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29日)滬深兩市全線低開,盤初深強滬弱格局明顯,滬指弱勢整理,盤中有所回升,又迅速回調,而創業板指開盤飆升之后,逐步震蕩走弱;午后指數也一度出現上攻跡象,尾盤再度走低,A股再現弱勢震蕩格局。 從盤面上來看,輕指數重個股,行業與概念板塊漲多跌少,局部賺錢效應驟升。行業方面,通信設備、消費電子、白色家電、汽車零部件等板塊表現突出;題材方面,減速器、機器視覺、中船系、機器人概念、智能制造、稀土永磁、工業母機等板塊漲幅靠前。 就此,尋找當前市場風口,申銀萬國證券表示,北京出臺發展行動方案,對標國際領先人形機器人;德邦證券指出,機器人“政策利好+龍頭催化”,國內核心零部件環節機遇頻頻;浙商證券認為,聚焦“具身智能”浪潮,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提速。 ![]() 申銀萬國證券:北京出臺發展行動方案 對標國際領先人形機器人 事件: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旨在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全球機器人產業高地。 解讀:《方案》提出“穩鏈強鏈,著力提升機器人關鍵支撐能力”:1)軟件層面,開發機器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為模型預訓練提供多樣化場景數據支持; 2)技術層面,突破機器人系統設計、模塊化、機器人云、3D建模、力覺傳感、操作系統、電子皮膚等整機技術; 3)零部件層面,提升減速器(RV、諧波等)、伺服驅動系統(驅動器、電機、編碼器)、控制器(軟件架構、算法)、傳感器(3D視覺、熱成像、六維力、激光雷達)、末端執行器(靈巧五指手、柔性夾爪、夾具)。機器人產業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提升軟件和零部件能力是推動整機發展的基礎。 投資策略:建議關注現有成熟方案的核心部件供應商。1)諧波減速器:綠的諧波、漢宇集團(子公司同川科技); 2)RV減速器&行星減速器:雙環傳動(RV、行星)、中大力德(行星、RV、諧波)、秦川機床(磨床、RV 減速器、滾珠絲杠); 3)滾柱絲杠/滾珠絲杠:江蘇雷利/鼎智科技、匯川技術、貝斯特、恒立液壓; 7)視覺&力傳感器:奧普特、凌云光、矩子科技、奧比中光、柯力傳感、漢威科技等。 華金證券:人形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具有相似的投資邏輯 人形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具有相似的投資邏輯:1)技術路徑類似,相關模型具有復用性。ChatGPT 本質是文字接龍,人形機器人本質是文字/語言/各類傳感器接收的信號-動作接龍,相關大模型可復用。 2)國內外聯動,軟硬件結合,具備持續催化的條件。國內外有特斯拉、1X Technologies、優必選、小米等諸多人形機器人公司,相關進展或是軟硬件端的突破,均可形成催化。 3)一條主鏈+多條支鏈。人工智能領域前期以OpenAI 大模型為主鏈,后續有多條支鏈。預計人形機器人也將形成特斯拉為主鏈+多條支鏈的投資機會。 4)產業發展趨勢明確,且均為0到1的投資階段。 投資策略:重點關注零部件:電機、諧波減速器、力/力矩傳感器。重點關注三類公司:1)在汽車領域與特斯拉有深度合作并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2)人形機器人領域已經和特斯拉達成初步合作。3)產品在細分領域處于全球領先。 公司股票池:綠的諧波、三花智控、拓普集團、鳴志電器、江蘇雷利、步科股份、昊志機電等。 德邦證券:機器人“政策利好+龍頭催化” 國內核心零部件環節機遇頻頻 市場背景:2023年以來,國內已經出臺了5 項有關推進機器人研發生產的政策文件,上海、北京、深圳等超一線城市引領,旨在在2025 年之前完成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方面的有效突破,將利好國內相關行業發展。 AI賦能,巨頭切入助力機器人產業化加速。智能化及成本限制機器人的大規模推廣應用,藍海市場內科技巨頭紛紛切入。 1)特斯拉:電動車龍頭,其技術和產能優勢可遷移至機器人,實現成本與智能化的雙突破。其產品Optimus 當前已是機器人具身智能典型代表,有望率先實現產業化突破; 2)英偉達:切入移動機器人領域,邊緣AI 已完成技術突破,結合云計算公司產品更具競爭力,市場低滲透率下未來成長性可期; 3)華為:已具備多項機器人相關專利,投資成立新公司彰顯機器人行業發展信心。 投資策略:人形機器人大規模發展將利好上游零部件廠商,在降本需求下,中國廠商將成為較佳選擇:1)國內廠商已攻克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產品競爭力日益提升; 2)中國機器人產業已基本形成從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規模化優勢顯著,成本較低。 天風證券:壁壘高+天花板高+產業鏈長 人形機器人屬于新興賽道 市場背景:人形機器人屬于新興賽道,參與者多為科技、互聯網企業,由于技術難度較大+成本較高,遲遲未落地量產,產業尚處于探索狀態,近期,行業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人形機器人有望實現0到1的突破,即供給側-出現明顯變化+技術側-人工智能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投資策略:人形機器人行業壁壘高(對企業資金、技術、資源整合要求均很高)+天花板高(以全球80億人口為基數)+產業鏈長,是未來不可多得的有望超越此前消費電子-蘋果產業鏈、特斯拉-電動車產業鏈的長坡后雪大賽道。 更重要的是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后續有望看到持續催化(特斯拉自身進展、1X發展)、AI發展等,繼續看好特斯拉實現人形機器人夢想,建議關注人形機器人潛在國產零部件供應鏈拓普集團、鳴志電器、鼎智科技/江蘇雷利、三花智控、中大力德、雙環傳動;柯力傳感、匯川技術、步科股份等。 浙商證券:聚焦“具身智能”浪潮 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提速 市場背景: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重要載體,特斯拉入局產業化加速具身智能或將是AI 的終極形態,人形機器人是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態之一 。 市場空間:2031年人形機器人全球市場空間預計達433 億元,CAGR 達16%To C 端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可能將分為兩個階段:1)2022-2031年:類似特斯拉Roadster——小眾、高端,2031年全球潛在市場空間預計達433 億元;2)2032-2042年:類似從特斯拉Model S 到Model Y——走向大眾,需求爆發。 公司股票池:1)電機:關注鳴志電器、匯川技術、江蘇雷利等; 2)絲杠:推薦恒立液壓,關注鼎智科技、貝斯特、新劍傳動、秦川機床等; 3)減速器:推薦雙環傳動、綠的諧波,關注中大力德、漢宇集團、南方精工、兆威機電、豐立智能、大族激光、昊志機電等; 7)工業機器人:推薦埃斯頓,關注新松機器人等; 8)特種機器人:推薦晶品特裝等。 太平洋證券:人形機器人產業、政策利好頻出 關注其核心零部件供應鏈 市場背景:上海、深圳等地近期均出臺機器人行業引導政策,包括在6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力爭達360臺/萬人,利好機器人相關產業鏈。 行業配置:關注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其供應鏈。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拆分方面,Optimus 全身40 個自由度由線性關節、旋轉關節以及手部三部分構成,線性關節包含電機+驅動器、行星滾動絲杠、力矩傳感器等,旋轉關節包含電機+驅動器、交叉滾子軸承、諧波減速器、位置傳感器、力矩傳感器等,手部包含空心杯電機、編碼器、精密行星齒輪箱等。 投資策略:人形機器人在技術進步、政策支持、遠期市場空間廣闊的背景下,當前相關核心部件供應鏈將優先受益。 信達證券:運動控制系統是人形機器人關鍵核心 國產相應產業鏈有望受益 行業配置:運動控制系統是人形機器人關鍵核心,國產相應產業鏈有望受益。人形機器人核心可以分為運控系統、算法和硬件。軟件方面,特斯拉自身擁有較深的積淀,特斯拉自身設計算法和運控系統的可能性較大;硬件方面,我們考慮到特斯拉降本訴求,有望引進國內產業鏈企業降低成本。 從硬件角度來看,電機驅動、減速器、傳動設施及傳感器為人形機器人核心成本構成:1)人形機器人全身關節和手部運動擁有較高的自由度,有望提升無框電機、空心杯電機相關需求量;2)減速傳動方面,考慮人形機器人線性關節和旋轉關節需求不同,有望采用諧波減速器和行星滾柱/滾珠絲杠方案,提升相關產品需求量。 投資策略:人形機器人潛在應用空間大,成長天花板高,推薦旭升集團;建議關注空心杯電機和絲杠相關供應商鳴志電器、鼎智科技、江蘇雷利,無框電機供應商步科股份,諧波減速器供應商綠的諧波,特斯拉產業鏈相關企業三花智控、拓普集團、國產伺服電機龍頭匯川技術。 中國銀河證券:工業機器人產量今年來首次同比正增長 機器視覺將是重要的信息來源 市場數據:工業機器人產量今年來首次同比正增長,前5個月同比增長5.3%。據國家統計局6月15日數據顯示,2023年5月工業機器人產量為40175套,同比增長3.8%;1至5月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為182161,同比增長5.3%。特斯拉機器人方面,預計產品成熟或產品量產在2025年左右,初代機型推出即投入市場概率較小。 投資策略:隨著數據處理能力的不斷升級迭代,機器人對視覺識別的要求大幅提升,類比人類,視覺信息占到所有感知信息比例超70%,機器視覺將是重要的信息來源,在機器人產業鏈發展成熟的周期中,機器人視覺識別將位于發展前端,建議關注奧比中光等。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