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6,淮海戰役打響了。7日,華野山東兵團在徐州東北搶占了萬年閘,突破敵運河防線。8日,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張克俠、何基灃,率五十九軍、七十七軍所轄三個半師2.3萬余人,在賈汪地區舉行戰場起義。
中共秘密黨員 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張克俠、何基灃是原西北軍馮玉祥部下,分別于1929年和1939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所轄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原為西北軍舊部,從1933年開始在抵御外敵的斗爭中,該部一貫受到我黨的鼓勵和支持。我黨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在該部官兵中產生了深刻影響。 張克俠,原名張樹棠,河北省獻縣人。1923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與董振堂、何基灃等同學分配到馮玉祥部隊。1929年7月,張克俠來到上海,與黨組織接上關系,經黨中央批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與黨中央直接聯系的秘密黨員。爾后,根據黨的指示,重返西北軍。1938年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張克俠同志在武漢任第六戰區副參謀長,曾向當時在武漢的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領導同志匯報請示工作。葉劍英同志對張克俠關懷備至,專派了一位同志到張的副官處工作,以便與黨及時聯系。 何基灃,河北省藁城縣人。1923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何基灃在二十九軍任旅長駐守盧溝橋一帶。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時,何基灃指揮部隊奮起抗敵,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救亡團體的熱情支持和慰問。1938年1月,何基灃秘密前往延安,尋求抗日救國的革命真理,受到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導的親切接見。1939年1月,何基灃在新安縣經中共河南省委批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后,他與我新四軍四師、五師建立了聯系,接受我工作干部,支持我黨發展工作,并一直與黨組織保持聯系。 1946年,張克俠和何基灃都受到了黨的秘密指示,要求在解放戰爭中做好配合作用,要在緊要關頭毅然率部起義。
戰前秘商,沉著應對 1948年,根據中共中央周恩來副主席電示,華東局派人與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張克俠和何基灃聯系,共商其所在部隊于淮海戰役關鍵時刻舉行戰場起義事宜。10月,華野第十三縱隊政治部聯絡部部長楊斯德潛入第三綏靖區,先后見到了何、張兩將軍,分別向他們轉達了陳毅司令員的問候和指示,并同他們研究了起義前的準備工作。 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可是,三綏區第五十九軍領導層對起義的認識還沒有統一。該軍第三十八師師長楊干三、第一三O師師長崔振倫猶豫不決,參謀長劉景岳則執意不從。為了給第五十九軍以軍事上壓力,解放軍正面部隊決定,在萬年閘方向實施突破,迫其就范。 7日,解放軍山東兵團一部突破了萬年閘,全殲守橋部隊。萬年閘失守,國民黨徐州守備指揮官馮治安命令部隊天亮之前奪回失地,否則軍法從事,絕不姑息。面對兩難境地,當日午夜,五十九軍領導層經過商量以后形成統一意見,何基灃當即簽署了部隊向解放區開拔的命令,并讓孟紹濂、崔振倫、楊干三在命令上簽名副署。 與此同時,張克俠還住在徐州。為設法脫身,盡快趕到賈汪,他向守備指揮官馮治安提出去賈汪參加作戰指揮被拒絕。7日當晚,張克俠回到辦公室,次日凌晨四時左右,叫醒司機何悌修,即同副官一起駕車向徐州郊外沖去。張一出城,監視其行動的陳繼淹即向馮治安報告:張副司令開小差了。馮治安聽后,叫尹心田備車去向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報告。尹心田早年參加過共產黨,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時與張克俠是同學,平時關系甚好,有意成全他的行動,即說:事情還沒有弄清楚就去報告,萬一錯了,劉峙一定會批評你過于慌張。馮治安點頭稱是,為張克俠的脫險爭取了時間。張克俠在去賈汪途中,首先到了第一三二師師部,同師長過家芳見了面,并打電話給何基灃。
戰場起義,贏得勝利 8日上午八時,張克俠到達賈汪指揮所。為防遲延生變,張克俠、何基灃同楊斯德商定,將原定中午十二時起義的時間提前兩小時。楊斯德去萬年閘向解放軍通報了這一情況,并約定,為防止起義部隊中不堅定分子集中逃跑,請解放軍繼續前進。 起義開始后,張克俠、孟紹濂率第五十九軍向臺兒莊集結,過家芳率第一三二師到嶧縣以北集結,李連城率第三十七師第一一一團北上嶧縣,何基灃在爭取劉自珍干訓團起義后,隨前線指揮所和直屬部隊向汴塘轉移。9日晨,各起義部隊先后到達運河北解放區。至此,何、張率第五十九軍2個師、第七十七軍1個師和第一一一團全部共2.3萬余人,高舉義旗,投向人民懷抱。 11月18日,軍委中央、毛主席在給總前委領導同志的指示中說:“北線何、張起義,是淮海戰役第一個大勝利。” 何、張率部起義,為解放軍開放了臺兒莊至微山湖的運河防線,使蔣介石精心布置的北部防線打開了一道缺口,人民解放軍迅速南下,直插隴海鐵路,完成對黃百韜兵團的分割包圍,為順利實現中共軍委中央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作戰部署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對淮海戰役的勝利和全國形勢的迅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徐州市史志辦公室 羅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