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無梅,無梅和你聊聊心事。 我是一名教師,在我幾十年教學生涯中,我發現99%的教師只教課程內容,很少有教師教學生如何才能做到讓學習有效? 大家都是從學生過來的,有沒有發現學生學習的知識點屬于陳述性記憶,是最難記住的記憶,也是最容易忘記的記憶。 而往往考試,考的知識點都是陳述性記憶的東西,用一張試卷看看你有多傻?看看你傻在哪里?呵呵。那些簡單的,大家都會的,肯定不會考的,考,肯定是考你不會的,越是繞頭的,迷惑的越是容易考。 大部分的學生成績都不是很好,一個班的學生,成績好的只有那么幾個而已。如何讓學生學習做有用功,不做無用功?我覺得這是一個教師應該著重關注的點才對。 確實,現在的孩子很辛苦,教師的同年級各班級競爭壓力也很大。這種嚴峻的情況,造成了很多家庭和學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嚴重的競爭壓力甚至造成了不少老師也出現了心理疾病的傾向。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接觸到的知識點很多、很雜,所以很容易出現“知識點碎片化”的情況。“碎片化的知識點”是非常不利于記憶,很容易遺忘,也就是陳述性記憶。這樣學生就必須時常要復習鞏固,然而知識越來越多,時間卻很有限,這樣的學習效果往往會造成無用功。 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雖然是復雜多樣的,包括學生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等等。盡管如此,學習方法仍然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正確的學習方法也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關鍵。 如果老師能夠持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記憶方法,幫助學生構建適合自己的學習記憶體系,相信會對學生的學習和成績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我從小就不喜歡死記硬背,我考大學,考研究生,我從不死記硬背。 我喜歡采用歸納總結的方式,將零散的知識點歸類整理,建立起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我再把陳述性知識記憶化為簡單的形象記憶,或者把“碎片化的知識點”變成一個有情節的小故事來記憶。我就是用這些不是那些記憶大師的土招兒或者笨招兒,越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試的高峰。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當然不能和那些記憶大師去比,但是我知道記憶最底層的邏輯,知道怎么不做無用功,怎么做才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