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謝楚余作品
《陶》是謝楚余早年的一幅成名作,或者說是現在的一塊金字招牌。
這是一幅充滿東方古典美和西方油畫味的佳作。一位半裸少女抱陶罐亭立江畔,背后是一堵赤褐山丘,頭上是暖暖云靄,腳下是藍藍江水,令人猛然想起李白“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意。而畫面中心的少女形象,凝眸舒眉,若有顧盼,若有思懷,楚楚動人,人見人愛。
是歐洲文藝復興的手筆?是中國江南淑女的寫生?
正是這幅油畫,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眼睛。在中國,在世界,在賓館、餐廳、家庭……幾乎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她。
《南國少女》——鎮家之寶
斑斕的色塊背景,端坐一位著黑衣紅花裙的少女,雙手交連托著一只金杯,脖頸上垂掛一小塊彩條圓牌,秀眉秀眼,粉臉粉頸,不失清純麗質,十分典雅端莊。哦,這就是謝楚余的《南國少女》了,多美的一幅畫!我心里不禁贊嘆,怪不得畫家定為非賣品,留作鎮家之寶。
說起這幅畫的創作,可有生活原型呢!她就是謝楚余的妻子。還在十幾歲時,他們就相識相悅,一見鐘情。他學畫畫,她充當模特兒。謝楚余不無驕傲地說過:“她十幾歲很漂亮,我一直在美女的環境下受熏陶,所以我是唯美至上的。”后來,謝楚余畫成名揚,前來美院應選的模特多著哩。他看女人是很挑剔的,但只有一個人在他心中無可挑剔,那就是“南國少女”。謝楚余明確地表示:“《南國少女》是絕對非賣品!”他曾經跟畫商開玩笑地說,“咱們再窮,也不能把老婆賣掉呀。”
這話可真敲到鼓心上。謝楚余和“南國少女”相伴相隨相濡以沫15年,從他每一幅作品里面都可以看見“南國少女”的影子。
謝楚余,1962年生于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因一幅油畫'抱陶女'--《陶》而出名。
謝楚余的許多作品,畫風流暢和諧,飽滿充實,人體形象接近完美無瑕,他的另外一些作品,則讓人們感受到畫家那種唯美情懷和對生命的追問。《南國少女》、《中國少女》(參加過中國油畫藝術展,中國美協收藏)、《青山》、《香銷輕夢》、《歲月無痕》、《旅人》、靜物作品《木板上的拳套》(參加過第8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等,無不耐人尋味。
《謝楚余油畫藝術》被列入'中國當代實力派油畫精品叢書',其精美的設計、印刷得到普遍贊譽。難以見到油畫原作的讀者,可從中一睹謝楚余油畫藝術代表作品的本來面目。
謝楚余作品《木板上的拳套》廣東青年畫家謝楚余的作品集《謝楚余油畫藝術》,收入30余幅作品,由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謝楚余作品《陶》成名之作'抱陶女'正確的名字為《陶》,這是謝楚余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畫作品。《陶》的創作,緣于三個模特,一個青島人,一個汕頭人,一個混血兒。在謝楚余看來,這三種人'雜交',最漂亮。
《陶》一經問世,便以一種中西合璧的美打動世人。但是,它也成為中國油畫史上被翻版盜印最多的一幅油畫,盜版數不少于一百萬次。
謝楚余告訴記者,《陶》完成后,先后參加了新加坡、香港及內陸的有關畫展,在海內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