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怕是明朝里天生最適合做皇帝的人了,一路奪位過程中談不上,是個好人,但是登基后真的可以算是個好皇帝了。他的這種好不僅僅締造了境內的太平盛世,還讓原本不屬于中國領土地區的人民希望歸他管理。這么能打仗有魅力的皇帝,大明可真沒幾個。 ![]() 永樂元年(1403年)八月,一個陌生人來到紫禁城外,要求面見成祖朱棣。此人自稱是安南國陳氏國王的弟弟陳天平,聲稱安南現任國王胡季犛是篡位叛臣,請求皇帝陛下給予公道。 朱棣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心里有些猶豫。因為他在此之前聽到的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胡季犛聲稱陳朝國王已經病逝,自己是陳氏外甥,繼承了王位,并請求得到大明帝國的認可。理由合理,朱棣沒有多做考慮,下詔冊封胡季犛為安南國王,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 但是現在這個自稱是陳天平的人,聲稱胡季犛是篡位者,請求朱棣給予公道。為了確認陳天平的身份和事情的真相,朱棣在年底的各國使臣的朝貢上最終通過使臣確認了陳天平的真假。來找朱棣的人所說為真,胡季犛的確是殺掉了陳朝國王的叛臣。 這時候看來,朱棣聽到的可不就全是鬼話了。安南是大明帝國的屬國,國王必須要由明朝皇帝冊封。欺騙皇帝下詔那肯定是板上釘釘的欺君之罪。 ![]() 所以朱棣得知胡季犛的欺騙后,他非常生氣,因為這個亂臣賊子不僅篡位,還欺騙了自己。他立刻發布詔書,要求胡季犛還政于陳氏,否則后果自負。胡季犛的答復很快就傳到了北京,態度相當誠懇。他表示自己確實犯了錯誤,現在決心改正,現在已將王位空出來,等待陳天平回國接任。 朱棣非常滿意,立刻安排陳天平回國。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還下旨讓廣西將軍黃中率領五千人馬,護送陳天平和明朝使臣一行。 黃中護送陳天平到達安南后,卻被胡季犛父子率領十萬大軍包圍。他們當著明軍的面殺死了陳天平和大明使臣,使得明軍只能退回國內。 ![]() 這個安南逆臣膽大包天,當著大明軍的面殺掉了王位繼承人和使臣,朱棣勃然大怒。但作為老牌的軍事家,朱棣深知打仗絕不能沖動,需要充足的準備。要么不打,要開打就必須大獲全勝。 朱棣抽調了30萬軍隊,籌集糧草,親自召集參謀們開會,制定作戰計劃,并于1406年前往龍江餞行。旌旗遮天蔽日,江上群雄浩蕩,大明軍威盛況為“開國以來之未有”。 根據歷史上中原王朝攻打安南的傳統,明軍分成兩路進攻。朱能統領的一路自廣西進軍,另一路由沐晟帶領,自云南進軍。然而,朱能臨陣病逝,這對大軍的進攻造成了不小的阻礙。但是,他的繼任者張輔,靖難之役中的第一功臣張玉的兒子,振奮軍心,發表激情慷慨地演說:“當年開平王(常遇春)遠征中途去世,岐陽王(李文忠)代之,大破元軍!我雖不才,愿效前輩,與諸位同生共死,誓破安南!” ![]() 張輔自廣西憑祥正式向安南進軍,與此同時,沐晟自云南進軍,兩路大軍一齊向安南腹地挺進。明軍經過連破隘留、雞陵兩關,并在白鶴與另一路沐晟的軍隊會師后,開始攻擊安南重鎮多邦。 多邦是安南最為堅固的堡壘,也是胡氏國王的信心所在。安南軍準備了一種秘密武器,馴養了許多大象,準備在明軍進攻時放出這些龐然大物,搞突然襲擊。胡季犛深信自己的大象軍,一定可以一舉擊潰明軍。 可他們碰到的是名將之后啊,張輔非常注重情報工作,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他率軍抵達多邦時,已經知道了安南軍的秘密武器——大象。 但大象軍確實不好對付,張輔為此召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商討對策。有人提議找獅子來攻擊大象,因為獅子是百獸之王,必定能夠嚇跑大象。雖然這個方法有些可笑,但張輔認為用獅子嚇退大象是個好主意,盡管獅子不好找。 在一天深夜,準備多時的明軍突然對多邦發起了攻擊。明軍充分發揮領導的帶頭作用,幾位大將沖在了最前面。都督黃中手持火把,率隊第一個跨越護城河,為部隊前進開路;都指揮蔡福親自架云梯,并率先登上了多邦城頭。在兩名高級軍官的鼓舞下,明軍士兵們英勇奮戰,一舉攻破了外城,然后進攻內城。 ![]() 然而,安南軍使出了他們的殺手锏,驅使大象攻擊明軍。此時,多邦守將非常高興,仿佛已經看到明軍潰敗四散。他吩咐手下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反擊。 就在這個時候,明軍的“獅子”出現了。這個“獅子”是明軍畫師們的杰作,是一些馬蒙上獸皮并涂上獅子圖案的假象。蒙著眼的馬一點都不把大象當回事,頂著“獅子皮”就往前沖。雖然這些假獅子唬人估計還差點,但是對大象已經足夠了。 安南軍的大象被假獅子嚇得夠嗆,明軍趁機開始使用火槍攻擊它們。槍聲和獅子一起,把大象嚇得掉頭逃跑,沖散了后面跟進的安南軍。安南人頓時亂成一團,明軍趁機全線出擊,一舉攻克了多邦城。 隨著多邦被攻破,明朝軍隊再也沒有遇到任何阻礙,一路高歌猛進,先后攻占了東都和西都,迫使黎季犛逃之夭夭。1407年,張輔派遣部將王友等人渡過注江,接著攻破了籌江、萬劫等寨,俘獲并殺死了三萬七千多人,然后一路掃蕩,像秋風卷落葉一樣輕松地剿滅了安南國的殘余力量,殺死了數萬人。 ![]() 同年五月,黎季犛及其父子以及身邊的王公大臣在達奇羅海口被抓獲,然后用檻車押送到京城,安南平定了。朱棣下令尋找陳氏后人,但未能找到,于是將安南并入版圖,改名為交趾,并設立了布政使司。這使安南重新成為中國領土,此前它已經分離了四百余年。 這場戰爭使張輔成名,他在永樂六年勝利歸來后,得到了朱棣的盛情接待。在奉天殿賜宴招待期間,朱棣宣布了一項詔書,授予張輔英國公、右國柱、特進榮祿大夫的頭銜。 |
|
來自: 紫霞照我 > 《歷史,中國,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