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香開始落葉了。 以前寫過有著v字果實的槭樹科的楓,雖然名稱都帶楓,而且三裂葉片也相似, 但楓香可不是槭樹科種類,它的葉片并不成對長,新葉的葉柄上還會有小小的線狀托葉。 果實也不是V字翅果,而是像法國梧桐那樣。是一個球狀果序,一個球上大概有二三十個小蒴果。成熟的果實上,能看見一個個小蒴果屁股藏在果序軸里,露出又尖又硬的宿存花柱張牙舞爪,比法國梧桐粗獷多了。 楓香是高大喬木,所以理所當然的,花也不好觀察。我就沒見過,不過就是個球狀的花序嘛,雌花長成雌花球,雄花長成雄花球。 對于光看葉或果就能辨認出來的楓香樹而言,看不看花真的也無所謂。 圖片來源見水印 但是杜甫不同意了,他看到春季楓香花葉同出,紅的花序,和嫩紅轉嫩綠的葉片,寫下: 獨嘆楓香林,春時好顏色。 《南池》 這首詩有點生僻(沒被選入義務教育課本里),但另幾首楓的唐詩就很是膾炙人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自古“楓”之一字具體指代一種樹還是幾種樹,我未經考證,然同樣會變紅葉的楓香必然是其中之一。 因為楓香是我國原產的鄉土樹種,西晉時期,嵇含(竹林七賢之嵇康的侄孫)編纂的廣州植物志——《南方草木狀》一書中,便稱呼其為“楓香樹”。香之一字是因其樹脂具有奇香。 除了廣東,楓香在秦嶺以南和淮河以南各省都很常見,村落寺廟的百年楓香古樹亦是尋常,它喜陽,且多生于平地。 所以,在寂寥秋日,尋一株楓香樹,在滿地厚重落葉上行走,聽著細碎的聲響,沐浴著穿過樹冠的陽光,嗅一嗅楓香的清冽,再撿拾一二紅葉,這等體驗,該遠勝那只能用眼睛來觀賞的園林紅葉和崖壁紅葉所能給予的吧! 注:文中照片如無特殊注明,均為本人拍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