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解放軍將帥授銜儀式上,有一位將領特別引人關注。 當周恩來把少將證書發(fā)到這位將領手里的時候,在場的將帥面面相覷。 因為大部分人都不認識他,他既沒有參加過紅軍時期的戰(zhàn)爭,也沒有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但是此人卻被授予空軍少將。 這就有點奇怪了,都知道這些被授予軍銜的將帥,個個戰(zhàn)功顯赫,為人民和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所謂的授銜,其實就是一次論功行賞。 一個沒有戰(zhàn)功的人,怎么能授予少將軍銜呢? 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又為何能成為開國少將呢? 紅場受閱這位空軍少將就是唐鐸。 1933年,蘇聯要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6周年,為此要舉行一場盛大的閱兵式。閱兵式上將有一支一百架飛機的飛行大隊接受檢閱,唐鐸被推選為這支百人飛行大隊的領隊。 閱兵式開始了,唐鐸登上了一架雙座P—5 型飛機,坐在駕駛員座位上,而他蘇聯的旅長則坐在另一個座位上。 當唐鐸帶領一百架飛機飛越紅場上空的時候,那是多么的壯觀。 而唐鐸作為一個中國人,在莫斯科的上空翱翔,俯瞰蘇聯大地,更是百感交集。 當天,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設宴招待了唐鐸和參加閱兵式的飛行員。 當斯大林得知領隊是一位中國人的時候,更是興奮不已,說道:“我要見見他,看他長得什么模樣。” 唐鐸堪稱一位傳奇將軍,但他的戰(zhàn)功主要是在蘇聯立下的。 當然他也為新中國的空軍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唐鐸的傳奇人生。 學習飛行技術1904年,唐鐸出生于湖南益陽一個普通的農家。他14歲小學畢業(yè),小小年紀的唐鐸,就抱有奇志,他參加了蔡和森組織的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 1920年,16歲的唐鐸就來到法國留學,跟他一起留學的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像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陳毅、李富春等。 在法國,他像很多革命者一樣,一點也不“安分”,最終被法國當局以“從事布爾什維克”活動為由,強行遣送回國。 回國后,唐鐸找到自己的老鄉(xiāng)、國民黨的大人物譚延闿。經過譚延闿的介紹,他找到當時擔任大于帥府航空局長的楊仙逸,他告訴楊仙逸自己想學習飛行技術。 楊仙逸告訴他要學習飛行技術,得先進入飛機制造廠做實習生,等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后,才能學習飛行技術。 唐鐸欣然答應,之后進入飛機廠當了一名實習生。 為了培養(yǎng)飛行員,孫中山成立了一所軍事飛機學校,雖然只招收過兩期學員,而唐鐸就成了其中的一員。 在這所學校,唐鐸有幸駕駛飛機飛上了藍天。 1925年,國共合作準備派部分學員,到蘇聯學習航空技術。唐鐸作為國民黨黨員被推薦去了蘇聯,被安排在蘇聯空軍第二飛行學校學習。 在那所空軍學校,唐鐸不僅學會駕駛布馬式、安里奧式等多種飛機的駕駛技術,最重要的是他跟共產黨員劉云在一起學習。最終在劉云的影響和介紹下,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后來唐鐸又被安排到,謝爾普霍夫城的一所空軍學校繼續(xù)深造,又學會了多種戰(zhàn)斗機的駕駛技術。 唐鐸刻苦學習飛行技術,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祖國,駕駛飛機參加北伐戰(zhàn)爭。 但是他很快就得到了,蔣介石叛變革命的消息,而且蔣介石政府對在蘇聯學習飛行技術的學員提出要求,限期回國報道。 對于中國的留學生,蘇聯政府的態(tài)度是愿意回國就回國,不愿回國可以留在蘇聯繼續(xù)學習。 唐鐸不想跟老蔣同流合污,便選擇留在蘇聯。 在蘇聯,唐鐸又在第三軍事飛行學校和空中偵察學校深造,成為一位技術全面的飛行員。 唐鐸學成畢業(yè)后,被分配到蘇聯空軍第六旅第十八航空大隊,當了一名飛行員,他當時的軍銜是中尉。 蘇德戰(zhàn)場建奇功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唐鐸向首長請纓,要求上前線殺敵。 但是因為1938年,他受到一項指控,有人說他是日本間諜。雖然他沒有受到任何處分,但是他要求上前線的請求卻被駁回。 唐鐸一次次請求上前線,他甚至親自給斯大林寫信,表明自己的決心。 最后,他的請求得到了準許。 1944年的一天,已經是飛行中隊隊長的唐鐸,帶領4架強擊機受命去轟炸德軍的一個野戰(zhàn)機場,為了隱蔽接近敵人的機場,他帶領戰(zhàn)友選擇超低空飛行,向敵人的機場飛去。 當他們距離敵人機場16公里遠的時候,他帶領戰(zhàn)友們先是突然拉升。 待飛到敵人機場上空以后,他們又迅速俯沖下來,對著機場上的強擊機、轟炸機和加油車一頓轟炸。等敵人的機場淹沒在爆炸聲和一片火海之中后,唐鐸已經帶領戰(zhàn)友們勝利返航。 此戰(zhàn),讓唐鐸在蘇聯空軍中名聲大振,不久他榮升飛行大隊隊長。 一個冬天,唐鐸帶領8架飛機在完成攻擊任務后返航。 飛行途中,唐鐸看見大隊德軍正在過浮橋,他于是命令戰(zhàn)友們在敵人的頭頂盤旋。 德軍看見蘇聯飛機,嚇得趕忙跳進冰冷的河水里躲避轟炸,唐鐸和戰(zhàn)友們,看著德軍在刺骨的寒風中紛紛跳進河里逃命,真是開心極了。 當唐鐸正準備繼續(xù)返航的時候,卻發(fā)現自己飛機的發(fā)動機出現了故障。 他立即降低飛行高度,貼著河面飛行。當他看河流的兩岸時,發(fā)現兩岸都是德國士兵,假如飛機在河岸上迫降,他就會成為德軍的俘虜。 于是唐鐸繼續(xù)搜索,發(fā)現岸邊山丘上長滿了樹木,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平地,他還沒有決定迫降,就發(fā)現平地上到處是德軍的的坦克和載滿士兵的汽車,在那里迫降豈不是自投羅網? 沒辦法,唐鐸只好選擇在樹林里迫降,希望大樹能夠托住飛機。 只聽一聲巨響,他的飛機降到了一棵大樹上,樹枝被壓斷,機身也劇烈搖晃,之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當唐鐸蘇醒過來的時候,發(fā)現自己并沒有被德國兵發(fā)現。 他拖著傷痕累累的身體,向著部隊所在的方向艱難行走,其間多虧遇到了好心的農民,幫助他回到部隊。 當戰(zhàn)友們看到自己的大隊長安全回來后,全都高興地跳了起來。 1944年7月,解放明斯克的戰(zhàn)斗打響了,為了配合地面部隊的進攻,唐鐸帶領24架飛機受命去轟炸德軍的坦克部隊,以減輕蘇軍地面部隊的壓力。 此時的唐鐸已經是空軍的副團長,他帶領三個大隊共24架強擊機參加了戰(zhàn)斗。 當飛行編隊接近戰(zhàn)場上空的時候,德軍8架強擊機前來阻攔。 唐鐸指揮飛機編隊緊縮隊形集中火力,一邊攻擊敵機,一邊向前推進。 德軍飛機很快就被擊落了兩架,其余飛機不得不倉皇逃跑。 編隊進入戰(zhàn)場,德軍的坦克正向蘇軍瘋狂攻擊。唐鐸根據戰(zhàn)場態(tài)勢,立即把編隊化整為零,分為若干小隊,他命令戰(zhàn)友分別向地面上的坦克發(fā)起攻擊。 戰(zhàn)友們各自選擇目標,對敵人的坦克進行轟炸,一次沒有完成轟炸,就再次飛回俯沖轟炸。 經過幾輪轟炸之后,敵人的坦克基本被消滅。 正當戰(zhàn)友們準備返航的時候,唐鐸又發(fā)現了一排汽車,滿載著德軍士兵。他立即命令戰(zhàn)友對車隊進行攻擊,戰(zhàn)友們一陣狂轟濫炸,把這個車隊的德國兵炸了個人仰馬翻。 ![]() 經過幾輪攻擊,他和戰(zhàn)友們帶的炸藥投盡了,機槍子彈也打光了。 但就在這時,唐鐸又發(fā)現一隊德國步兵,他于是把飛機降低高度,飛到了德軍士兵的頭頂。 他硬是用螺旋槳砍削起德軍的腦殼,戰(zhàn)友們發(fā)現飛機居然還可以這樣打敵人,就學著唐鐸的樣子也飛到敵軍的頭頂上,用螺旋槳砍削起德軍的腦袋來。 唐鐸在蘇德戰(zhàn)場屢建奇功,獲得過列寧勛章、紅星勛章、紅旗勛章和蘇聯魏國戰(zhàn)爭勛章,另外還獲得了三枚獎章。 唐鐸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在蘇聯生活戰(zhàn)斗28年。他從去蘇聯之日起,就打算學個一年兩年,學成后回國報效祖國,但是陰差陽錯,他幾乎成了半個蘇聯人。 但是,他還是想要回到祖國。 ![]() 心系祖國1939年,任弼時作為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在莫斯科停留了一段時間。 唐鐸找到任弼時,請求任弼時幫助自己回到祖國,參加祖國的抗戰(zhàn)事業(yè)。 但是任弼時卻說:“你現在回國并不合適,因為我們延安還沒有空軍,也沒有飛行學校,你回去之后沒有用武之地,你總不能參加國民黨的空軍吧。” 任弼時還對唐鐸說:“你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在蘇聯好好學習各種航空理論,掌握飛行技術,將來,我們定會建立自己的空軍,到那時你一定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我們空軍的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 1948年8月,中共代表團來到莫斯科。當時我軍正在籌備建立我們自己的空軍,劉亞樓已經被點將,要當空軍司令員,所以,劉亞樓向蘇聯方面提出要見一見唐鐸。 劉亞樓一見到唐鐸就對他說:“我們解放軍很快就要成立自己的空軍部隊,我們已經通過蘇聯政府聘請了大批蘇聯專家,到時候,你唐鐸可要負責把蘇聯專家,帶回國一起工作啊。” 唐鐸聽到這個消息,自然高興萬分,一方面可以了卻他歸國的心愿,另一方面又能讓他發(fā)揮自己的專長。 這次會面以后,蘇聯外事部門也明確告訴唐鐸,讓他先回原部隊工作,等候回國的通知。 但是從那以后,唐鐸就天天盼望回國的通知。他身邊的很多同學同事,都先后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去了,唯獨他依然留在在蘇聯的部隊工作。 ![]() 這中間,蘇聯國防部曾經3次找唐鐸談話,每一次的談話內容都是一樣,先回原部隊工作,等待回國通知。 唐鐸可不愿這么等下去,于是便跟中央軍委航空局局長常乾坤和總參謀部航空組組長王弼寫信,這兩位都曾經在蘇聯空軍服役,唐鐸跟他們熟得很。 唐鐸在信中懇求他們,替自己向中央請求,把自己調回國內。 1952年,劉少奇率團訪問蘇聯,他專門向蘇聯政府提出要把唐鐸調回國。 蘇聯方面口頭答應,卻就是拖著不辦。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病去世,葬禮安排在3月9日舉行。 ![]() 8日,周恩來率領中共代表團來到莫斯科。當時的情況是,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元首都來到了莫斯科參加葬禮,而毛主席卻因故沒能前來。 周恩來率領著由18個中央領導組成的代表團來到莫斯科,他和代表們首先瞻仰了斯大林的遺容,然后為斯大林守靈。 但是就在參加葬禮的間隙,周恩來專門向赫魯曉夫提出,要把唐鐸帶回國的要求。 這一回,赫魯曉夫沒有理由拒絕了。 ![]() 按理說,在參加斯大林的葬禮的時候,是不宜提出要人的要求的,但是周總理愛才心切。 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太需要唐鐸這樣的航空人才了,所以周總理才不顧外交禮儀,執(zhí)意向蘇聯要人。 1953年4月,唐鐸帶著自己的妻兒,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當他踏上了祖國的土地那一刻,他忍不住跪在地上親吻祖國的泥土。 ![]() 經過周總理的安排,唐鐸進入陳賡領導的哈軍工,擔任空軍工程系的主任,并擔任學院的黨委委員。 在哈軍工,唐鐸利用自己所學,為空軍工程系建立了27個教研室和6個專業(yè),為培養(yǎng)我國的空軍人才,立下了不朽功勛。 在授銜儀式上,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作為陳賡的部下,唐鐸被授予少將軍銜。 唐鐸為空軍建設立了大功,堪稱實至名歸。 參考資料 徐建源《唐鐸將軍的傳奇一生》 葉介甫《在蘇聯與納粹空軍血戰(zhàn)的開國將軍》 |
|
來自: 新用戶41015886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