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1979年12月,82歲的張國燾孤獨的在加拿大去世,甚至在他死后他的兒子連埋葬他的錢都掏不出來,最后還是由蔣經國出錢埋葬了他。 張國燾身為我黨的叛徒晚年生活可謂是十分凄慘。 但他早年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之一,盛極一時。 ![]() 而他卻沒有把他的智慧用在對的地方,反而處處與我黨作對最后落得這么一個下場。 要說他有多聰明,許世友將軍就曾對他做出過評價“除了主席,沒人是他的對手。” ![]() 由此可見張國燾也曾經極其風光,而他的人生又是怎樣一步錯導致步步錯呢? 逐漸膨脹的野心張國燾1897年出生在江西萍鄉,因為他的父親在當地所經營者一家錢莊所以張國燾從小也是過著“飯來張口”的富足日子。 也正是因為家境殷實的原因,張國燾從十幾歲的時候就能從很多地方了解到外國的制度以及他們是怎樣生活的,這也讓他的思想從小就十分的開放。 而他的父親則是一名典型的守舊派,家里有很多事情父子二人因為在思想上的不同所以也產生了很多的分歧。 ![]() 1916年,張國燾憑借著自己優異的成績順利的考進了北京大學,在那個時期《新青年》讀物可以說每一名大學生都看過,也正是在那個時候“革命”的種子已經在他的心中被種下。 張國燾在北大就認識了正在擔任圖書管理員的毛主席,并且他們都是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先生的弟子。 在那個時候李大釗先生對于張國燾這個學生很上心也對他以后的革命生涯抱有很大的期望。 后來爆發的五四運動中,張國燾見到國家受到如此屈辱,在游行中更是沖在了最前列,以表自己對北洋政府同意將山東的主權交給日本的不滿。 ![]() 后來張國燾也被北洋政府逮捕鋃鐺入獄,在他出獄回到北大后,在校的所有師生們都出來迎接張國燾,張國燾看到眼前的場景心里十分的自負認為自己是一名“英雄”。 他大步大步的走向北京大學的大門,看著同學們紛紛上來和自己擁抱他的虛榮心在此刻已經得到了膨脹。 1921年,在上海市召開了中共一大,而張國燾也在李大釗的推薦下在會議上當選了中央局成員,這時候的張國燾也成為了早期黨的主要領導人其中之一。 1924年,張國燾從上海返回到北京,而那個時候的北洋政府正在全國大肆捕殺革命黨人士。 李大釗在得知張國燾回到北京后立刻找到了他,并對他說道: “這次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你,你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的安全,并且你一定要好好的黨內的文件藏起來。” ![]() “那里面都是我黨十分重要的機密,如果落入敵手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張國燾嘴里說著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可是他在回去后卻一直抱著自己不會被抓的僥幸心理,并把李大釗對自己所說的話全部拋之腦后。 到了他回家的第二天中午,北洋政府的人就找到了張國燾的家中將他逮捕。在監獄中北洋政府對他進行了嚴刑拷打逼迫他說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 奈何張國燾的意志力極其薄弱,在敵人的逼供下屈打成招,隨即便說出了自己恩師李大釗還有陳獨秀的行蹤,李大釗也因此鋃鐺入獄且最后慘遭絞殺。 但那個時候黨內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出賣李大釗的人正是他的得意門生“張國燾。” 張國燾在提供出北洋政府想要的信息后便將他放了出來,此時的張國燾不僅沒有一絲悔恨之心,反而繼續名正言順的在黨內工作著,并且他的地位也節節高升。
這時候我黨在國內的勢力也不斷的壯大,開始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 也正是這股“星星之火”引起了蔣介石當局的注意,蔣介石一心要把這團革命的火焰掐滅。 便開始在全國各處的革命根據地開始了“圍剿”,那時候紅軍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和蔣軍不斷周旋,并且多次將其挫敗,這也大大助長了我軍的士氣。 本來一切都已經向好的方面發展了,可是那時候張國燾身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非要瞎指揮一下,給我黨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還導致了我軍被迫走向長征的道路。 1935年6月,在懋功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 ![]() 張國燾和毛主席在紅軍到底是北上還是南下產生了分歧,并且還當著所有紅軍戰士的面搞“站隊”,最后有了“草地分兵”這一事件,妄想“另起爐灶”。 可以看得出來這時候張國燾的野心有多么龐大,他也正在逐漸失去革命戰士這一身份的資格。 張國燾在南下后也遭受到了重重磨難,最后也證明了毛主席的領導是正確的。盡管如此在1937年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也沒有對張國燾進行多大的處罰。 只是對他進行了批判,并又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擔任了“陜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的職務。 然而張國燾這時候早就和黨不是一條心了,叛逃的計劃已經在他的心中萌芽。 ![]() 叛變的背后1938年清明節前夕,組織上讓張國燾以邊區政府的代表前去祭黃帝陵。然而就是這一任務正中了他的下懷。 張國燾自從南下想要“另起爐灶”的計劃失敗后,心中就一直想要背叛組織前往蔣介石的國民黨。 面對張國燾的背叛出逃,我黨卻始終沒有忍心對他下死手,并且還讓林伯渠、周總理出馬試圖將張國燾那顆“扭曲”的心給勸說回來。 ![]() 4月9日,李克農在周總理的安排下在漢口火車站截到了將要前往武漢投奔國民黨的張國燾,李克農在見到張國燾后始終對他保持著尊敬的態度,還稱呼他為“張副主席”。 并在那一天晚上將張國燾帶到了江漢路的一家旅館,在這里周總理對他苦口婆心的說道: “你這么做又是為了什么?組織一直對你不錯,你上次犯了那么大的錯誤都沒有怎么找你。” 張國燾也吐露出了自己的心聲,他認為中央給自己的這個副主席職務對他來說就是“屈才”。 他的好勝心和虛榮心告訴他不能妥協。到了后面葉劍英、博古、李克農多位都來對張國燾進行勸說,可他卻無論如何始終油鹽不進。 ![]() 到了4月17日,周總理見張國燾始終冥頑不靈,便對他開出了三個條件
張國燾在得知了三個條件后,向周總理說了給自己一段時間考慮考慮。可誰知在周總理走后他立刻聯絡了國民黨的人把自己給接走了。 過了一段時間周總理再來到張國燾的住處卻發現早已人走茶涼,而張國燾在臨走前還讓旅店老板給周總理捎話說道: “我心意已決,請不必再找我。” ![]() 張國燾也就這樣徹底背叛了組織對他的用心栽培,但是他在投奔蔣介石后就真的能過上好日子嗎? 晚年凄慘生活蔣介石他認為張國燾的叛變對于我黨來說一定是極其打擊士氣,所以一開始對張國燾的到來表示十分歡迎。 也正因為如此在一開始的時候蔣介石確實對張國燾十分重用張國燾也干了很多對我黨不利的事情,還把他安排在了軍統“戴笠”的身邊幫助他。 ![]()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蔣介石也逐漸發現了張國燾已經失去了可利用的價值,并且還說他: “張國燾能力是有,可是人品不行不能夠讓人相信” 正因為如此蔣介石一開始并不想讓張國燾一同去臺灣。 張國燾為此還特意詢問毛人鳳:“為什么?我為委員長盡心盡力為何要拋下我?” 毛人鳳卻說:“并不是拋棄你,委員長只是希望你留著這里監視這著共黨的一舉一動。” ![]() 張國燾人雖然壞但是不傻,他怎么可能不清楚蔣介石是怎么想的。 最終還是在自己的死皮賴臉下,于1948年帶著自己的妻兒前往到了臺灣島。 在臺灣島的日子張國燾原本就想著當個老百姓活下去,但是講解時并不會讓他這么舒服,蔣介石在沒有通知他的情況下突然將他家居住的房子給征用了。 這也讓張國燾徹底看清楚了蔣介石對自己的真面目,根本不想讓自己留在臺灣。既然蔣介石都這么對自己了,張國燾也認為不需要再“熱臉貼冷屁股了”。 ![]() 于是在第二年張國燾又拖家帶口的去到了香港,在香港張國燾靠著自己出色的文筆謀得了一份寫稿子的工作,雖然錢不多但起碼有了經濟保障。 在香港的幾年時間內,他也曾經向毛主席寫過信,說自己知道錯誤了,想回到組織。 毛主席本著寬容大義的精神,告訴他:“你想要回來可以,但是你必須為自己曾經所犯下的事情后來后做出深刻的檢討。” ![]() 張國燾直到這個時候了還不愿意放下自己那顆高貴的自尊心,沒有答應毛主席的條件。盡管在后來的幾年張國燾仍舊不死心的給毛主席寫信,但毛主席回復他的仍舊是哪一個條件。 就這樣張國燾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多年,在他晚年的時候投奔了遠在加拿大的兒子。可是那時候已經八十多歲的張國燾已經沒有了自理能力,他的兒子也工作繁忙而且并不富裕。 因此就把張國燾送到了多倫多的一家免費養老院。 ![]() 在1979年12月3日的晚上,張國燾因為身體沒有自理能力的原因沒蓋好被子,被加拿大零下的天氣溫度給凍了一晚上,就這樣被活活的凍死了。 甚至在他死后,他的兒子連安葬父親的錢都掏不出來。實在沒辦法了就給遠在臺灣省的蔣經國求助,蔣經國才撥來了3000塊錢用來給張國燾安葬。 ![]() 張國燾就這樣渾渾噩噩的渡過了自己二三十年的晚年生活,誰也沒能想到最后竟然被活活凍死。 張國燾一輩子的眼中只有“錢和權”,信仰和忠誠對他再說在這兩個字面前可以一文不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