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蓬萊路388弄小西門小區的弄堂里,一段熟悉的滬語跳皮筋童謠聲傳唱開來。原來,這是小西門社區正在舉行弄堂九子游戲大賽,一大早就吸引了小西門轄區內的不少居民、搬遷居民、社區共建單位員工共60余人前來參加。 ![]() 弄堂九子游戲包括:扯柃子、套圈子、跳筋子、打彈子、造房子、抽陀子、滾輪子、頂核子、摜結子。這些發源于上海弄堂里的“九子”游戲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風靡一時,對于成長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是值得珍藏的“溫暖回憶”! 丟出套圈、抽起陀螺、瞄準彈珠……阿姨爺叔們卷起袖子,熟練地玩著游戲,在蓬萊路舊改征收過后,逐漸冷清的老弄堂一時間熱鬧無比。小朋友們也放下手機和IPAD,暫別作業,與爺爺奶奶一起重溫老弄堂里的九子游戲。 之前因舊區改造動遷的老鄰居們今天也回到了居住地,和老鄰居們新朋友們一起找尋童年回憶,一時間讓他們有了重回“娘家”的感覺。故地重游讓原本住在弄堂里的阿姨爺叔重拾起了點滴回憶,在這片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玩得不亦樂乎,仿佛時光穿梭,又回到了他們小時候上海老弄堂里,無憂無慮的童年。 比賽現場,出現了幾位“不一樣”的身影,原來九子游戲同樣吸引了在轄區內的外籍友人,他們來自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等不同國家,都是第一次接觸到這種“土生土長”于上海弄堂的游戲。 “1997年我是第一次來到上海,在交通大學學習中文,那時候我就特別喜歡上海,2009年重回上海就一直待到現在,最近我正在學習上海話?!?/span>來自日本的菅匡彥拿起手中的沙袋,經過阿姨爺叔的講解,仔細觀摩后,有模有樣地開始摜結子,“這個游戲我第一次知道,也是第一次玩,看別人玩感覺很簡單,輪到自己上場,手忙腳亂,比想象中的難多了!”外國友人們帶著好奇與興奮一個游戲接著一個游戲地紛紛參與其中。 “九子”弄堂游戲大賽讓生活在這片老城廂土地上的小朋友興趣倍增,讓年輕人躍躍欲試,讓老年人重拾記憶,也通過游戲讓老外們進一步了解老上海弄堂文化的一角,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記者 / 朱影影 編輯 / 張姍 圖片 / 朱影影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1. 外灘歷史紀念館煥新回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