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路軍失利后,徐向前的軍事才華就很少再有機會大放光彩了。他本來也要擔任八路軍的師長,可惜西路軍3個軍都被打殘了,只好委屈徐向前擔任129師副師長,成為劉伯承的副手。 抗日戰爭時期,徐向前又擔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成為賀龍的副手。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是華北軍區副司令員,聶榮臻的副手。其實在此之前,徐向前完全有機會獨當一面的。 1938年3月,朱老總和彭德懷致電中央和毛主席,談到山東問題時,他們認為陳光和羅榮桓都已經去了山東,但是陳光在軍事上,羅榮桓在政治上均難以形成中心。 山東戰場缺少一個骨干,他們擬派徐向前去山東主持大局。一年來,徐向前在各方面都有進步,但必須配備一位堅強的政委,擬派朱瑞。 顯然,無論是朱老總,還是彭老總,都很看好徐向前,畢竟他曾擔任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打過很多大仗。他們認為,以徐向前的能力和威望,完全可以去山東形成一個中心——以徐向前為中心。 電文發出之后,中央并沒有很快回電。從中央到毛主席,都在認真思考朱老總和彭老總的建議。直到1939年3月,一年過去了,華北的抗日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山東戰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領導人再次向中央提議,委派徐向前和朱瑞到山東去加強統一黨政軍的領導。 8月份,中央批準,在山東地區組建八路軍第一縱隊,由徐向前擔任司令員,朱瑞為政委,統一指揮新黃河以北、山東境內及冀魯邊各正規部隊和游擊部隊。 很多讀者朋友可能對此沒有什么概念,徐向前到底能指揮多少部隊呢?下轄山東縱隊、115師一部、冀魯邊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及蘇北境內的一部分抗日武裝力量。 當時的山東縱隊指揮是張經武。115師一部指的是陳光和羅榮桓統領的115師部隊,他們已經進入了山東境內。115師在林彪負傷離開后,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聶榮臻率領留在五臺山地區,開辟了晉察冀根據地。另一部分跟隨陳光羅榮桓進入了山東。 徐向前指揮山東境內的一切部隊,當然包括羅榮桓和陳光。也就是說,徐向前成了羅榮桓的頂頭上司,羅榮桓也歸徐向前指揮。中央賦予徐向前獨當一面的權力,把整個山東都交給了他。 當《大眾日報》上刊登了徐向前的就職通電后,引起了全國軍界、政界和輿論界的重視。在以后的數年間,國民黨統帥部一直把山東八路軍稱為“徐向前部”。 徐向前沒有辜負中央的信任。徐向前這個名字本身,對敵人就是一種極大的震懾。他指揮部隊連續作戰,取得了一次次勝利,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根據地的范圍不斷擴大。 短短一年的時間,山東縱隊由25000人發展到了51000人,115師由58000人,發展到70000多人。山東所屬各部隊整編成5個主力旅和4個主力支隊。其中許世友王建安吳克華等名將都是旅長,胡奇才等擔任支隊司令員。 許世友王建安和胡奇才都是徐向前的舊部,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將,他們又重新聚集在徐向前麾下痛快殺敵。敵后山東戰場的形勢欣欣向榮,一片大好,中央卻緊急把徐向前調離了前線,撤銷了八路軍第一縱隊的番號。 為什么呢?很多人說這是中央對徐向前的不夠信任和不夠放手,畢竟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而紅四方面軍出了張國燾事件,影響十分惡劣。其實不然,那是因為中央準備召開七大。 那將是一次重大的盛會,徐向前要回延安開會,路上他還遇到了韓先楚等人,韓先楚也是要回延安參加七大。可惜的是,因為身體原因,徐向前雖然回到了延安,卻最終缺席了黨的七大。 徐向前走后,羅榮桓最終成為山東八路軍的一把手,實行一元化領導。歷史在這里只能是一聲嘆息,如果把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奇才徐向前留在山東,讓他放手指揮,結果會怎樣呢? 讀者朋友們,不防試言之。 |
|
來自: 昵稱21405352 > 《軍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