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竹老師對話家長李磊 如何喚醒孩子的內驅力? 上周六6月3日晚,米竹老師邀請了高二家長李磊女士做客米教育竹生活視頻號,以家長和孩子日常點滴相處的視角,共同探討了作為父母,如何才能喚醒孩子的內驅力。在直播對話中,有近3500人在線觀看了直播,我們整理了老師和家長對話中的精華,分享給米教育與生活的粉絲們和廣大家長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聚焦自己,先成長好自己,再正確助力成長中的孩子們。 家校攜手,讓你,讓我,讓ta因為有了我們,而變得更加美好。 ![]() 1.情緒的管理 根據情緒的ABC法則,家長先要有清晰的認知 A:誘發性事件 B:你對事件的看法(信念及思維) C:情緒及行為 讓人情緒失控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自己的看法。 你的想法、不正確的解釋及你的評價,決定了家長你是否有情緒。 大腦的構造:理性腦、情緒腦 在有情緒的時候,理性腦是不工作的。 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是家里的“定海神針”。 ?要培養優秀的孩子,吼叫是不管用的。 ?幫助孩子,要先解決情緒,自己情緒好了,才能走到孩子心里去,才能解決關系。 ?幫孩子先改善外部環境,然后再影響孩子的思維,思維轉變才能影響孩子的行為。 ?當你想影響孩子的時候,就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成人之前先達己。 ?當我們情緒激動時,不經意說出的話,孩子都會當成真話,關系就是這么“破裂”的。 急的話,要慢慢說;情緒當下,不要說話,管好自己的嘴,照顧好他人的心。 家長有情緒的時候可以表達出來,要做到基于一個事實去表達,切記兩點:不要帶情緒化的說教,不要翻舊帳(如你總是…,你一直…) 用攝像機原理,正確表達的方式是: 我看見…(說事實) 我的感受是…(說感受) 我希望…(說期望) 多次練習后,家長傳遞出來的真實意思,孩子才能真正接收到。 看見,即療愈;看見,就是光;看見,就是愛。 管理好了情緒,才會從心底去滋養到孩子。 家長要覺察到孩子的情緒,不要以愛之名去掌控孩子,要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學會同理孩子,找方法去引領孩子,給予孩子有建設性的意見。 其實我們的孩子都是沒問題的,問題出在大人自己的身上,“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不管孩子考試的分數怎樣,都要無條件的去接納孩子,多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優秀品質,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看見、被肯定、被鼓勵,孩子也不例外。 當孩子做錯事時時候,是你和他建立關系、培養信任、給孩子力量和勇氣最好的時候。 每個人心里都住著兩匹狼,一匹善的、一匹惡的,你是激發善的還是惡的?取決于你自己。 當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是塑造行為最好的時機。 父母要學會透過事情的現象看本質,看到孩子內在的品質,做到及時的回應,夸獎孩子鼓勵孩子,給予上三層,身份、價值的肯定。批評的時候只在下三層,就事論事,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 2.和孩子的溝通 為什么孩子和你的話越來越少了? 因為你沒理解溝通的本質—-人心 溝通的定義很簡單,就是了解他人的需求,提供價值,獲得信任,最后去滿足需求,達到你的目的。真正的親子溝通高手就是能敏銳的洞察孩子的需求,然后提供給孩子難以抗拒的價值,獲得孩子的信任,最后達到溝通影響或說服的目的。所以如果你要說話直擊人心,必須學會洞察人心,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如何跟孩子有良好的溝通? 溝通的三步曲:“聽”、“問”、“說” 聽: 傾聽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不聾不啞不能當家”。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關注。 心理學上的霍桑效應:讓對方盡情訴說,也是一種釋放解壓。 聽的時候要放下說服別人的念頭,不評判、不打斷、不插嘴,孩子自己說的話才是全世界他最想聽的話。 問: 孩子與你無話不談的背后,本質上是信任問題。 提問的時候需要調動情緒,問題本身就決定了答案給的方向,孩子的情緒也完全由你決定:想讓孩子不開心,你問他不開心的事情,想讓孩子開心就問他感興趣的事情。在孩子遇到失敗的時候,少問為什么?多問怎么干,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在正向積極的行為上。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多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說: 說服的重點不是“說”,而是“服”。 正確的說服方法:先表達認可,認同對方對方才會認同你,把我們想說的變成孩子想要說的,二選一法則 ,讓孩子自己說怎么辦(用故事、圖片、案例呈現) 父母應該對孩子放手不放眼。 高水平的父母=75%的聽+20%的問+5%的說 放手就是不掌控孩子,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合理安排時間;不放眼就是家長要關注孩子完成的效果, 放手不等于放縱,看到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及時提醒。放的是包辦、替代、代勞,讓孩子去適應,去體驗,給予孩子自己犯錯的機會,引導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孩子才會有真正的成長空間。 ![]() 3.夫妻關系 母親,決定了家里的溫度;父親,決定了家里的寬度。 生命鐵三角的關系中,夫妻關系大于(優于)親子關系。夫妻關系是第一位的,家庭是孩子生長的土壤,有營養的、好的溫度,才可以滋養到孩子。 夫妻之間要幸福給孩子看,休息日節假日多制造點儀式感,讓家里的愛流動起來。好的親密關系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彼此間還要相互互夸。孩子也會感受到,并且學會以后有能力去經營自己的幸福生活。 家庭幸福的三要素: 1、廚房有溫度 2、餐桌有笑聲 3、房間有擁抱 家長與孩子之間要避的雷: 周末盡量不跟孩子聊成績,不聊學習的事,只負責做好孩子喜歡吃的美食,可以多聊孩子在學校開心的事情,多聊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多向孩子請教學習他會玩的東西,這樣孩子才會樂于分享 。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那么如何正確愛?
![]() 4.人生是馬拉松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孩子的成長,是馬拉松,是長跑,父母終生不下崗。 父母要做到先調整好自己,成長自己,去接住孩子各種情緒,做好老師和孩子健康良好的紐帶。把自己的正能量傳遞給孩子,做好孩子的加油站、太陽能、蓄電池,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父母要信任孩子,信任老師。允許孩子發展他自己的個性,允許在學校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其實就是允許孩子有自己成長的空間。 以資源的視角去看孩子的問題,滿世界都是資源。 把時間拉長到20年30年,你的孩子,只要走在正確的教育路上,無論他現在是什么樣子,都有可能成長為優秀的孩子,觸碰到屬于他自己的天花板,而不是父母設限的屬于父母自己的天花板。 米竹老師對話家長直播后的點評: 愿意成長的家長,是中國教育最寶貴的自然資源。 這位家長,我和她素未謀面,因家長群里家長們的第一次語言碰撞,我開始對她有了關注,邀請她第一次和我在線上直播交流,她讓我發自內心地為我們有這么多優秀的家長朋友們而歡喜。她的優秀,在于她愿意重新開始學習,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示范;她愿意為了孩子,主動在家庭夫妻關系里升溫加料,給予孩子最安全、最穩定、最有溫度的避風港灣-家。而她自己,自然也是幸福的,為她驕傲,也為她的孩子開心。 |
|
來自: 新用戶9651cwv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