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是遠古時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時間、方向和季節的辨別系統,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譽為'宇宙魔方',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2014年河圖洛書傳說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易傳·系辭》 河圖洛書的來由,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謎。 “河圖洛書”最早收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周易》源于八卦,而八卦又源于“河圖”、 “洛書”。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為《周易》來源。 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范》。 數字是人類最初從動物界分離出來而成為人的重要標志之一。數字的出現使人類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聰明,并為進一步開發智慧奠定了基礎。 中國古代先民的數字崇拜,主要表現在對一至十這十個基本數字的崇拜,以及對十以后的由基本數字生發出來的一些數字的崇拜。 河圖1—10數是天地生成數,洛書1—9數是天地變化數,萬物有氣即有形,有形即有質,有質即有數,有數即有象,氣形質數象五要素用河洛八卦圖式來模擬表達,它們之間巧妙組合,融于一體,以次建構一個宇宙時空合一,萬物生成演化運行模式。 “河圖”的這個“河”,其實指的是星河、銀河。在古人的觀測中,其它所有的星星都是動的,包括太陽和月亮,只有北極星是唯一不動的,這個唯一不動的星,古稱為“天極”,也就是天極神。 河圖最初的原型是一條白色旋轉的龍,將銀河畫成白龍,圍繞著中點運轉,而這個中點是北極星。這幅圖在后來演變成了一黑一白兩條龍,逐漸成為了今人熟悉的太極陰陽圖。 河圖乃陰陽之用,易象之源,易卜乃陰陽三才之顯也。若將河圖方形化為圓形,木火為陽,金水為陰,陰土陽土各為黑白魚眼,就是太極圖了。此時水為太陰,火為太陽,木為少陽,金為少陰,乃太極四象也。 東西南北和四面八方,交叉點的那個地方叫“中”。這點從河圖紋上來看,它正是北極星的這個位置。天上的位置,和地下的位置是對應的。 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 天之象為風為氣,地之形為龍為水,故為風水。乃天星之運,地形之氣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納天地五行之氣也。 土為中為陰,四象在外為陽,此內外陰陽之理;木火相生為陽,金水相生為陰,乃陰陽水火既濟之理;五行中各有陰陽相交,生生不息,乃陰陽互根同源之理;中土為靜,外四象為動,乃陰陽動靜之理。 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 河圖用十個黑白圓點表示陰陽、五行、四象,單數為白點為陽,雙數為黑點為陰。四象之中,每象各統領七個星宿,共28宿。 其圖為四方形,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是風水象形之源。 河圖定五行先天之位,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間土。 南方火:七白點外二黑點內,為朱雀星象 北方水:六黑點外一白點內,為玄武星象 東方木:八黑點外三白點內,為青龍星象 西方金:九白點外四黑點內,為白虎星象 中央土:十黑點外五白點內,為時空奇點 銀河系等各星系俯視皆右旋,仰視皆左旋。所以,'生氣上轉,如羊角而升也'。故順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順生逆死,左旋主生。 坐北朝南,左東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為五行左旋相生,中土自旋不動。故河圖五行相生,乃萬物相生之理也。土為德為中,故五行運動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一、三、五、七、九、為陽數左旋;二、四、六、八、十、為陰數左旋;皆為順時針旋轉,為五行萬物相生之運行。 五行之數即五行之生數,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數。 古人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數為55,'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河圖共有10個數1-10,其中1,3,5,7,9為陽,2、4、6、8、10為陰。陽數相加為25,陰數相加得30,陰陽相加共為55。天地之數55,減去小衍之數5得大衍之數50,其中小衍為天地之體數,大衍為天地之用數。 天地之數55加上五行之數5,合化為60甲子五行納音之數。十天干之陰陽五行與萬物相交,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各發出12種聲音,無聲無音不計,按河圖北、東、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納音,乃天地五行聲音之數也。 一、三、五、為陽數,其和為九,故九為陽極之數。二、四為陰數,其和為六,故六為陰之極數。陰陽之數合而為15數,故化為洛書則縱橫皆15數,乃陰陽五行之數也。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于15。 河圖洛書和二十八星宿、黃道十二宮對照,它們有著密切聯系。 “洛書”之意,其實就是“脈絡圖”,是表述天地空間變化脈絡的圖案。洛書,它的內容表達實際上是空間的,包括整個水平空間、二維空間,以及東西南北這個方向。 河圖的數字圓點所組成的圖案是用來表示“天圓地方”的,而表示“天圓”的是河圖正中間的四方形,其上下兩條橫線各有五個小圓點組成,而其左右兩條豎線是河圖中唯一沒有數點的直線。 相傳最初的易經八卦被稱作先天八卦,是根據河圖、洛書推演出來的。 先天八卦方位與先天卦數的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線形成S形的曲線,這種運動方式稱為'逆行',從S的跡形運動中,由干至坤是按先天卦數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這種從上而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數字排列方式,稱作“逆數” 到了后來,人們又根據先天八卦和洛書推演出了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圖的邏輯也就是一、二是逆時針,三、四是順時針,五、六與七、八都是順時針。和先天八卦相比,后天八卦的次序明顯復雜了:一和二之間、二和三之間、九和六之間、七和八之間都隔著兩卦。 后天八卦與先天八卦唯一相同的(即不變的)數字是三,所以三可以當定時針用。 古人的智慧太過高深,我們只能窺得一二,希望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可以解開更多河圖洛書、易經八卦的秘密。 |
|
來自: 乾元亨nqw0bmq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