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臨床治驗 一、 頭痛、偏頭痛、美尼爾氏癥 1. 十五年的偏頭痛用清上蠲痛湯 清上蠲痛湯 《壽世保元》 當歸2.5 川芎2.5 白芷2.5 羌活2.5 獨活2.5 防風2.5 蒼術2.5 麥冬2.5 黃芩3 菊花1.5 蔓荊子1.5 細辛1 甘草 1 干姜1 2. 慢性頭痛及眼痛用清上蠲痛湯 清上蠲痛湯 《壽世保元》 當歸2.5 川芎2.5 白芷2.5 羌活2.5 獨活2.5 防風2.5 蒼術2.5 麥冬2.5 黃芩3 菊花1.5 蔓荊子1.5 細辛1 甘草 1 干姜1 3. 左側偏頭痛及耳鳴用清上蠲痛湯 清上蠲痛湯 《壽世保元》 當歸2.5 川芎2.5 白芷2.5 羌活2.5 獨活2.5 防風2.5 蒼術2.5 麥冬2.5 黃芩3 菊花1.5 蔓荊子1.5 細辛1 甘草 1 干姜1 4. 劇烈頭痛用清上蠲痛湯加味方 清上蠲痛湯 《壽世保元》 當歸2.5 川芎2.5 白芷2.5 羌活2.5 獨活2.5 防風2.5 蒼術2.5 麥冬2.5 黃芩3 菊花1.5 蔓荊子1.5 細辛1 甘草 1 干姜1 5. 二十年的頭痛及內痔用清上蠲痛湯及乙字湯 清上蠲痛湯 《壽世保元》 當歸2.5 川芎2.5 白芷2.5 羌活2.5 獨活2.5 防風2.5 蒼術2.5 麥冬2.5 黃芩3 菊花1.5 蔓荊子1.5 細辛1 甘草 1 干姜1 乙字湯 出典:原南陽創方,淺田宗伯改良 當歸4 柴胡6 黃芩3 甘草3 升麻2 大黃0.5-1.5(亦可不用) 6. 二十年的頭痛、眩暈、嘔吐及高血壓癥用吳茱萸湯提取物粉末劑 吳茱萸湯 《傷寒論》 大棗4 吳茱萸3 人參2 生姜1.5 7. 劇烈偏頭痛用吳茱萸湯提取物粉末劑 吳茱萸湯 《傷寒論》 大棗4 吳茱萸3 人參2 生姜1.5 8. 慢性偏頭痛用吳茱萸湯提取物粉末劑 吳茱萸湯 《傷寒論》 大棗4 吳茱萸3 人參2 生姜1.5 9. 慢性頭痛用桂枝人參湯 桂枝人參湯 《傷寒論》 桂枝4 人參3 白術3 甘草3 干姜2 10. 慢性頭痛用當歸芍藥散合加味逍遙散 當歸芍藥散 《金匱要略》 當歸3 芍藥3 茯苓4 白術4 澤瀉5 加味逍遙散 《和劑局方》 柴胡3 芍藥3 蒼術3 當歸3 茯苓3 山梔2 丹皮2 甘草1.5 生姜1 薄荷1 11. 低血壓患者的偏頭痛用半夏白術天麻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 出典:《脾胃論》 陳皮3 半夏3 白術3 茯苓3 黃芪1.5 澤瀉1.5 人參1.5 黃柏1 生姜0.5 天麻2 麥芽2 干姜1 12. 慢性眩暈癥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提取物粉末劑 半夏白術天麻湯 出典:《脾胃論》 陳皮3 半夏3 白術3 茯苓3 黃芪1.5 澤瀉1.5 人參1.5 黃柏1 生姜0.5 天麻2 麥芽2 干姜1 13. 五年多的眉間痛用選奇湯 選奇湯 《蘭室秘藏》 黃芩3 羌活5 防風5 甘草1.5 半夏5 14. 美尼爾氏癥用桂枝茯苓丸料 桂枝茯苓丸 《金匱要略》 桂枝4 茯苓4 丹皮4 桃仁4 芍藥4 15. 美尼爾氏癥用小柴胡合苓桂術甘湯 小柴胡湯 出典:《傷寒論》 柴胡7 半夏5 生姜4 黃芩3 大棗3 人參3 甘草2 苓桂術甘湯 《傷寒論》 茯苓6 桂枝4 白術3 甘草2 二、 眼、耳、口、齒、咽喉疾病 16. 舌皸裂刺痛用清熱補氣湯 清熱補氣湯 《證治準繩》 人參3 當歸3 芍藥3 麥冬3 白術4 茯苓4 五味子1 元參1 甘草1 升麻0.5 17. 舌皸裂刺痛用清熱補氣湯 清熱補氣湯 《證治準繩》 人參3 當歸3 芍藥3 麥冬3 白術4 茯苓4 五味子1 元參1 甘草1 升麻0.5 18. 口內發白、刺痛用清熱補氣湯 清熱補氣湯 《證治準繩》 人參3 當歸3 芍藥3 麥冬3 白術4 茯苓4 五味子1 元參1 甘草1 升麻0.5 19. 牙痛及唇、頰過敏癥用桂枝五物湯加味方 桂枝五物湯 《吉益東洞經驗方》 桂枝4 黃芩4 桔梗4 地黃4 茯苓8 20. 扁桃體腫大并有持續性低熱用滋陰至寶湯 滋陰至寶湯 出典:《萬病回春》 當歸3 芍藥3 白術3 茯苓3 陳皮3 知母3 柴胡3 香附3 地骨皮3 麥冬3 貝母2 薄荷1 甘草1 21. 慢性扁桃體炎用驅風解毒湯及黃柏末 驅風解毒湯 《萬病回春》 防風3 牛蒡子3 連翹5 荊芥1.5 羌活1.5 甘草1.5 桔梗3 石膏10 22. 咽喉阻塞、咽下困難用利膈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 利膈湯 《名古屋玄醫經驗方》 半夏8 梔子3 附子1 茯苓杏仁甘草湯 《金匱要略》 茯苓5 杏仁4 甘草2 23. 咽下困難用利膈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 利膈湯 《名古屋玄醫經驗方》 半夏8 梔子3 附子1 茯苓杏仁甘草湯 《金匱要略》 茯苓5 杏仁4 甘草2 24. 以嘎(口夏)聲及咽喉不利為主訴的患者 25. 聲帶息肉與嘎(口夏)聲用半夏厚樸湯及響聲破笛丸料 半夏厚樸湯 《金匱要略》 半夏6 茯苓6 厚樸3 紫蘇葉2 生姜4 響聲破笛丸 《萬病回春》 連翹2.5 桔梗2.5 甘草2.5 大黃1 砂仁1 川芎1 訶子1 阿仙藥2 薄荷藥4 26. 嗅覺喪失癥用葛根湯加味方 葛根湯 出典:《傷寒論》 葛根8 麻黃4 大棗4 桂枝3 芍藥3 甘草2 干姜1 27. 過敏性鼻炎及貧血用小青龍湯及牛黃丸 小青龍湯 出典:《傷寒論》 麻黃3 芍藥3 干姜3 甘草3 桂枝3 細辛3 五味子3 半夏6 28. 花粉癥用小青龍湯粉末劑 小青龍湯 出典:《傷寒論》 麻黃3 芍藥3 干姜3 甘草3 桂枝3 細辛3 五味子3 半夏6 29. 過敏性鼻炎、咳喘、嗅覺喪失用小青龍湯提取物 小青龍湯 出典:《傷寒論》 麻黃3 芍藥3 干姜3 甘草3 桂枝3 細辛3 五味子3 半夏6 30. 過敏性鼻炎用小青龍湯合芍藥甘草附子湯 小青龍湯 出典:《傷寒論》 麻黃3 芍藥3 干姜3 甘草3 桂枝3 細辛3 五味子3 半夏6 芍藥甘草附子湯 《傷寒論》 芍藥 9 甘草(炙) 9 附子3(炮,去皮,破八片) 31. 過敏性鼻炎用越婢加術湯提取物粉末劑 越婢加術湯 出典:《金匱要略》 麻黃6 石膏8 大棗3 甘草2 白術4 干姜1 32. 過敏性鼻炎用柴胡桂枝湯提取物粉末劑 柴胡桂枝湯 《傷寒論》 柴胡5 半夏4 桂枝2.5 芍藥2.5 黃芩2 人參2 大棗2 甘草1.5 干姜1 33. 鼾聲及夜尿癥用小柴胡湯合葛根湯提取物粉末劑 小柴胡湯 出典:《傷寒論》 柴胡7 半夏5 生姜4 黃芩3 大棗3 人參3 甘草2 葛根湯 出典:《傷寒論》 葛根8 麻黃4 大棗4 桂枝3 芍藥3 甘草2 干姜1 34. 肥胖少年的鼾聲用葛根湯加味方 葛根湯 出典:《傷寒論》 葛根8 麻黃4 大棗4 桂枝3 芍藥3 甘草2 干姜1 35. 搏動性耳鳴用通明利氣湯 通明利氣湯 《萬病回春》 蒼術 鹽炒 2 白術2 香附 童便炒 2 生地 姜汁炒 2 梔子3 黃連 酒浸 2 黃芩 酒浸 2 黃柏 酒浸 2 玄參 酒浸 2 川芎1.5 木香1 甘草 炙 1 陳皮 鹽炒 1 貝母3 生姜1 36. 視神經萎縮及全身衰弱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內外尚辨惑論》 人參4 白術4 黃芪3 當歸3 陳皮2 大棗2 柴胡1 甘草1 干姜0.5 升麻0.5 六君子湯 出典:《萬病回春》 蒼術4 人參4 半夏4 茯苓4 大棗2 陳皮2 甘草1 生姜0.5 37. 干燥綜合征用助陽和血湯 助陽和血湯 《蘭室秘藏》 黃芪3 當歸3 甘草3 防風3 柴胡3 白芷2 蔓荊子2 升麻0.5 三、 哮喘、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肺氣腫 38. 小兒哮喘用神秘湯 神秘湯 《外臺秘要》 麻黃5 杏仁4 陳皮3 柴胡4 紫蘇葉3 注:本方經淺田家改良后,加厚樸3,甘草2 39. 支氣管哮喘用神秘湯 神秘湯 《外臺秘要》 麻黃5 杏仁4 陳皮3 柴胡4 紫蘇葉3 注:本方經淺田家改良后,加厚樸3,甘草2 40. 哮喘及高血壓癥用神秘湯及大柴胡合八物降下湯 神秘湯 《外臺秘要》 麻黃5 杏仁4 陳皮3 柴胡4 紫蘇葉3 注:本方經淺田家改良后,加厚樸3,甘草2 大柴胡湯 出典:《傷寒論》 柴胡6 半夏4 生姜5 黃芩3 芍藥3 大棗3 枳實2 大黃2 八物降下湯 出典:大塚敬節所創七物降下湯加杜仲 當歸4 芍藥4 川芎4 地黃4 鉤藤4 黃芪3 黃柏2 杜仲3 41. 支氣管哮喘、白癬及雞眼用麻杏甘石湯并外用石膏、紫云膏 麻杏甘石湯 《傷寒論》 麻黃4 杏仁4 甘草2 石膏10 42. 小兒哮喘用麻杏石甘湯提取物粉末劑 麻杏甘石湯 《傷寒論》 麻黃4 杏仁4 甘草2 石膏10 43. 支氣管哮喘用華蓋散 華蓋散 《日本經驗方》 麻黃4 杏仁4 茯苓5 陳皮2 桑白皮2 蘇子2 甘草1 44. 哮喘及糖尿病用華蓋散和八味丸料 華蓋散 《日本經驗方》 麻黃4 杏仁4 茯苓5 陳皮2 桑白皮2 蘇子2 甘草1 八味丸 出典:《金匱要略》 地黃6 山茱萸3 山藥3 澤瀉3 茯苓3 丹皮3 桂枝1 附子1 45. 小兒哮喘及過敏性鼻炎用小青龍湯提取物粉末劑 小青龍湯 出典:《傷寒論》 麻黃3 芍藥3 干姜3 甘草3 桂枝3 細辛3 五味子3 半夏6 46. 小兒哮喘用小青龍湯提取物粉末劑獲顯效 小青龍湯 出典:《傷寒論》 麻黃3 芍藥3 干姜3 甘草3 桂枝3 細辛3 五味子3 半夏6 47. 哮喘性支氣管炎用清肺湯 清肺湯 《萬病回春》 黃芩2 桔梗2 桑白皮2 杏仁2 山梔子2 天冬2 貝母2 陳皮2 大棗2 竹茹2 茯苓3 當歸3 麥冬3 五味子2 生姜2 甘草1.5 48. 慢性支氣管炎兼過敏性鼻炎用清肺湯 清肺湯 《萬病回春》 黃芩2 桔梗2 桑白皮2 杏仁2 山梔子2 天冬2 貝母2 陳皮2 大棗2 竹茹2 茯苓3 當歸3 麥冬3 五味子2 生姜2 甘草1.5 49. 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鼻炎用清肺湯 清肺湯 《萬病回春》 黃芩2 桔梗2 桑白皮2 杏仁2 山梔子2 天冬2 貝母2 陳皮2 大棗2 竹茹2 茯苓3 當歸3 麥冬3 五味子2 生姜2 甘草1.5 50. 支氣管擴張癥用清肺湯去貝母 清肺湯 《萬病回春》 黃芩2 桔梗2 桑白皮2 杏仁2 山梔子2 天冬2 貝母2 陳皮2 大棗2 竹茹2 茯苓3 當歸3 麥冬3 五味子2 生姜2 甘草1.5 51. 支氣管擴張癥用清肺湯去貝母 清肺湯 《萬病回春》 黃芩2 桔梗2 桑白皮2 杏仁2 山梔子2 天冬2 貝母2 陳皮2 大棗2 竹茹2 茯苓3 當歸3 麥冬3 五味子2 生姜2 甘草1.5 52. 支氣管擴張癥用清肺湯 清肺湯 《萬病回春》 黃芩2 桔梗2 桑白皮2 杏仁2 山梔子2 天冬2 貝母2 陳皮2 大棗2 竹茹2 茯苓3 當歸3 麥冬3 五味子2 生姜2 甘草1.5 53. 支氣管擴張癥用治喘一方 治喘一方 《和田東郭經驗方》 茯苓6 杏仁4 桂枝3 厚樸3 蘇子2 甘草2 54. 呼吸困難用治喘一方 治喘一方 《和田東郭經驗方》 茯苓6 杏仁4 桂枝3 厚樸3 蘇子2 甘草2 55. 喘鳴、呼吸困難用治喘一方 治喘一方 《和田東郭經驗方》 茯苓6 杏仁4 桂枝3 厚樸3 蘇子2 甘草2 56. 肺氣腫所致呼吸困難及心悸用治喘一方 治喘一方 《和田東郭經驗方》 茯苓6 杏仁4 桂枝3 厚樸3 蘇子2 甘草2 57. 肺氣腫類似癥用治喘四君子湯 治喘四君子湯 《萬病回春》 人參2 厚樸2 蘇子2 陳皮2 茯苓4 白術4 當歸4 砂仁1 木香1 沉香1 甘草1 桑白皮1.5 58. 肺氣腫用厚樸麻黃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 厚樸麻黃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 《金匱要略》 厚樸4 麻黃3 五味子3 石膏10 半夏4 杏仁4 干姜1.5 細辛1.5 小麥10 茯苓6 59. 每小時醒一次大量咯痰者用麥門冬湯加三味 麥門冬湯 《金匱要略》 麥冬10 半夏5 粳米10 大棗3 人參2 甘草2 60. 夜間咳嗽不止用滋陰降火湯 滋陰降火湯 出典:《萬病回春》 當歸2.5 芍藥2.5 地黃2.5 天冬2.5 陳皮2.5 白術3 知母1.5 甘草1.5 大棗1 生姜1 麥冬2.5 61. 蘇聯流感的親身體驗---桂枝人參湯及桂枝加芍藥湯 四、 神經性疾病 62. 對郁病有效的加味逍遙散提取物粉末劑 63. 郁病用加味逍遙散、抑肝散 64. 九年間堅持服用抑肝散加陳皮半夏的躁郁病患者 65. 不安神經癥用抑肝散加陳皮、半夏 66. 失眠癥用抑肝散加陳皮、半夏 67. 神經癥患者的失眠用養心湯 68. 頑固性失眠用竹茹溫膽湯 69. 帕金森樣癥候用大柴胡湯加味方 70. 帕金森樣癥候用七物降下湯及痿證方 71. 小兒夜啼用甘麥大棗湯 72. 癲癇樣意識混濁用柴胡桂枝湯提取物粉末劑 73. 長期持續的癲癇發作用大柴胡湯兼用桃核承氣湯提取物粉末劑 74. 十五年的癲癇樣發作用抑肝散加芍藥、甘草 75. 不安神經癥用正心湯,齒槽膿漏用托里消毒飲 76. 疑似精神分裂癥,有口唇上下抽動者用龍骨湯 五、 胃腸疾病 77. 潰瘍性結腸炎用胃風湯 78. 潰瘍性結腸炎用胃風湯 79. 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用六君子湯加薏苡仁、云芝及胃風湯 80. 頻發性腓腸肌痙攣用芍藥甘草附子湯 81. 習慣性嘔吐及食欲不振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提取物粉末劑 82. 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后貧血用六君子湯 83. 胃腸均下垂、體力虛弱的老婦人用補中益氣湯合六君子湯 84. 慢性胃腸炎及神經癥用補中益氣湯合六君子湯 85. 胃腸虛弱并有疲勞倦怠感用柴芍六君子湯 86. 胃內息肉及失眠用柴芍六君子湯合溫膽湯加味方 87. 原因不明的腹痛用桂枝加芍藥大黃湯 88. 闌尾術后腹痛用桂枝加芍藥湯 89. 下腹部隱隱作痛用桂枝加芍藥湯 90. 手術后乙狀結腸狹窄用桂枝加芍藥湯 91. 乙狀結腸潰瘍(疑似癌癥)用桂枝加芍藥湯 92. 左脅肋下疼痛用柴胡疏肝湯 93. 脾彎曲癥用疏肝湯 94. 過敏性結腸炎用真武湯合人參湯 95. 慢性胃腸炎及高血壓用真武湯合人參湯提取物粉末劑 96. 呼吸時胸部阻塞感用利膈湯和茯苓杏仁甘草湯 97. 呃逆頻發癥用五積散 六、 婦科疾病 98. 子宮肌瘤所致出血過多癥用六君子湯 99. 人工流產后的不定期出血用六君子湯提取物粉末劑 100. 子宮肌瘤所致月經出血遷延用六君子湯提取物 101. 流產后發生的植物神經失調癥用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料 102. 子宮肌瘤用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 103. 月經痛用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及大黃 104. 劇烈月經痛用桂枝加芍藥湯加味方 105. 一見似為桂枝茯苓丸證的月經痛卻用桂枝芍藥湯治愈 106. 月經痛用桂枝加芍藥湯 107. 月經痛用桂枝加芍藥湯,噴嚏不斷用小青龍湯 108. 無月經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提取物粉末合溫經湯,月經痛用桂枝加芍藥湯 109. 月經痛用折沖飲加大黃 110. 血道癥用加為逍遙散 111. 月經痛用加為逍遙散 112. 子宮肌瘤及卵巢囊腫手術后的不定愁訴用加味逍遙散及其他處方 113. 子宮肥大松弛用潤腸湯 114. 子宮卵巢全摘除后的下肢脫力及不安神經癥用痿癥方 115. 冷癥用當歸四逆湯加附子 116. 不孕癥用芎歸調血飲 117. 不孕癥用當歸芍藥散 118. 無月經用當歸芍藥散 119. 妊娠腎所致高血壓癥用當歸芍藥散料 120. 貧血癥用歸脾湯后順產 121. 經期內頭痛發作用吳茱萸湯提取物粉末劑 122. 膠原病女患者順利生育一例 123. 子宮癌手術后用十全大補湯及加味逍遙散加云芝 124. 子宮癌用十全大補湯加云芝 125. 產后乳汁分泌過多癥及無月經用麥芽煎及十全大補湯 七、 皮膚疾病 126. 頑固性皮炎及指掌角化癥用黃連阿膠湯 127. 尋常性牛皮癬用黃連阿膠湯和桂枝茯苓丸料 128. 尋常性牛皮癬用黃連阿膠湯 129. 尋常性牛皮癬用黃連阿膠湯 130. 除面部外的全身尋常性牛皮癬用大柴胡湯合黃連解毒湯 131. 尋常性牛皮癬用溫清飲加黃芪 132. 濕疹時的瘙癢用溫清飲加桃仁、牡丹皮、大黃 133. 下肢濕疹及高血壓癥用溫清飲加連翹、薏苡仁、大黃 134. 掌跖粗糙癥用溫清飲及紫云膏 135. 特應性皮炎用溫清飲、治頭瘡一方 136. 特應性皮炎用治頭瘡一方及驅瘀血湯粉末劑 137. 特應性皮炎用治頭瘡一方 138. 特應性皮炎用加為逍遙散加荊芥、地骨皮、薏苡仁 139. 特應性皮炎用清上防風湯及驅瘀血劑 140. 特應性皮炎時的眼充血外用黃連解毒湯煎汁 141. 散步全身的多發性大小疣及特應性皮炎用溫清飲加薏苡仁、夏枯草等 142. 顏面扁平疣用薏苡仁甘草夏枯草湯 143. 無數大、小疣用薏苡仁夏枯草煎 144. 小兒尋常性大疣及水疣用紫云膏 145. 指尖部大疣用紫云膏并服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 146. 用灸治好大黑痣的體驗 147. 掌跖膿皰癥用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大黃 148. 濕疹及甲溝炎用加味逍遙散加地骨皮、荊芥兼用紫云膏 149. 頑固濕疹在數日內消失,夢中咬牙用抑肝散加陳皮半夏快速奏效 150. 脂溢性皮炎用清上防風湯 151. 脂溢性濕疹用清上防風湯 152. 面皰用清上防風湯加薏苡仁 153. 顏面及背部膿皰疹用清上防風湯 154. 紅斑狼瘡用小柴胡、薏苡仁湯、加味歸脾湯等 155. 輕癥紅斑狼瘡連續服用小柴胡湯提取物粉末劑 156. 蛋白尿及全身性紅斑狼瘡用柴苓湯 157. 慢性蕁麻疹用十味敗毒湯加茵陳、山梔子 158. 全身性猩紅熱樣發紅用十味敗毒湯加茵陳、山梔子 159. 足底雞眼及慢性鼻炎用十味敗毒湯加薏苡仁,并外敷紫云膏 160. 左下肢腫脹、疼痛、變紫黑色用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 161. 手掌角化癥用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提取物粉末劑并兼用紫云膏 162. 手掌及肛門部皸裂及瘙癢用秦艽羌活湯 163. 痔瘺的瘙癢用秦艽羌活湯 164. 長期的習慣性凍傷用當歸四逆湯 165. 老年性冬期瘙癢癥用當歸飲子 八、肝臟、胰腺、腎臟、膀胱、膽囊疾病及高血壓癥 166. 甲狀腺腫用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葛根 167. 甲狀腺腫用散腫潰堅湯 168. 突眼性甲狀腺腫用炙甘草湯、桂枝茯苓丸料、溫清飲等 169. 突眼性甲狀腺腫用炙甘草湯 170. 突眼性甲狀腺腫用炙甘草湯 171. 突眼性甲狀腺腫及哮喘用炙甘草湯合神秘湯提取物粉末劑 172. 虛證性失眠及慢性肝炎用酸棗仁湯合加味逍遙散 173. 慢性肝炎及心絞痛樣癥狀用小柴胡湯合茵陳五苓散及其他 174. 慢性乙型肝炎用小柴胡湯合茵陳五苓散料 175. 肝臟腫大、腹部脹滿用小柴胡湯合分消湯 176. 肝硬化用柴芍六君子湯合補氣建中湯 177. 尿頻癥及皮膚出疹用龍膽瀉肝湯 178. 十五年的頻尿癥用五淋散提取物粉末劑 179. 用五淋散及桂枝加芍藥湯治愈意外的癥狀 180. 十年來的血尿長期服用驅瘀血錠 181. 尿路結石用豬苓湯和芍藥甘草湯 182. 腎結石用豬苓湯合芍藥甘草湯 183. 腎病綜合征用柴苓湯去生姜 184. 腎病綜合征用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 185. 慢性腎炎長期服用補氣建中湯合五苓散料 186. 膽囊變形癥用柴胡桂枝湯 187. 膽石癥用柴胡桂枝湯 188. 膽石癥及其他愁訴用柴胡桂枝湯 189. 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用加味歸脾湯及牛黃丸 190. 貧血癥用歸脾湯及牛黃丸 191. 痔出血所致貧血及高血壓癥用加味歸脾湯 192. 高血壓患者的衄血用荊芥連翹湯 193. 下肢靜脈血栓癥用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附子 194. 高血壓及小紅血疹用桂枝茯苓丸 195. 高血壓及肩凝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料 196. 降壓藥無效的高血壓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及加味逍遙散合二陳湯 197. 高血壓及關節痛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葛根 198. 高血壓及神經過敏用加為逍遙散及其他處方 199. 高血壓癥及白內障用八味丸料合七物降下湯等 200. 高血壓及慢性頭痛用清上蠲益湯 201.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時頭痛及肩凝用鉤藤散 202. 高血壓眩暈用大柴胡湯合苓桂術甘湯 九、 風濕、痛風、腰痛、膝關節癥及其他 203. 椎間盤脫出所致腰痛用桂枝茯苓丸料合芍藥甘草附子湯 204. 腰痛癥用芍藥甘草附子湯 205. 腰椎分離癥用五積散加附子 206. 關節痛及肩背痛用薏苡仁湯,其后改用通氣防風湯 207. 五十肩用二術湯(肥胖者) 208. 肩、背痛用提肩散 209. 背及肩部酸痛用提肩散 210. 風濕癥的肩關節痛用二術湯 211. 變形性膝關節炎及高血壓癥用防己黃芪湯合越婢加術湯 212. 變形性膝關節癥用防己黃芪湯加麻黃 213. 變形性膝關節炎用防己黃芪湯加麻黃 214. 風濕癥用薏苡仁湯加減方 215. 風濕癥用薏苡仁湯加附子 216. 關節風濕癥用薏苡仁湯合桂枝芍藥知母湯 217. 風濕癥患者的膝關節水腫用薏苡仁湯加附子 218. 風濕癥用薏苡仁湯合桂枝芍藥知母湯 219. 肥胖型風濕癥患者用薏苡仁湯加減方后減肥10公斤 220. 風濕癥用薏苡仁湯合桂枝芍藥知母湯 221. 風濕癥及哮喘用薏苡仁湯合桂枝芍藥知母湯同時并用清肺湯等處方 222. 風濕癥患者用十味敗毒湯加味方 223. 風濕樣關節痛用桂枝加朮附湯提取物粉末劑 224. 風濕癥及胃全摘除患者用桂枝加朮附湯合六君子湯加云芝 225. 風濕癥及慢性胃腸炎用真武湯合人參湯 226. 風濕癥用桂枝二越婢一加術附湯 227. 類風濕性關節炎用桂枝二越婢一加術附湯 228. 膝關節炎、風濕癥用桂枝加苓術附湯 229. 用大防風湯使凍傷及風濕癥好轉 230. 關節風濕癥患者長期服用薏苡仁湯合桂枝芍藥知母湯 231. 關節風濕癥用薏苡仁湯合桂枝芍藥知母湯獲得速效 232. 嚴重的關節風濕癥患者終于克服了病魔,實現了結婚和生育 233. 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用薏苡仁湯合桂枝芍藥知母湯 234. 踝外側積水用五苓湯 235. 足跟外側積水用五苓湯 236. 左肘關節外側粉瘤狀浮腫用五苓散料提取物粉末劑 237. 漿液性膝關節炎有積水時用麻杏薏苡甘湯加術 238. 認為是“痃癖”的“脾彎曲癥”用疏肝湯 239. 坐骨神經痛用八味丸料料合芍藥甘草湯 240. 左側三叉神經痛用五苓散料 十、外科、打撲及其他 241. 粘連性脊髓炎所致腳弱癥用清上蠲痛湯 242. 腦挫傷所致多種運動障礙用治打撲一方 243. 心律不齊發作用炙甘草湯 244. 原因不明的反復發熱用滋陰至寶湯 245. 長期微熱而至疲憊不堪用滋陰至寶湯 246. 外感后的微熱用滋陰至寶湯 247. 葛根湯提取物粉末劑使精力恢復 248. 全身倦怠感用不中益氣湯提取物粉末劑 249. 對于“薏苡仁是孕婦的禁用藥嗎?”的回答 250. 半夏粉末用米紙包后服用可調整便秘 251. 森道伯先生經治過的老患者回憶先生軼事二三 252. 幸運的一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