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老丁叔在和大家講廣東抗日惠陽大隊的主要領導人時,曾重點介紹了廣東革命著名的“三譚”之一:譚天度。 然而,在廣東革命人物著名的“三譚”中,領頭的“一譚”,其實是譚平山。 ![]() 譚平山是“五四”運動的主要領導人,是我黨在廣東的創建人之一,他曾參與策劃了南昌起義。可是后來,他為何卻成為了“民革”的中央副主席?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譚平山是廣東高明人,1886年出生,他的家境不富裕,家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二,但父親希望他能通過讀書以出人頭地,便供他上學,在兩廣優級師范學校畢業,到雷州中學當了一名教師,并在此期間加入同盟會和國民黨。 1917年他又考上了北京大學文科哲學系,在北大期間參加了李大釗等組織發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新潮會等進步組織。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五四運動爆發,他成為主要領導人,并被反動軍警關押。釋放后,他和譚植棠、陳公博等人在上海創辦了《政衡》小報,撰寫發表理論文章,宣傳共產主義思想。 ![]() 1920年7月,北大畢業后回到廣東,在廣東高等師范學校當教授,并與譚植棠、陳公博等人創辦《廣東群報》,宣傳“五四”革命精神以及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1921年1月,在陳獨秀的指導下,經過譚平山等人的共同努力,成立了廣東共產主義小組。黨的“一大”召開后,他被指定為廣東區執行委員會書記兼任中國勞動組合部南方分部主任。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譚平山以中共廣東區委書記、中共駐粵代表、老同盟會會員和老國民黨的身份,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并當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擔任中央組織部長和中共在國民黨的黨團書記。后來,他又去了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會議,當選為共產國際中國委員會主席。 在國共決裂以后,譚平山辭去國民政府內職務,他來到江西九江與李立三、鄧中夏等人座談,提出了南昌起義計劃并和賀龍等軍隊領導人聯系。起義計劃報請黨中央批準后,他成為起義前敵委員會成員。 ![]() 正當在起義前的緊急關頭,1927年7月29日上午,張國燾在九江以中央代表的名義,先后給前委發來了兩封密電說,起義要慎重,無論如何等他到了再作決定。 30日,張國燾到了之后,在會議上提出要需征得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司令張發奎的同意,致使起義無法按時進行。 在第二天的前委會議上,就起義時間問題,周公恩來同志拍桌子與張國燾爭辯,而怒不可遏的譚平山便與張國燾在會上大吵起來, 并指著張國燾的鼻子怒斥,如果你再反對,就殺了你。前委在經過激烈討論后,終于否決了張國燾的錯誤主張,決定舉行起義。 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南昌武裝起義雖然爆發,但也因此,譚平山得罪了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的張國燾。 ![]() 所謂“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譚平山的人生道路,由此也變得坎坷起來。 南昌起義失敗后,譚平山被轉移到了香港。 而就在同年11月召開的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通過了“政治紀律決議案”,處分了一大批黨內干部。 譚平山卻被開除了黨籍,為什么? 他們的理由就是譚平山曾說過張國燾若反對起義就把他殺掉的言論。后來,有人又把這件事告訴了共產國際代表,所以,會議就決定把譚平山開除出黨。 ![]() 盡管譚平山離開了黨組織,但他對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自由,反對蔣介石統治的決心依舊是堅決的。他依然不屈不撓,組建中華革命黨、創建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之后又參加新政協,為追求民族獨立和祖國富強,貢獻了畢生精力。 1949年10月1日,譚平山以民革中央副主席的身份隨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登上了莊嚴的天安門城樓,參加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大典。 ![]() 新中國成立后,譚平山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務委員兼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民革第三屆中央副主席等職務。 1956年4月2日,譚平山去世,享年70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