類別為何只能選擇這三個?這是配置決定的,具體見如下配置說明(TCODE:OMWC)。 (配置:圖2) 第3步:創建分割評估類型的視圖(MM01) 需要分別創建自產01和外購02的視圖. (圖3) (圖4) 上圖評估類型有兩個選項01:表示自產,02:表示外購,為何只有這兩選項,這個是評估類別B的配置決定的,配置步驟及說明如下(TCODE:OMWC)
前面提到如果要啟用分割評估,前提是工廠層級一定要設置為移動平均價,為何?從系統技術角度上看,如果工廠層級不設置為移動平均價,那么工廠層級評估范圍下有01和02評估類型,而且價格不一樣,那么這兩類物資入庫之后,工廠層級如果設置為標準價的話,怎么能夠保證01評估類型的庫存價值和02評估類型的庫存價值之和等于工廠層級的庫存價值,弄清這也就明白工廠層級為何一定要用移動平均價了。 接續前面圖4的操作,分別創建評估類型01和02的會計視圖如下: (圖6) 從上圖維護可以看到分割評估類型01和02的評估分類可以維護成不一樣,意味著自動過賬可以配置成進入不同存貨科目,另外評估價格也可以不同。 (備注:如果上一步評估類別選擇X(業務場景3的模式),這一步則不用維護,當評估類別選擇X時候,同時物料啟用批次管理,這里可以不用像業務場景1,2,4那樣還要維護評估類型下視圖,在創建批次時候自動創建批次對應的評估類型視圖) 第4步:分別創建一個采購訂單和產生訂單測試配置效果(ME21N/CO01) (圖7) 采購訂單交貨頁簽中自動帶出評估類型02:外購,而生產訂單收貨頁簽中自動帶出評估類型01:自產。這是配置決定的,具體見上面(配置:圖5中的說明,如果Exp勾選,那么采購訂單中會自動帶出評估類型并且不可修改,如果Inh勾選,那么生產訂單中評估類型就自動帶出01:自產,如果不勾選這里就需要手工輸入)。 第5步:對上面采購訂單和生產訂單進行收貨(MIGO) (圖8) 第6步:收貨完成后可以查詢庫存(MMBE) (圖9) 從上圖可以看到系統已區分了物料ROH-SV001的評估類型01和評估類型02的庫存 第7步:查詢系統后臺表MBEW(SE16N) (圖10) 上圖可以看到評估范圍1710下分成評估類型01和02,這分別代表自產和外購,它們評估價格可以不一樣,對庫存價值進行分別評估。 另外也可以看到如下關系: 1710評估范圍總庫存 = 評估類型01總庫存 +評估類型02總庫存 1710評估范圍總價值 = 評估類型01總價值 +評估類型02總價值 1710評估范圍的移動平均價 = 總價值/總庫存 (如果1710評估范圍設定為標準價S,那么評估范圍1710的標準價是無法計算,因為一直是變化的,這也是上面提到工廠層級為何必須使用移動平均價的原因) 最后總結下,SAP中分割評估功能可以實現物料庫存精細化管理的各方面的要求,也可以實現領用消耗成本和采購成本保持一致,滿足財務上成本的精細化管理的需求,但是獲得這些好處的同時也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倉庫管理難度會加大,物料主數據維護工作量也變大,所以是否要啟用分割評估,一定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業務評估下獲得好處是否大于由此帶來的弊端,根據我的項目實踐經驗,如果企業無法評估清楚或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建議最好還是先不要啟用。 特別聲明:以上純屬個人學習SAP的心得體會,不代表SAP官方和其它任何公司,僅可作為學習SAP參考,文中操作演示截圖來源于SAP軟件,相應著作權歸SAP公司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