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 2000 字,閱讀約需 5 分鐘 太長不看 01 補鉀可以一定程度抵消高鈉飲食帶來的危害。尤其夏天大量出汗+高溫下劇烈運動或服用一些藥物,容易大量流失鉀,警惕低鉀血癥。 02 如果你飲食模式是主食只有精米白面、蔬菜不達標、沒有豆類、堅果、牛奶,那平常鉀攝入太少了。 03 高鉀食物有甜菜葉、藜麥、牛油果、開心果、土豆等。 入伏十幾天了,你那里熱嗎? 高溫之下,誰都難免變成汗人……而汗水里除了我都知道的鈉,還有一種對我們很重要的元素也會悄悄流失,它就是鉀。 夏天,更容易鉀大量流失 炎炎夏日,本身就大量出汗的同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或者減肥人群,因服用利尿劑、減肥藥物,或者患胃腸疾病的人群和因為一些緣故腹瀉的人,這些人相比其它季節(jié)更易發(fā)生低鉀血癥[1]。 ![]() 輕度的低血鉀(血漿鉀濃度3-3.5 mmol/L)一般無癥狀或輕癥狀。但嚴重低血鉀(血鉀濃度<3 mmol/L),就會出現(xiàn)肌肉無力,嚴重的會出現(xiàn)呼吸衰竭,部分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 高溫環(huán)境作業(yè)的工作人員,或在高溫下進行了長時間高強度運動的人,如果沒有及時補鉀,也可能出現(xiàn)低血鉀。 所以上面這些情況要警惕。 ![]() 不過,一般情況下,汗液中的鉀離子含量非常低,普通出汗是不會導(dǎo)致鉀丟失過多、影響電解質(zhì)平衡的。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說,鉀元素對于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很多人平常就攝入不足。 鉀對健康意味著什么? 鉀可是我們體內(nèi)占比很大的一種元素,1公斤體重大概有1.9-2.1g的鉀 [3]。 人體細胞內(nèi)液中的主要陽離子就是鉀,鉀承擔著許多工作,往大說就是要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肌肉細胞的興奮性、體液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的維持,這些可都是是我們?nèi)梭w正常運轉(zhuǎn)的基礎(chǔ)。 鉀充足攝入的好處 研究發(fā)現(xiàn),當我們通過膳食來攝入足夠的鉀,有這些益處:
[2-5]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調(diào)節(jié)血壓了。被世衛(wèi)組織科學(xué)家認定為高質(zhì)量證據(jù)的多項薈萃分析發(fā)現(xiàn),增加鉀的攝入量可以讓靜息收縮壓下降3.06 mmHg、靜息舒張壓下降2.84 mmHg;可以讓動態(tài)收縮壓下降3.04mmHg、動態(tài)舒張壓下降1.24mmHg 。尤其對于高血壓患者,效果更好——增加鉀攝入量可使收縮壓降低5.32 mmHg [2]。 而血壓和許多慢性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息息相關(guān),包括機理較為明確的冠心病、中風,也包括機理還在研究的高尿酸血癥、糖尿病、慢性腎病。血壓控制好了,許多疾病的風險也會關(guān)聯(lián)著降低。 ![]() 我們太愛吃鈉,太忽視鉀 說起鉀就少不了提到鈉。 ![]() 鈉和鉀的作用和代謝互相關(guān)聯(lián),比起單獨看鈉或鉀的攝入量,鈉/鉀攝入比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guān)聯(lián)性要更強 [6]。 實際數(shù)據(jù)也說明,多吃鉀的降壓效果,在鈉本身吃得多的人身上會更好 [2]。 ![]() 根據(jù)目前的證據(jù),鈉和鉀的攝入摩爾數(shù)比例大概接近1:1對健康有益,也就是1g鈉要對應(yīng)1.69g鉀,然而,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口都是鈉的攝入遠超推薦限量,而鉀的攝入遠低于推薦攝入量,鈉鉀比例2:1甚至更高。 我國這個問題也相當嚴重。 推薦和實際的差距 根據(jù)中國疾控中心的《2015-2017年中國居民能量和主要營養(yǎng)素的攝入狀況》,我國居民平均每天鉀攝入量只有1547mg,而鈉攝入量高達6046mg。 就算不看鈉鉀比,只看鉀的平均攝入量,和推薦量的差距也有這么大: ![]() 你的膳食是鉀值怎么樣? 什么樣的飲食才能給我們充足的鉀呢?如果你按照膳食指南把下面這些成分都吃夠了,那就沒問題。 ![]() 如果你的飲食是這樣的,那鉀真的很少↓ ![]() 高溫天氣更別忘了多吃鉀豐富的食物。 高鉀食物榜單 鉀廣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全谷物、薯類、豆類、堅果里,但也確實有一些佼佼者,含量遙遙領(lǐng)先,補鉀事半功倍。 常見蔬菜中的高鉀王: ![]() 常見水果中的高鉀王: ![]() 常見堅果中的高鉀王: ![]() 常見全谷物和薯類中的高鉀王: ![]() 豆類普遍鉀豐富,也別忘了吃~ 鉀吃多會中毒嗎? 其實對于腎功能完全正常的人,就算鉀攝入劑量非常高,身體也能夠有效地適應(yīng)并通過尿液排出過量的鉀。 比如試驗發(fā)現(xiàn)連續(xù)數(shù)周每天從食物中攝入高達15600mg的鉀,或是長達一年每天4485mg的鉀均未報告任何不良反應(yīng) [7-8]。 ![]() 但前提是從食物中攝入,而不是補充劑,目前沒有從食物中攝入鉀導(dǎo)致中毒的病例報告,但補充劑有中毒病例 [8]。盡管吃多了也能通過腎臟排出,但攝入后畢竟還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去處理,期間鉀先從腸道吸收,然后被送到血管中,因此即使是健康人,如果短時間內(nèi)極大量攝入,也可能會導(dǎo)致短暫的高鉀血癥。 而從食物中補充不必擔心,世衛(wèi)組織也在推薦中說了,從食物中補鉀是安全的,不設(shè)置上限 [2]。 再次強調(diào)不要亂吃補充劑,除非是醫(yī)生讓你吃。 ![]() 考慮換成低鈉鹽? 還有一種減鈉補鉀的方法就是把平常吃的鹽換成「低鈉高鉀鹽」——這種鹽里面一部分氯化鈉被替換成了氯化鉀。 尤其對于腎功能正常的高血壓患者,可以考慮。 衛(wèi)健委的《成人高血壓食養(yǎng)指南》(2023年版)里面就建議高血壓患者: ① 增加富鉀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等)的攝入量 ② 腎功能良好者可選擇高鉀低鈉鹽。 但要注意: 不建議服用鉀補充劑(包括藥物)來降低血壓。 腎功能不全或者有高鉀血癥者補鉀前應(yīng)咨詢醫(yī)生。 對于其他人,只要腎功能沒問題,換成低鈉高鉀鹽也是沒問題的。按照國標,我國售賣的低鈉鹽中鉀的含量可以達到 10%-35% (GB 2721-2015),如果每天做飯用了10g低鈉鹽,差不多就會攝入1g的鉀,既滿足了咸味,也改善了鉀鈉比。 高溫作業(yè)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腎功能障礙者及服用降壓藥物(尤其是普利類、沙坦類降)的高血壓患者等不適宜高鉀攝入的人群則不適宜用這種鹽。 你平常的飲食中,含鉀量達標了嗎? 參考資料: [1] 安洪梅.夏季繼發(fā)低鉀血癥并嚴重室性心律失常14例救治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09,6(09):168. [2]WHO . Guideline: Potassium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WHO; Geneva, Switzerland: 2012. [3] Kong SH, et al. Dietary potassium intake is beneficial to bone health in a low calcium intake population: the Korean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KNHANES) (2008-2011). Osteoporos Int. 2017 May;28(5):1577-1585. [4] ai X, et al. Potassium and Obesity/Metabolic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Nutrients. 2016; 8(4):183 [5] D'Elia L, et al. Dietary Potassium Intake and Risk of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Nutrients. 2022 Nov 12;14(22):4785. [6] Cook NR, et al. Trial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 Joint effects of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on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Trial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follow-up study. Arch Intern Med. 2009 Jan 12;169(1):32-40. [7] Rabelink TJ, Koomans HA, Hene RJ et al. Early and late adjustment to potassium loading in humans. Kidney Int, 1990, 38(5):942–947 [8] Siani A, Strazzullo P, Giacco A et al. Increasing the dietary potassium intake reduces the need for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Ann Intern Med, 1991, 115(10):753–759 [9] EFSA Panel on Dietetic Products NaA. Opinion of the Scientific Panel on Dietetic products, nutrition and allergies [NDA] related to the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of sodium (Request EFSA-Q-2003-018). 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Journal, 2005, 193:1–19 編輯:小薈 |
|
來自: 淳淳之美書館 > 《飲食營養(yǎng)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