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預算管理? 以前覺得經營是對凈利潤負責,年底有錢賺就可以,從未考慮過如何才能賺更多的錢,也未考慮過經營是對股東負責。 現在覺得經營的門道確實很大,以前看的面窄,并沒有真正理解預算的意義,也沒有將預算做得很細并很好的執行。別看預算中的一些小動作、小比率,其實都可能影響最終的結果。 以前覺得運營是做好執行,把合同執行管好,把運營數據管好,提升準確率的同時做好經營數據分析,但通常分析后發現,也改變不了什么。 現在發現,之所以改變不了什么,是因為沒有真正通過數據從上到下認真做好拆解及執行;沒有升維的去看終級目標,而只看見了局部的目標,導致終極目標的偏差。 ROE預算管理是從年度凈利潤到股東權益分配升華過程的指導。 如此,全局管控顯得尤為重要,預算管理便成了經營企業過程管控中最核心的工具。 什么是經營企業? 經營企業是一個從現金到現金循環的過程,任何一次投資都要經歷以下的循環:
因此,ROE才是經營的原點,好的ROE才是股東投資企業的終極目的。 曾經我以為經營企業的目標是獲取利潤,實質上,利潤只是通向目標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股東真正想要的是現金增值,也就是ROE最大化。 企業經營如何才能讓ROE最大化? 先算后戰,先算贏才能真正的贏 行軍打仗,先要有作戰地圖,做好準備再出發; 企業經營,先要有戰略規劃,做好預算再行動。 預算怎么做?預算上接戰略,下接績效,形成戰略-計劃-預算-績效的閉環,方能真正的贏。 1、戰略:戰略是確定方向,決定企業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所有資源配置都要與公司未來3~5年的戰略規劃保持一致,因為戰略是公司未來的方向和定位,所有資源都是圍繞戰略進行配置的。 2、計劃:計劃是戰略落地執行,做預算之前,企業要根據戰略編制好第二年的工作計劃,計劃要覆蓋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市場、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售后、行政、人事、財務等整個內部價值鏈。如果一家企業如果還沒有編制好第二年的工作計劃,沒有進行充分的上下溝通,那么一定不能啟動預算編制工作。 3、預算:預算為計劃服務,是細化的計劃,如果一家企業只有年度計劃而沒有預算,那它的麻煩就大了。因為如果各個部門有計劃,公司卻沒有給它們配置資源,那么它們的計劃一定很難落地,這就顯出了資源配置的重要性。預算的核心功能是有效的配置資源,以達成價值最大化。 4、績效:企業能否按照預算導航系統來平穩運營,將預算系統的藍圖變為現實,靠的是人才!那么,企業要靠什么來激勵人才呢?這就需要設計績效系統。歸根結底,驅動公司戰略落地的是人,而績效就是用來激活人性和人欲的。如果沒有好的績效機制讓真正的人才得到應有的回報,那么企業即便培養出懂經營的干部和人才,也是在為競爭對手培養人才。 預算是一張很大的網,覆蓋整個經營面,從資金的輸入到輸出,從需求的輸入到輸出,從人才的輸入到輸出,透過不同的維度,時間、區域、產品、部門、人員等,真正的把資源合適的分布到每一個網點,然后監督。有了網點分布圖,有了網點畫像,有了網點執行進度和質量標準,經營效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傳統預算的五宗罪 不正視漏洞注定戰不贏 1、目標不對:員工賺得盆滿缽滿,老板窮得叮當響
2、責任不清:財務部的偽預算指導不了真業務
3、方法不當:預算季度性“難產”,無法達成共識
4、只編不管:管預算=砍費用
5、青黃不接:管理層經營能力缺失
思考升維是個人成長的捷徑,管理升維是企業成功的觸媒 我們常說,如果能站在領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那么離坐上領導的位置就不遠了。 工作中經常聽到很多抱怨和吐槽,吐槽領導的決策、抱怨流程的繁瑣、吐槽同事的失職、抱怨制度的不公,問題一定都存在,但每個人解決的方式卻各有不同。為什么?因為每個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樣、目標不一樣、決策和行動自然不一樣。 把視野放大,把眼界拓寬,凡事往上多看一層,凡事往前多走一步。 只有管理者升維成經營者,老板從經營者回歸投資者,佐以全面預算,企業經營才能廟算成功! 近期熱文:8月26.27【中國PMO&PM大會】大咖云集邀您參加 |
|
來自: 宋洋sy > 《17-企業管理及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