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經過手術、放療或化療等治療,并不意味著可以放松警惕。積極嚴格的日常管理,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戰勝癌癥。 生活管理 家庭關懷 了解胃癌:家人可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習有關胃癌的知識,以便更好地照顧患者。 情感支持:胃癌患者常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或情緒改變,作為家人,要注意提供情感支持,向患者講解胃癌相關知識,并告知治療必要性,幫助其樹立治愈信心以及樂觀的生活狀態。 轉移注意力:家人可鼓勵患者通過適量運動、看電影、聽輕音樂、讀書、公園散心等方式放松,促進心理健康。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對于胃癌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復發和降低死亡的風險。 保證睡眠:患者應該多休息,確保足夠的睡眠。 保持健康的體重:特別是在胃癌術后,應定期監測體重,鼓勵少食多餐,必要時轉診至營養師或營養部門進行個體化輔導。 適當參與體力活動:適合胃癌患者的有氧運動包括散步、騎自行車、瑜伽等,可以根據自己愛好的來選擇,堅持每周3~5次。 堅持觀察大便情況:如果發現黑便,建議就醫,以明確是否發生胃腸道出血。 慎用保健品:從食物中獲取營養,避免依賴營養保健品。不推薦常規攝入營養保健品用于控制癌癥。 日常飲食 飲食原則 循序漸進,逐漸過渡飲食。 少食多餐,細嚼慢咽。 限制餐間、餐后液體食物攝入,每餐配以面包,烤饅頭干,餅干。餐前或餐后半小時至一小時才可飲用湯汁、飲料、淡茶水等。 限制糖類食物攝入,糖類供能應占總熱量的50%~60%。 解除懼食心理,保證營養充足。 建議長期限制生、冷、硬等食物。 術后飲食 胃癌內鏡下手術后,2~3天可恢復流質或稀軟食。 胃癌切除手術后72~96小時禁食。 5~6天時,腸功能恢復后,胃管引出液明顯減少后,進水,進食清流質飲食(米湯等)。 7~8天時,進食全量流食(濃肉湯、牛乳等),然后逐漸改為稠流質飲食(麥片粥、藕粉等),再到少渣半流食(稀粥類、菜泥、果泥等),持續2周過渡到半流質飲食(各種普通粥類)。 1個月后可改為軟食。 隨著胃容量增加可恢復至普通飲食,約需半年。 放化療期間飲食 主要攝入肉類、蛋類、魚、大豆、奶等高熱量、高蛋白食物。 主食以小米、胚芽米、麥片等為主。 蔬菜可以選擇紅薯葉、菠菜、萵筍等。 可以吃任意水果,不過最好榨成汁或做成果泥。 每日進食的蔬菜和水果加起來要達到5種。 少吃煙熏、油炸、烘烤類食物,食物以清蒸、清燉、白灼為佳。 進食不宜過快、過燙。 日常服藥 胃切除后會對日常的服藥造成一些影響,建議首選液體劑型的藥物。 固體制劑:普通片劑和膠囊等,需要將藥片盡可能碾碎。 膠囊制劑:需要去掉膠囊殼調成糊狀物或溶解到水中服用。 腸溶制劑或緩釋制劑:正常服用即可,不可碾碎。 隨診復查 胃癌治療后都需要定期復查。 復查目的是監測療效,早期發現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檢查以影像檢查為主,如胸部CT、腹部CT或B超等。 隨診內容無特指,即為每次都要進行的項目。 由于患者間存在著病情和身體狀況的個性化差異,隨診復查時間應嚴格遵醫囑。以下只是一般性原則。 早期胃癌根治性術后隨診 隨診頻率:術后2年內,每3月1次,3~5年每6個月1次,5年后每1年1次。 隨診內容:血液學檢查(CEA和CA19-9)、體重監測,監測頻率同臨床檢查。 超聲檢查,每半年1次。 胸、腹CT檢查:每年1次。 胃鏡檢查:每年1次(當CEA提示異常時隨時檢查)。 進展期胃癌根治性術后及不可切除姑息性治療隨診 隨診/監測頻率:前2年每3個月1次,然后半年1次至第5年。 隨診/監測內容:血液學檢查(CEA和CA19-9)、體重監測,每半年1次超聲或胸、腹CT檢查(當CEA提示異常時)。 預防 注意生活方式 注意飲食健康,多吃含維生素、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少吃腌制食品和不吃發霉的食品。 注意飲食衛生,做好糧食、水果的防霉工作,保護飲用水的衛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餐定時,進食不宜過快、過燙、過硬,避免暴飲暴食。 避免大量飲酒和過度吸煙。 積極治療胃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如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 高發區和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胃癌的篩查。 避免長期口服對胃刺激性較大的藥物。 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 定期進行胃癌篩查 血清學篩查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檢測 PG可分為PGⅠ和PGⅡ。 我國胃癌篩查采用PGⅠ濃度≤70 μg/L且PGⅠ/PGⅡ≤3.0作為胃癌高危人群標準。 血清胃泌素17(G-17)檢測:該指標升高,提示存在胃癌發生風險。 Hp感染檢測:該指標陽性說明存在Hp感染,存在胃癌發生的風險。主要包括血清Hp抗體檢測與尿素呼氣試驗(UBT)。 內鏡篩查 常用的有電子胃鏡篩查、磁控膠囊胃鏡篩查等。 電子胃鏡 是胃癌的主要診斷手段。 可觀察胃內黏膜的全貌,病灶位置、形態、范圍、出血、潰瘍形成等。 可取腫瘤邊緣組織或疑似腫瘤的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磁控膠囊胃鏡(MCE) 是將膠囊內鏡(CE)技術和磁控技術成功結合的新一代主動式膠囊內鏡。 原理:將微型攝像機和無線電發射器置于膠囊內,吞服后檢查胃腸道病變的方法。 優點:全程無痛苦、便捷、診斷準確度較高。 局限性:目前無法進行活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