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狀疣就診科室:皮膚科好發于頸部、額頭、眼瞼(即眼皮)等處,表現為細長的絲狀突起, 萬苗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外科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廣東省皮膚性病分會皮膚外科學組組長 概述 尋常疣的特殊類型,疣體細長突起伴頂端角化 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 物理和外用藥物治療,嚴重者需全身用藥 一般經1至2年內可自然消退,少數可復發 絲狀疣是什么? 絲狀疣u(verruca filiformis)是尋常疣?(俗稱刺瘊?、瘊子?)的一種特殊類型,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皮膚黏膜所致的良性贅生物。好發于頸部、額頭、眼瞼(即眼皮)等處,表現為細長的絲狀突起,常伴有頂端角化。一般可以自然消退。 絲狀疣在人群中的發病情況是怎樣的? 絲狀疣是尋常疣的一種特殊類型。而尋常疣可出現于任何年齡,最常見于兒童及青年。 傳播途徑 本病經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患者的皮損而致病。 少數報道,和患者共用毛巾等個人物品可間接感染,導致病毒傳播。 用摸過疣?的手觸摸健康皮膚,可導致病毒在自身接種傳播。 病因 本病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所引起的,傳染源為患者和病毒攜帶者,通過直接接觸或(和)與患者共用個人物品而感染?。此外,外傷或皮膚破損是發生HPV感染?的重要因素。 絲狀疣的病因有哪些? 完整的HPV病毒呈球形,有100多種,其中近80種與人類疾病相關。絲狀疣是尋常疣?的一種,引起尋常疣的是HPV-1、HPV-2、HPV-4、HPV-7及 26~29 基因型。 當皮膚出現破損,HPV會通過破損處侵入表皮細胞,并在其內進行復制、增殖,導致表皮增厚、角化過度,經數周或數月的增生即可產生肉眼可見的疣體。 絲狀疣有哪些誘發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增加絲狀疣的患病風險: 兒童和青年,其身體對病毒可能還沒有建立起免疫力; 免疫功能低下,如感染艾滋?病毒或艾滋病?患者、接收器官移植等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劑者。 癥狀 有些患者感染?HPV后皮膚有肉眼可見的絲狀突起,另有些病灶肉眼不可見,僅可通過醋酸白試驗發現。 部分患者則沒有臨床癥狀,皮膚外觀正常,但是可檢測到HPV或HPV的DNA,被稱為“潛伏感染”,是疾病復發和傳播的主要根源。 絲狀疣有哪些典型癥狀? 皮損為隆起于皮膚的疣狀贅生物,呈正常膚色或呈棕灰色。 單個細軟的絲狀突起,尖端為乳頭瘤狀,小疣?的頂端有角質,像一個長度1cm的小釘倒立在皮膚上。 最常見于面部尤其眼瞼上,也常見于頸部、頦部,往往單個發生。 患者多無自覺癥狀,發于面部的皮損在洗臉時,經常因毛巾的牽拉而稍有疼痛感。 絲狀疣可能有哪些伴隨癥狀? 若發生于眼瞼,可伴發結膜炎?或角膜炎?。 就醫 本病在一定時間后,有可能自然消退,可以不用特意去診治;但如果皮損影響外觀或短時間內不斷增大,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醫生可能會取一些皮損組織用來做病理檢查和檢測病毒DNA。 就醫指征 皮損在短時間內,其顏色或外觀發生改變; 感覺到疼痛,并妨礙日常生活; 皮損持續不消退,并不斷擴散; 皮損反復發作; 成年人出現多發的皮損,提示免疫系統功能障礙。 診斷流程 面部或眼瞼、頸部、頦部出現細長的疣狀贅生物,不斷增大,需要及時到皮膚科就診。 醫生可能會問以下問題來搜集病史: 什么時候開始注意到皮損存在的; 是否第一次出現這種皮損; 皮損的顏色、數目、大小等是否發生過變化; 是否有其他不適; 家庭成員是否有類似癥狀; 近期是否有過外傷或皮膚破損的情況; 平時免疫狀況如何; 是否做過相關的治療,是如何治療的,療效如何。 接下來,醫生會觀察皮損的情況,一般可初步診斷。 醫生可能建議做病理檢查以及HPV的DNA的檢測來進一步明確診斷。 絲狀疣去哪個科室就診? 皮膚科 絲狀疣有哪些相關檢查? 組織病理檢查 醫生會切除一小部分疣體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通過尋找絲狀疣的病理特征來進行診斷。同時可以排除其他相似的疾病。 HPV的DNA檢測 通過對病變組織進行HPV的DNA檢測,有助于疾病的確診。 絲狀疣需要和哪些疾病區別? 絲狀疣 皮贅 皮角 好發人群 兒童及青年 中老年人 40歲以上,特別是經常日曬的老年人 好發部位 面部(尤其眼瞼)、頸部等處 多發性軟纖維瘤好發于頸部或腋下;孤立性者好發于軀干下部 面部、頭皮、頸、前臂和手背等曝光處 皮損顏色 正常膚色或棕灰色 皮色或淡褐色 膚色、淡黃或褐色;若基底部充血發紅,提示可能惡變 皮損特征 細長軟的絲狀突起,尖端為乳頭瘤狀 多發性者為小而有溝紋的丘疹,質軟,呈絲狀增長的突起;孤立性者損害一般為單個,有蒂 大小不等,約2~25mm;長度比寬度大;角突表面光滑或粗糙;基底硬 治療 部分絲狀疣可以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療。但是當疣體影響外觀時,可選擇尋求治療。 治療以破壞疣體、調節局部皮膚生長、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應為主要手段,主要采用物理治療?和外用藥物治療。系統藥物治療多用于皮損數目較多或久治不愈者。 絲狀疣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注意休息,避免搔抓。 絲狀疣有哪些藥物治療? 由于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外用藥物治療 5-氟尿嘧啶?軟膏,因可遺留色素沉著以及局部刺激,故顏面慎用。此外,還可能出現局部疼痛、皸裂、水腫、過敏反應、化膿等不良反應。 3%酞丁胺霜或3%酞丁胺二甲亞砜溶液。 0.1%~0.3%維A酸?酒精溶液,局部外用。副作用有局部輕度灼燒感、紅腫、脫屑及色素沉著。 水楊酸,常用濃度為10%~26%。主要通過促進表皮剝脫發揮治療作用,常聯合冷凍治療?,但可能有局部刺激性和過敏,應避免用于眼瞼等部位。 其他,如5%咪喹莫特?霜,0.5%鬼臼毒素?。但可能有局部刺激性和過敏,應避免用于眼瞼等部位。 皮損內注射 平陽霉素用1%普魯卡因稀釋后注射?于疣體根部,每周1次,適用于難治性疣?,不建議用于眼瞼等部位。 系統藥物療法 目前尚無確切有效抗HPV治療藥物,可適用免疫調節劑,如干擾素?、左旋咪唑等。 絲狀疣有哪些手術治療? 刮除術 對于皮損較少者,醫生可能建議用特制的工具將其刮除。 外科手術切除 手術切除疣體也可用于絲狀疣的治療,術后可能會在治療區域留下瘢痕?。 絲狀疣如何進行中醫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疣的報道甚多,常常用于難治性疣的輔助治療,對于絲狀疣不作為首選。 絲狀疣有哪些其他治療措施? 主要是物理治療,包括冷凍、電灼和CO2激光等,適用于皮損數目較少者。 冷凍療法 常用治療方法。醫生會用棉簽蘸液氮或用液氮冷凍?器的冷頭抵壓疣損害,并根據損害的大小及深度決定冷凍時間及所施壓力。如果一次治療不成功,可在 2~3 周后再冷凍一次。 做完冷凍治療后局部出現水皰、大皰是正常反應,但要注意防止繼發感染,遵醫囑到醫院進行無菌穿刺抽液及換藥,或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冷敷?。 冷凍治療區域應充分暴露,避免接觸水,必要時可外用抗菌藥物。 電灼術 可立即去除病灶,但是灼燒過深者,可能產生瘢痕。 激光治療 通過光能灼傷?疣體,使組織壞死,從而使疣體脫落。可能會出現疼痛和疤痕?。 預后 本病可自然消退,約65%患者一年內自然消退,約90%患者5年內可以消退,少數患者可復發。部分病例可有惡變,但很罕見。 臨床發現疣消退時常有下列征兆:突然瘙癢,疣基底部發生紅腫,損害突然變大,趨于不穩定狀態。 日常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和家人共用個人物品,并盡量減少對疣體的刺激。遵醫囑進行治療,避免自行用偏方處置,防止病情加重。 絲狀疣如何家庭護理? 患者應了解本病具有一定的自愈傾向,緩解恐懼的情緒,增加治療的信心。遵醫囑進行治療,不要自行亂用藥物。 絲狀疣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不要用針具、小刀等去挑皮損處的疣?,這可能會導致病毒的擴散。 避免對皮損的摩擦和撞擊,防止出血。 注意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衛生,防止繼發感染。 絲狀疣病情需要日常監測哪些指標? 注意觀察局部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疼痛、水腫、化膿、過敏反應及色素沉著等,發生異常情況及時到醫院進行對應的治療。 絲狀疣怎么預防? 預防的主要措施在于防止外傷。避免和患病者有直接的皮膚接觸,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有助于降低發病風險。 體力勞動或容易受傷的工作人群應注意做好勞動防護,防止外傷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避免直接接觸他人的疣體;患病后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種。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盡可能避免和他人共用生活物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