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戈爾曾說:“人生,就是一場面對困難無盡無休的斗爭,一場以寡敵眾的戰斗。”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交往與紛爭,就會變成是非之地。 越是人多的地方,就會有越多的勾心斗角,所謂人心險惡,莫過于此。 人與人之間的爭斗和摩擦,是難以避免之事,即便自己想要獨善其身,也會被惡意中傷。 遭遇到無端的傷害,自己必然會想以牙還牙,產生以暴制暴的報復心理。 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其實,報復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這3種手段,都利用好才算是真的聰明。 ![]() 01 無視對方,隨心處之 幾年前,著名的演員周杰,曾經受邀參加了主持人易立競的采訪節目。 易立競一向以“毒舌”著稱,經常會向嘉賓提一些犀利且有爭議的話題,讓許多人都難以招架。 周杰過去也卷入過多起圈內的風波,在網上一直有人對他口誅筆伐。 易立競便有意向他提問:“你上了熱搜之后,生活有被打擾到嗎?” 周杰臉上開始浮現出一絲笑容,他再次反問易立競:“誰會打擾我呢?” 易立競面無表情地問道:“你不看評論?” 周杰一秒都沒猶豫,又反問道:“我為什么要看評論?” 很多的惡意攻擊,其實就是為了博取注意,只要自己在意了,對方的目的就已經達成了。 而當他找不到這種存在感時,反而會因此感到氣憤,繼而因為無趣而遠離。 對這類人最好的“報復”,不是糾纏不休,非要爭個高下對錯,而是選擇無視,隨心處之。 正如金庸先生所言: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外界對自己的評價也好,申討也罷,不過只是片面之詞,無需放在心上。 常言道:“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無論活成什么模樣,那都是自己的人生,與他人毫無關系。 我們只要守住自己的心,知道自己所想與所求,那么管他外面風云變幻,我自巋然不動。 ![]() 02 不再理會,不再與他往來 《論語》中有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兩個三觀和志向相差太多的人,是沒有辦法共事與交流的,倒不如早日分道揚鑣。 即便強行捏合在一起,也只會讓雙方都遍體鱗傷,或是一方遭到另一方的打壓。 而受到侵害的一方,首先要學會自我保護,及時從這種傷害中脫離出來。 最好可以屏蔽與對方的所有聯系,永遠不再理會對方,也不要再有任何往來。 很多時候,與傷害自己的人正面沖突,也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吃虧的也只會是自己。 倒不如早點遠離對方,必要時也要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就像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安嘉和,心理極其扭曲,有著嚴重的暴力傾向。 他一發起瘋來,就會將妻子梅湘南打得鼻青臉腫,可以說毫無人性可言。 而在重傷妻子以后,他的態度又會截然相反,又是下跪又是懺悔,開始祈求對方的原諒。 而梅湘南的心軟與諒解,也變成了以后更多無休止的暴力。 正如劉基所言:“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斗其聲。” 有些人的人品與為人,不值得自己再為其浪費時間,猶猶豫豫只會讓自己遭受更多打擊。 與其將自己置身于險境,還不如早日從苦海中脫離,讓自己輕松自如的生活。 ![]() 03 生活更精彩,比他過得好 焦文斌曾說: “墻最怕什么,最怕人的努力,人的努力是一把尖銳的利器,什么都可以穿過。” 面對別人的傷害,最高端的“報復手段”,就是努力提升自我,讓自己過得更好。 許多人之所以會傷害別人,無非是恃強凌弱,倚仗著自己的優勢,炫耀著自己的高貴。 他們會對別人譏笑挖苦,甚至肆無忌憚地打擊對方,也無非是在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而當你與對方不再是一個層次之時,你會發現在自己的人生之中,對方完全不值一提。 在電視劇《少年派》中,林妙妙被呂佳維欺騙了感情,憤怒之下與其分手。 兩人是同一家公司的員工,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氣急敗壞的呂佳維便想將林妙妙趕走。 他撬走了林妙妙原本負責的項目,讓林妙妙差點就被辭退離職。 林妙妙在老板面前立下軍令狀,要與呂佳維PK視頻數據,并要求輸的一方離開公司。 呂佳維覺得自己是公司骨干,能力也遠超對方,便對其冷嘲熱諷。 沒想到在林妙妙的努力下,呂佳維輸得一敗涂地,只得灰溜溜地離開了公司。 正如蘇格拉底所言:“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 當你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時,對方只會對你羨慕嫉妒恨,感嘆他們與你的差距。 用自己的幸福,去報復他們那些不幸的人生,就是一種最好的“報復。” 安妮寶貝曾說:“只有真正強大的心,才經受得起背叛和殺戮。” 漫漫人生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會面對一些無端的傷害與困擾。 人生短短幾十年,永遠不要跟爛人爛事糾纏。 比起報復別人,讓自己過得幸福,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有些人與事,注定是讓自己成長的墊腳石,真正能幫助自己復仇的人,也只有自己。 唯有自己變得強大,才能讓未來的每一步,都走的更加踏實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