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賞析 / 嚴勇、音頻 / 張佳 譯文 ![]() 人生到處奔走,像什么呢?恰恰像是飛鴻踏在雪地上一般。 偶爾飛鴻在雪泥之上,留下了指爪印記,轉眼又遠走高飛,哪還記得這指爪印記! 老僧奉閑已經死去,卻多了一座新塔;破舊墻壁上弟弟蘇轍的題詩,因墻壁損壞,不能再見到了。 還記得往日崎嶇不平的趕考之路嗎?路途遙遠,人困馬乏,就連那頭瘦驢都受不了。 注釋 ![]()
賞析 ![]() 這是宋代詩人蘇軾的一首感懷詩。 蘇東坡這首和詩真是一絕,不但境界遠超弟弟,且形式也是天衣無縫。蘇轍還在糾結雪泥、舊壁等事,蘇軾已然超越了弟弟,已經在思考人生變化莫測、捉摸不定。原本平凡的一首詩,經蘇軾和過已然點鐵成金,高妙至極。 蘇轍原詩《懷澠池寄子瞻兄》題在墻壁上,如下: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游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蘇軾經過,因為墻壁損毀,已經看不到蘇轍的詩了,于是感嘆人世間變化莫測和了這首詩。 此時,正是蘇軾第一次為官,到鳳翔赴任途中。對比兩首詩,就可知道年輕的蘇軾才華橫溢,超凡脫俗,其才情更勝弟弟一籌。 首聯,“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即拋出了一個普遍性問題,人生到處漂泊,像什么呢?自問自答:像飛鴻踏著雪泥。“雪泥”上固然留下了“指爪”,但是飛鴻飛走了以后,“指爪”又能保留到什么時候呢?人生努力所得到的一切,在去世之后,又能帶走什么呢? 人生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是要建立不朽的功勛嗎?你看看秦皇漢武在哪里?再看看唐宗宋祖在哪里?就連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不知道在哪里?他們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是了不得的人物,可是現在你看他們在哪里?最終,都化作了一抔土,湮沒在歷史的風塵中。所以,大人物都沒有留下什么印記,又何況我們這些平凡的小人物呢? 我還記得用竹枝掏蜜蜂窩的情形;我也記得在一條小渠邊扣螃蟹的場景,我甚至記得用白紙裁剪成蝴蝶樣,綁在竹枝上,吸引蝴蝶的畫面……可是現在回過頭來一看,那些記憶早已不為人知,即便是自己,也是偶然才會想起。這就是“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真是滄海桑田啊!這世間事一刻不停地都在變化之中。我們又能挽留下什么呢?“我”剛題的和詩,又能保留到什么時候呢?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往日崎嶇的經歷,記得的還剩多少呢?看眼前,依舊是“路長人困蹇驢嘶”的困苦旅程。無論幸福還是苦難,一切都將變成親切的回憶。我們不必在意人世間遭遇的苦難與挫折,放在時間的長河中,根本就不值一提,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 人生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既然如此,為何不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業中去。每一天,都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不去計較得失,不去計較功名,只關注當下每一刻。 遇見是緣,點亮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