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陽還五湯,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臨床常用于治療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冠心病、小兒麻痹后遺癥,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單側上肢、或下肢痿軟等屬氣虛血瘀者。 方劑名:補陽還五湯 方劑組成:生黃茂60克、當歸尾6克、赤芍6克、川芍3克、桃仁3克、紅花3克、地龍3克。 方劑方解:補氣活血,祛瘀通絡: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或截癱、下肢瘓廢、便干尿頻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風后遺癥、腦血栓形成及小兒麻痹 后遺癥等。 方劑用法用量:黃芪(生)120g,當歸尾6g,赤芍5g,地龍(去土)、川芎、紅花、桃仁各3g。水煎服。 方劑禁忌: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還應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王氏謂:“服此方愈后,藥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但若中風后半身不遂屬陰虛陽亢,痰阻血瘀,見舌紅苔黃、脈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