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問八段錦的呼吸的,怎么個呼吸方式呢,鼻吸口呼, 舌抵上腭,那么上腭在哪里呢,很多人找不準, 舌抵上腭之原則:“嘴閉齒合,舌頭尖及舌面前部自然貼在上齒齦處”。即舌尖輕輕頂在上齦齒之間。 簡單來說就是你舌尖輕抵在上牙根的位置。 咱們上圖: ![]() ![]() 在位置1的地方。 習練的整個過程,舌抵上顎效果更好。 這個是秘訣, 怎么舌抵上腭 其實呢,這里不用太糾結位置,你口微閉,齒微合,舌自然的狀態基本就是了。 隨著我們練功的深入,就是通督后要接通任脈時會自然有個吸力讓讓舌頭貼到上腭去貫通任督脈的。 我們練很多功法都有這個要求,比如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站樁,打坐等等, 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來操作。 再者舌抵上腭后的呼吸 八段錦呢,是鼻吸口呼, 有說我舌抵上腭了,呼氣會有些不舒服,有阻力。 這個正常,慢慢會習慣。另外舌抵上腭無需刻意,輕抵即可。 為啥要鼻吸口呼呢, 鼻吸口呼,鼻吸是中樞神經控制,口呼是副交感神經。 鼻吸口呼,漸而深至腹底,通過深呼吸提高細胞的能量、氧氣交換率和細胞代謝能力,增強人體細胞免疫活力。 再進一步呢,就是氣貫全身,也就是我們的體呼吸法, 吸氣時氣貫全身,可最大限度把吸入的能量傳遞到身體各部位和肢體末稍,促進皮膚組織新陳代謝,讓人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有精氣神。 ![]() 八段錦最早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歷史。為何叫八段錦呢?最淺層的意思就是指此功法分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所以呢是用這八個動作來調整人體的臟腑機能。故名為“八段錦”,“錦”呢也意在為編排精致,動作完美”的意思!此套功法健身效果顯著,卻又非常的簡單易學。我們平時在練習時,無需器械,也無需場地,在何時何地,都可以練習。因此無論是男女老少,還是不同體質,各種年齡段的人群,皆可視其為“祛病養身”的最佳選擇。 預備式口訣: 兩腳分開平行站,橫步要與肩同寬, 頭正身直腰松腹,兩膝微屈對足尖, 雙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調息垂雙目,靜默呼吸守丹田。 兩手托天理三焦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撥云式,雙手捧抱式還原, 式隨氣走要緩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氣盡時停片刻,隨氣而成要自然。 左右開弓似射雕 馬步下蹲要穩健,雙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勢隨腰轉換右式,雙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觀指,雙手收回式還原。 調理脾胃須單舉 兩手前伸掌朝天,一掌上托一掌按。 掌根用力肘微屈,舒胸拔脊全身展。 雙掌均沿胃經走,換臂托按一循環。 五勞七傷往后瞧 起身松腕臂外旋,翻掌轉頭斜后看。 身體調正膝微屈,掌指向兩髖部按。 搖頭擺尾去心火 馬步下蹲臀收斂,雙掌扶于膝上邊, 頭隨呼氣宜向左,雙目卻看右足尖, 吸氣還原接右式,搖頭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隨氣練,氣不可浮意要專。 兩手攀足固腎腰 兩足橫開一步寬,兩手平扶小腹前, 以臂帶身上伸展,轉掌下按膻中間。 指順腋下向后插,摩運脊背將足攀。 攢拳怒目增氣力 馬步下蹲眼睜圓,雙拳束抱在胸前, 單臂前沖眼看左,收腳按掌式還原。 背后七顛百病消 兩腳并立要沉肩,足尖用力足跟懸, 腳跟抬起稍停頓,落足呼氣吸氣全, 如此反復共七遍,自然呼吸態怡然。 收勢 體態安詳身自然,均勻呼吸鼻內旋。 兩手相疊小腹處,將氣收歸下丹田。 |
|
來自: 知足常樂lthdcv >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