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前 言 1936年2月26日凌晨,日本東京遭遇近五十年罕見大雪,積雪平均厚度超過20厘米。 此時,1400多名皇道派青年官兵正按預定計劃,分為多路前往多個目標地點。不久后,他們陸續占領了首相府、陸軍軍部、東京警察廳、廣播電臺等軍政要地。 同時,他們分頭擊殺了日本首相岡田啟介(注:岡田的秘書兼妹夫松尾傳藏替死,岡田僥幸逃脫,但皇道派以為已殺其本人,岡田系原日本海軍退役大將)、內大臣齋藤實(原日本海軍退役大將)、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大藏大臣高橋是清等天皇的親信高官,還重傷了包括天皇侍從長鈴木貫太郎(原日本海軍退役大將)等在內的天皇心腹。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這些皇道派官兵全部來自駐扎在東京的第1師團,以第1、第3聯隊為主。事后經日本軍事法庭確認,參與者共有:軍官21人(以大尉、中尉、少尉為主的陸軍基層軍官)、軍士94人,士兵1358人。 沒錯,這正是大家熟悉的日本“二·二六”兵變。 從2月26日凌晨開始,到2月29日以失敗告終,這場持續僅4天的兵變對日本、對亞洲有什么影響呢?其實很大! 這么說吧,如果近代日本有三大歷史轉折性事件,那么應該是: 明治維新、“二·二六”兵變、偷襲珍珠港。 明治維新讓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二·二六”兵變推動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偷襲珍珠港讓日本法西斯開始走向毀滅。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一、兵變兩大主角養成記 ——皇道派與統制派 1、皇道派與統制派的由來。 皇道派: 代表人物是陸軍大將兼陸相的荒木貞夫、曾擔任教育總監的真崎甚三郎等。荒木貞夫稱日軍為皇軍即只效忠天皇的軍隊,他主張要消滅天皇身邊的奸佞小人,擁護天皇親政,重新改造日本,這才是“天皇之道”,所以叫“皇道派”。 統制派: 代表人物以南次郎、宇垣一成、永田鐵山、林銑十郎、東條英機等高級將領為主。他們主張應該強化日本軍部的力量,由軍部來主導國家的政治走向、軍備升級、對外擴張以及經濟、外交、教育等事務。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2、皇道派與統制派其實有些共同性。
3、皇道派與統制派的積怨很深。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因此,由于皇道派人員多出于日本社會底層,以中下級軍官為主,他們經常身先士卒,在戰場上摸爬滾打,是日本的中下階層力量。他們認為統制派代表著保守、腐朽和墮落。 而統制派的高級軍官絕大多數都是日本最高軍事院校出身,在戰場上主要在后方負責指揮,極少親自上戰場。他們認為皇道派都是一群頭腦發熱、不懂軍事和政治的年青人。 值得注意的是:皇道派與統制派的稱謂,不是后人總結的,而是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有了。 二、積怨與爆發 ——兵變的歷史背景和導火索 首先說一下“二·二六”兵變的主角——日本陸軍第1師團。它是日本最悠久的陸軍師團,1888年編成于東京(主要兵員全部來自當地),一直擔任東京的警衛工作。因為該師團長達40多年駐扎在東京,這支軍隊的政治傾向對于東京政要們來說意義非凡。 在統制派與皇道派的斗爭中,第1師團被視為皇道派的大本營。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1、皇道派與統制派的積怨。 前面提到關于皇道派與統制派有三大不可調和的矛盾:軍部權力、軍費比例、侵略方向。這其中最讓皇道派無法忍受的還是跟錢有關——陸軍與海軍的軍費比例及規模的此消彼漲。 “二·二六”兵變中,處死哪幾個統制派的高官,皇道派少壯官兵都是提前謀劃好的。 為什么是這幾個人呢?
其他幾位上了皇道派少壯官兵黑名單的日本軍政高官,主要原因都是這樣:權力、軍費。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2、“二·二六”兵變的導火索。 這根導火索從點燃到引爆經歷了3步,簡單梳理一下核心脈絡,方便大家閱讀: >第1步:1934年1月,統制派的林銑十郎接替皇道派的荒木貞夫擔任陸相,統制派開始大力排擠皇道派,皇道派開始不爽。 >第2步:皇道派經過分析,認為這一切都是統制派核心人物永田鐵山策劃的。皇道派忍了很久沒忍住,于是在1935年8月,皇道派的相澤三郎直接在陸軍軍部辦公室里,刺殺了永田鐵山。 >第3步:統制派當然生氣,開始暴走。統制派計劃借著“永田被殺”的契機,直接把皇道派的大本營——第1師團,一鍋端掉。統制派的計劃是:趁1935年12月陸軍人事定期調整的時機,把第1師團師團長柳川平助(皇道派核心成員)調任臺灣,駐屯軍司令官;把駐守東京的第1師團調往滿洲駐防。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這兩份命令在1936年1月份公布后,第1師團深感恥辱和絕望: 恥辱的是:駐守東京是一種榮譽,現在調走,第1師團的上上下下都感到恥辱。 絕望的是:作為皇道派唯一大本營的第1師團,現在就要被連鍋端、一勺燴了。 第1師團一部分少壯派軍官堅信: 這是統制派的骯臟陰謀,就連天皇也被他們蒙蔽了。所以必須要趕在第1師團開拔調往滿洲之前,實施兵變,以清君側。 所以“二·二六”兵變的核心口號是“尊皇討奸、尊皇討逆”。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這群少壯派官兵在占領廣播電臺后,對外發布了們的政治訴求——“尊皇討奸宣言”: “神國日本之國體,體現于天皇陛下萬世一系之統率……元老、重臣、軍閥、財閥、官僚、政黨均為破壞國體之元兇。我等之責任乃清除君側之奸臣,粉碎重臣集團。此系天皇陛下臣民之義務。祈皇祖皇神保佑我輩成功,拯救祖先國土。” 三、又驚又怒 ——裕仁天皇的多層考慮 如果要消滅發動“二·二六”兵變的1400多名少壯派官兵,其實非常容易。 當時駐扎在東京的,還有其他幾個陸軍師團,包括天皇的近衛師團。日本海軍的一支艦隊和大量海軍陸戰隊在2月26日兵變當天就駛進了東京灣。 但兵變4天中,沒有軍部、海軍的人向“叛軍”開過一槍、打過一炮。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皇道派的少壯軍官們提前謀劃好的第二件事就是賭一把,他們希望:“尊皇討逆”、“尊皇討奸”的口號,能夠在第一時間被裕仁天皇欣賞和認可。 只要天皇認可哪怕是默許,那他們的兵變行為就是合法的,他們就是“功臣”;如果天皇不認可,他們就是如假包換的“叛軍”。 很遺憾,皇道派的少壯軍官們這次失算了、賭輸了。 ![]() 影視作品中的二二六兵變 2月26日上午,裕仁天皇得到了“二·二六”兵變的消息,包括皇道派的尊皇口號和政治訴求。但是,裕仁天皇也得到了噩耗:兵變中被皇道派處死的高官,全是自己的親信嫡系。 裕仁天皇第一時間就從震驚轉為憤怒。 同時,裕仁天皇還擔心兵變者們的后臺,會不會與自己的弟弟秩父親王相勾結,然后迫使自己退位——秩父親王一向對皇道派有好感。 于是裕仁天皇的心態又從憤怒轉為恐慌:他要馬上鎮壓這次兵變。 這時候的陸軍軍部還不情愿,一直拖到了2月27日凌晨,才頒布了東京戒嚴令。但陸軍軍部并沒有進一步的行動,更沒有調動其他部隊武力鎮壓。 (待續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