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武俠小說中,江湖上有門派之說,例如九大門派攻打光明頂。 清朝詩詞中興,群星燦爛百花齊放。特別是清詞,令人青出于藍(lán)之感,很多人認(rèn)為不亞于宋詞。 從明末清初的云間派,到晚清時期的臨桂詞派,清詞的流派之多,也是其他朝代所沒有的現(xiàn)象。 其中影響最大的有九個流派。 不過,這些流派并不像武俠小說中少林、武當(dāng)、峨眉等門派有顯著的區(qū)分。例如梅里詞派的朱彝尊,同時也是浙西詞派的創(chuàng)始者。 一、云間詞派談到對聯(lián)的起源,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一個故事,出自《世說新語.排調(diào)》:
自稱云間陸士龍的人,即西晉文學(xué)家陸云,字士龍, 云間指上海松江一帶。云間派,是以地域為特征的流派。代表人物是的“云間三子”:陳子龍、李雯、宋征輿。 其中以明末清初的抗清烈士陳子龍、夏完淳師徒最為人熟悉。 陳子龍、宋征輿、李雯三人皆為松江華亭( 云間為松江別稱)人,時稱"云間三子"。 陳子龍《幽蘭草詞序》中,將南唐、北宋詞作為填詞之正宗:
對南宋以后的詞,持有批評的態(tài)度:
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二郎神·清明感舊》是陳子龍的絕筆詞:
二、西陵詞派《錢塘蘇小歌》中唱到: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松柏下。西陵指錢塘,今杭州。 西陵派也源于明朝末年,陸圻、柴紹炳等人欲編《西陵文選》因戰(zhàn)亂未成。順治七年(1650),柴紹炳、毛先舒刻《西陵十子詩選》 ,世謂“西陵派”。 康熙十七年(1678)編選《西陵詞選》,共錄詞家175人、詞作664首。 代表人物有徐士俊(約公元1636年前后在世)、卓人月、沈謙、毛先舒、丁澎等。 徐士俊《水調(diào)歌頭 歌席》:
三、柳洲詞派此柳洲非今天的廣西柳州,而是指浙江的嘉善。其縣治魏塘鎮(zhèn)有名勝柳洲亭,為詞人游賞酬唱之所 。 清順治年間,戈元穎、陳謀道等編選《柳洲詞選》,收錄嘉善詞人158家,詞作552首。其中曹爾堪、王屋、錢繼章、魏學(xué)渠,可謂“柳洲四大家”。 曹爾堪(1617---1679)是此派盟主,他是順治九年(1652)進(jìn)士,授編修,歷官侍講學(xué)士,曾受康熙帝賞識。后被誣下獄歸鄉(xiāng),優(yōu)游林泉吟詠終老。 曹爾堪善作艷詞,風(fēng)近“花間”,多是宴飲狎妓之作,在明亡前后風(fēng)格有所改變,多了豪邁悲涼之氣。 曹爾堪《丑奴兒令·惜別》
四、梅里詞派梅里也是地名,又稱梅會里,屬于清初嘉興縣的四大鎮(zhèn)之一。 后人曾編輯《梅里詞輯》,從明末到嘉慶收集詞人86家,詞作421首。 梅里詞派其核心詞學(xué)思想為:崇雅去俗,這是對于明朝詞俚俗之風(fēng)的糾正。另外就是宗南宋,學(xué)習(xí)以姜夔為核心的典雅之風(fēng)。 前期梅里詞人以王栩、曹溶為前驅(qū),后期代表人物是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朱一是。 其中的朱彝尊既是梅里詞派的核心人物,也是后來浙西詞派創(chuàng)始者,他和梅里詞派的代表人物李良年、李符等人發(fā)展了浙西詞派。 早期的梅里詞人中,曹溶(1613-1685年)是明崇禎十年進(jìn)士,入清以后也曾擔(dān)任要職,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去世。王栩,字介人,明季布衣,順治十年(1653)年去世。朱彝尊與兩位前輩都曾有交往。 曹溶《踏莎行 答客問云中》:
五、陽羨詞派江蘇宜興,秦漢時稱陽羨,因此以陳維崧(1625年-1682年)為代表的詞派被叫做陽羨詞派。 陳維崧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陽羨人。明熹宗天啟五年(1625年)出生,十七歲應(yīng)童子試第一。明亡后,科舉不第。 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xué)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參與修《明史》。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6月12日),陳維崧病逝于北京,時年五十八歲。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價說:
除了陳維崧以外,陽羨詞派代表人物還有如曹貞吉、萬樹、蔣景祁、徐喈鳳等,后期有蔣士銓、洪亮吉、黃景仁等。 陳維崧傳世詞作約1800多首,以蘇辛豪放風(fēng)格為主,亦有婉約如秦觀、柳永風(fēng)調(diào)的詞, 錄入陳維崧一首《點(diǎn)絳唇·阻風(fēng)江口》:
結(jié)束語今天介紹的這5個詞派,大多起源于明末,興盛于清初,代表人物也多是明末清初的詞人。 這些人物中,既有以反清復(fù)明為己任的陳子龍、夏完醇,也有入清作了貳臣的李雯等人。國家不行,新舊交替的時代,常會誕生偉大的詩人。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