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字佐民。陸軍中將。山東省泰安市人。1904年出生。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 1926年1月,王耀武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三團四連任少尉排長。1927年2月,王耀武被何應欽調到第一軍的補充團,任第二營少校營長。同年8月,該團調往江西,參與堵擊賀龍、葉凝領導的“南昌起義”部隊。10月,何應欽在南京召見王耀武,對他的工作表示滿意,即派他到嫡系部隊的第一軍第二十二師第四團任第三營營長。 1930年3月,他被軍長劉峙保薦為獨立第二團中校團附。太久即開赴河南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屢樹戰功。同年9月,劉即提升他為獨立三十二旅第一團上校團長。這個旅的旅長是劉峰的侄子劉夷,王耀武上任之后,精心訓練部隊,與士兵同甘共苦,他的第一團在三十二旅成為訓練有素的部隊,使劉夷對他刮目相看,在劉峙那里為他說了不少的好話。 1932年6月,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起第四次“圍剿”。劉夷被蔣介石免職,改派楊天民接替第三十二旅旅長。該旅剛進駐宜黃即被紅軍團團圍住。蔣介石害怕危城難守,曾命令楊天民相機突圍,但王耀武勸楊天民說:“紅軍善于攻點打援,我若突圍,必遭全殲,如若死守或可幸存。”楊采納其計,決定死守。結果,他們守住宜黃二十四天未被紅軍攻取,這是連蔣介石也沒想到的“奇跡”。是年10月,蔣介石在南昌召見王耀武,升任他為補充第一旅少將旅長。 1934年11月,王耀武率部在烷南譚家橋與紅十軍進行遭遇戰,激戰竟日,紅十九師師長訓淮州在此戰役中犧牲,紅二師師長胡天陶被俘。經過這次戰斗,迫使紅十軍不得不重返贛東北根據地。1935年l月,因叛徒出賣,方志敏被國民黨第四十三旅俘獲,同年7月在南昌英勇就義。方志敏雖然不是王耀武所俘,但蔣介石認為,方志敏的主力部隊是被王耀武的部隊擊潰的。因此,在1936年8月,王耀武被升為第五十一師師長。1937年“七·七事變”后,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師從漢中調往上海,參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滬抗戰。在吳淞口附近的羅店,阻止日軍從海上登陸。日軍以海陸空協同作戰的優勢,向羅店發動數次猛攻,均被第五十一師官兵擊退。王耀武還巧妙地運用夜戰,派出小部隊夜襲,先后擊斃日軍聯隊長竹田和炮兵聯隊長英森,受到總部通報表場。戰后王耀武晉升中將。 是年12月初,王耀武率第五十一師參加南京保衛戰。1938年5月,王耀武率部參加河南蘭封戰役,與日寇土肥原之第二師團激戰于三義寨附近,重創敵軍。同年7月,參加江西萬嶺會戰,協同其他部隊與日軍激戰數周,傷斃日寇四千余人,取得萬嶺戰役的勝利。戰后王耀武升任第七十四軍副軍長兼五十一師師長。 1939年6月,蔣介石在重慶召見王耀武,對他任第五十一師師長期間的戰績大加贊許,并提升他為第七十四軍軍長。 這年9月,王耀武率第七十四軍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攔截向長沙進犯的兩個師團的日軍,激戰于贛北重鎮高安,1941年春,王耀武率部參加了著名的江西上高會戰,并贏得了“抗日鐵軍”的稱號。戰后第七十四軍獲軍中最高獎品——飛虎旗,王耀武獲最高勛章。 1941年9月至12月,王耀武率第七十四軍兩次參加長沙會戰,均獲得出色戰績。接著參加了浙贛會戰,在衢州、江山一帶與目軍愛開激戰,延緩了日軍西犯的企圖。1943年4月,在參加鄂西戰中,王耀武率第七十四軍經石門向湘北之松滋縣敵人側背攻擊,并截斷敵人的交通。此役結束后,他升任第二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仍兼七十四軍軍長)。1944年1月,他被蔣介石提升為二十四集團軍總可令。 1945年1月,國民黨軍事當局成立了陸軍總司令部,下轄四個方面軍,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軍司令官,與老資格的盧漢,張發奎、湯恩伯并駕齊驅。 這年5月,王耀武以第四方面軍司令官身份親自指揮湘西雪峰山戰役。此戰役歷時近兩個月,日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后來,王耀武指揮部隊從防御轉入進攻,日軍如狼奔豕突,潰不成軍。戰役結束后,計傷斃敵二萬八千一百七十四人,俘敵軍官十七人,土兵二百三十人,戰馬三百四十七匹,火炮二十四門,機槍一百挺,步槍一千三百余支,其他戰利品二十噸,此役獲得空前大捷。不久,他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抗日戰爭剛剛勝利,王耀武就得悉蔣介石將要發動內戰。當時,有友人勸他,既然是功成名就,不如急流勇退。倘若涉足內戰,勢必前功盡棄,恐將淪為罪人。他認為友人所見,確是肺腑之言,立即稱病請假,迅速住進了武昌的一家醫院。但蔣介石不許,在蔣的恩威兼施之下,王只得接受命令。 1946年1月,蔣介石公布王耀武為第二綏靖區司令官,并以王耀武擔任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凌駕于山東省政府主席與國民黨省黨部主委以上,總攬山東地區黨政軍大權。這年11月,王耀武兼任山東省主席。 1947年9月16日,華東解放軍發起濟南戰役,由于大軍壓境,第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率兩萬余官兵舉行戰場起義。濟南市于9月24日全被解放。王耀武化裝出逃,企圖東去青島,但到了壽光縣境內被當地民兵查獲被俘。 1959年12月4日,王耀武等被首批特赦。特赦后,他被推選為全國政協第四屆政協委員,聘任為文史資料專員。1968年7月3日,王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六十四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