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我看到微博話題#精神內耗有多累#成了熱搜,還有權威媒體談精神內耗的害處,倡導要好好愛自己。 看到這個新聞,我的關注點卻是:為什么我們明知道這樣是不對的,那樣才是對的,卻始終控制不了自己? ![]() 我們會以為一個人、一個媒體、一篇文章而改變拒絕精神內耗嗎?或許會。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做不到,這些道理變成了正確的廢話,一帶而過的心靈雞湯。我在想,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們? 我認為是我們沒有真正見識到,精神內耗帶來的殺傷力有多大。 說起精神內耗,我覺得自己深有體會,因為我曾經就是一個精神內耗很嚴重的人。 嚴重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特別敏感、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評價,他人一句話一個眼神,我內心都能翻騰出一部大片來: 他這是什么意思?他好像對我不滿意?我做的不好嗎? 別人一句批評我可以難過好幾天,心情很低落。要是別人一句夸獎,可以瞬間眉飛色舞,自信心爆棚,走路帶風。 再舉個例子,比如某件事沒做好,我會忽視客觀因素,把失敗歸功于主觀,第一時間攻擊自己,埋怨自己能力不夠、思維不夠靈活、做事不夠細致等等。 哪怕一件事做成了,我依然會埋怨自己,其實這里和那里,還能干的更漂亮點。 更可怕的是,無時無刻內心都被內耗著,整個人的形象是毫無生機,如一潭死氣沉沉的水,波瀾全無。 曾經,我有個同學跟我說,你怎么看起來很抑郁?內心好像裝著很多事?很沉重的樣子? ![]() 后來,我基本上擺脫了精神內耗,至少程度沒有以前那么厲害了。在此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認識到精神內耗的殺傷力很大。 微博討論這個話題時,我看到一個網友評論說: “我上班的地方很多女性都有甲狀腺乳腺淋巴問題,我們共同的點是內心很煩躁,不愛發泄,喜歡一個人悶著。” 別以為內耗沒啥大不了,最多只是心情不好而已,其實真正的危害比我們想象的大多了,會衍生出很多疾病來: 可能是心理上的抑郁癥,也可能是生理上的重癥。 輕者能治愈,重者可致命。 事實上,很多病種大多和心情相關,比如情緒壓抑、悲傷、抑郁等可誘發乳腺癌。 《人性的弱點》這本書里就提到,有70%的病是由恐懼和憂慮引起,只要消除了憂慮和恐懼,他們的病也就會自然好起來。 多閱讀開闊視野,更新舊觀念。 內耗存在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心態問題,心態的好壞歸根到底就是思維決定。 為什么同樣面對他人的批評,有的人可以泰然處之一笑而過,有的人卻郁悶暴躁罵罵咧咧? 就是源于對事物認識和觀察的角度缺乏。 多看書多閱讀,提高認知水平,更新腦子里的舊觀念,見得多了懂得多了,就不會那么死腦筋,常常和自己過不去了。 對此我也深有感觸,幾年前我每年看過的書寥寥無幾,近些年每年能至少看幾十本。 現在我的公眾號還經常分享好書書摘,因為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和好處。 比如看多了就心胸開闊了,不會為一點芝麻小事攪動內心的平靜,平靜就是拒絕內耗。 及時覺察自我行為,反省自我。 被思維、習慣操縱著,我們就像一個提線木偶一般,慢慢走完各自人生。 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沒有仔細觀察過自己的行為和思維過程,做選擇做行動都是依靠直覺第一反應,好像內心腦子里有個聲音在說: 這樣做就是最省力,最安全。 然而這是傀儡的我們,由于我們大腦喜歡安逸和穩定。 一旦我們從小形成某種習慣和認知,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自動化選擇,屏蔽掉其他選項。 這就導致我們一旦有精神內耗的習慣,每次遇到觸發內耗的事件,我們就會自動進入內耗程序,不斷這樣循環反復下去。 只有當我們強烈想要改變,時刻觀察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才能在一次次的博弈中,打敗原有的不良習慣。 ![]() 我現在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我記得不久前一個同事跟我說,你一定有一個好老公,你看你的狀態看起來就是過的很好的樣子。 我當時笑了笑,我不否認她的觀點,但我同樣也明白,外界的因素很重要,但是內在的強大更重要。 后來有一次,和同事的對話中,我似乎感覺到一點不耐煩,我確實是一個敏感的人,尤其是還很重視和他的關系。 這種情況下,當時我內心閃過一絲失落難過,有點消極心理了。 但是很快我就改變了心態,認為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就專注到別的事情里了。 但現在我反觀那時候的表現,我覺得我已經變化很大了。 換做幾年前的我,我一定會很難過,而且甚至心情低落一周,怎么也開心不起來,更不知道怎么和他繼續交往。 因為那一刻的不友好已經傷害了我,我做不到什么事都沒發生若無其事的相處了。 但是現在,我不會了。無論他人說過什么,做過什么,我依然可以保持淡然的態度。我的生活、狀態不會因為這些被嚴重打擾。 歸根到底,是我明白別人無論對我評價如何,做了什么,只要我調整心態,不在乎不往心里去,那就傷害不了我、影響不到我。 對我來講,按照舒適的節奏過好自己想要的日子,就足夠了。 所以,精神內耗的朋友們,真的要重視起來,焦慮、生氣、消極悲觀這種精神上的折磨,短期看似沒有傷害,只是內心的沖突和情緒的問題。 但長久來看它會讓人一直處于負面情緒中,慢慢的內心正能量被侵蝕,一旦能量嚴重不足,就會無法支撐身體循環運作,造成透支生病。 當然對每個人來說,改變精神內耗這件事很難,因為要脫離長期形成的思維習慣,這確實太痛苦了。 可這就是人生的真實模樣,是選擇先苦后甜,還是先苦后苦? 沒有什么事可以輕輕松松實現的,眼光放長遠些,沒準兒就有毅力了。 ![]() 今天分享到這里,感謝大家支持閱讀,更多內容歡迎持續關注我~ END ![]() 說真的,見識了體制內的殘酷,不想去上班了 ![]() 好的婚姻,都是怎樣煉成的? ![]() 朋友圈文案這樣寫,沒人會屏蔽你 ![]() 真丟臉,做了10年文案輸給了小白 ![]() 據說看完這個很多人改變命運,居然是真的 ![]() ![]() 分享 ![]() 收藏 ![]() 點贊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