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海004號”智能網箱在煙臺南隍城海域完成坐底交付 3月11日,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為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建造的“經海004號”智能網箱在南隍城海域完成坐底交付。至此,經海漁業“百箱計劃”首批4座網箱“經海001-004號”全部順利集結入駐南隍城島。 “百箱計劃”階段性目標達成 明年預計再投放10-15座網箱從交付時間表上來看:2021年6月,經海001號、經海002號于南隍城海域交付。2021年8月,經海003號于南隍城海域交付。直至今年3月經海004號的成功交付,標志著“百箱計劃”階段性目標達成,巨大的智能網箱在南隍城海域爭相綻放,宛如一個個“海中城堡”,囤起一座座“藍色糧倉”。 “經海001-004號”智能網箱已全部入駐煙臺南隍城島海域 海洋牧場建設是促進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百箱計劃”,是煙臺市經略海洋、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重要舉措,有望通過“百箱”帶動“千箱萬箱”,觸發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2020年,煙臺市啟動“百箱計劃”。同年,由中集集團與煙臺市共建的中國海工北方總部戰略合作首個落地項目——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簡稱“經海漁業”)成立,全面實施“百箱計劃”。 “從海工裝備到漁業裝備建造,再到漁業養殖,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戰、一次跨界。”煙臺中集來福士助理總裁、中集藍海洋科技總經理、經海漁業總經理郭福元表示,“乘著國家海洋戰略深入和新舊動能轉換的東風,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百箱計劃’實施正漸入佳境,經海走在了現代漁業發展的前沿!” 據悉,百箱計劃在2023年預計將投放10-15座網箱。 兩位“老海工”成功轉型 “油轉漁”推動現代漁業裝備升級海洋牧場平臺,是中集來福士“油轉漁”初期的一項技術成果。作為當時全國首個鋼制海洋牧場平臺,國內后續海洋牧場平臺幾乎都是以此為雛形。 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劉富祥介紹,“經海系列”是由中集來福士自主研發的亞洲單體最大的深遠海智能化網箱。它長寬各60米,有效養殖容積達7萬立方米,單體網箱年產漁獲600-700噸。如此巨大的一個網箱平臺,工作人員只需4人,數十萬尾黑鲪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類野生養殖。網箱上面搭載了5G通信、海洋數據監測以及水下監控等多種系統,可以讓魚兒在一個類野生的環境下生長。 首批經海系列深水智能網箱里的“類野生”好魚——經海黑鲪、經海花鱸已經開始收獲。隨著歲月的沉淀和大海的滋養,來自優質深遠海域產出的安全與營養兼具的“經海系列”優質海產品,即將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經海黑鲪 經海花鱸 經海黑鲪&經海花鱸 ◆ 30米水深“類野生”環境下成長 ◆ 南隍城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國家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海域中養成 ◆ 網箱數據系統24小時監測,確保每條魚兒安全健康 ◆ 肉質緊實、口感鮮美,高蛋白低脂肪有益健康 奏響新時代海上牧歌 為新舊動能轉換與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2017年以來,“國之重器”“藍鯨1號”“藍鯨2號”“維京龍”“興旺號”“仙境煙臺”相繼在中集來福士誕生。其中,“藍鯨1號”助力中海油出色完成我國南海首個自營深水氣田。“藍鯨2號”實施我國第二輪可燃冰試采,創造產氣總量和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中集來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三文魚養殖工船“HAVFARM 1”養殖規模可達1萬噸,合200多萬尾三文魚,堪稱漁業裝備中的“巨無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