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叔的養生粥是針對六種體質配備而成,它們均以米脂小米以及河南溫縣懷山為底料,然后搭配一些其他的食材熬制而成,陜西米脂的小米,是小米中的王牌,小米最寶貴的就是上面那層粥油,被譽為“窮人的人參湯”,而米脂小米的米油最為豐厚,營養也是最為豐富,補益效果也是最好的。 而河南焦作溫縣的壚土鐵棍山藥,和市面上的菜山藥不同,它是真正具有藥性的山藥,補虛勞、益中焦,對于脾胃大有裨益,調理五勞七傷以及咱們所說的“亞健康”可以說是效果杠杠的。 接下來,大家拿出小本本,認認真真的把小叔分享的這幾道養生粥記下來,早上熬給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 陰虛體質: 小米 懷山 銀耳 枸杞 桑葚 蓮子 陰虛體質表現出來的狀態主要就是干燥,嘴巴干、皮膚干、眼睛干、喉嚨干,舌頭呢是一片赤紅,舌苔很少或者干脆沒有,晚上睡覺時候總感覺手心腳心發熱,容易盜汗,脾氣也容易急躁,大便經常干燥,體型方面通常來說也偏瘦。 如果你符合以上幾點情況,那你很大程度上就是陰虛體質了。 五種食材滋補五臓之陰。 銀耳,被稱作“老百姓的燕窩”,甘甜爽口,潤而不膩,色白,白入肺,能滋肺陰;枸杞,最擅長的就是滋補肝陰,它紅紅的一個,能夠補血,肝藏血,所以枸杞能夠滋補肝陰,填補精髓;桑葚色黑油亮,它上面顆粒都像種子一樣,所以它還可以入腎,滋補腎陰;蓮子芯是苦的,苦入心,帶芯的蓮子可以收斂心火,起到安神的作用。 山藥則很神奇,它能補三陰,味香,可以醒脾健脾,入脾,滋補脾陰。色白能入肺,滋補肺陰。削開山藥的皮,有一層粘液,這是山藥的精,精華的物質能夠入腎,所以它又能補腎陰。 陽虛體質: 小米 懷山 栗子 核桃 肉桂 大棗 姜絲 陽虛的主要表現就是怕冷,這種怕冷不分季節,總要比別人多穿幾件衣服;吃點涼的就容易腹痛腹瀉;站一會就容易腰酸筋軟,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身上又冷又痛;面色蒼白,容易疲憊;舌苔白厚,無精打采;晚上睡覺總是起夜。 如果身上有這些特征表現,那你很可能就是陽虛體質了。 人體有三大陽氣發動機:心陽、脾陽、腎陽。而補陽通常就是補這三陽,此外,陽虛通常都是在陰虛的基礎之上形成的,所以補陽的同時順帶還要滋陰。 各種各樣的堅果都是壯陽的,栗子是種子類植物,可以入腎,補腎陽。此外,撥開板栗之后,它的顏色略微發黃,肉質也很飽滿緊實,黃入脾,脾主肌肉,所以它還能入脾經,補脾陽。核桃外形像大腦一樣,民間常說吃核桃能補腦,而腎主腦生髓,腦髓即是由腎精生化而成,所以補腦即是補腎。肉桂色紅入心,能溫補心陽,同時它還能引火歸元,把多余的火納入腎中,溫補腎陽。 大棗和姜絲組成的姜棗茶是補陽健脾的絕妙搭配,大棗外皮是紅色,棗肉是黃色,所以既能入心,又能入脾。中醫認為,姜絲能入心經,振奮心陽。山藥陰陽雙補,既可補脾陰,又可補脾陽。 ![]() 氣虛體質: 小米 懷山 黃芪 糯米 大棗 姜絲 氣虛的主要表現就是容易累,感覺氣總是不夠用,稍微動一動就容易氣喘吁吁;總喜歡躺著;容易疲勞,講話多一點就覺得累;動不動就一身大汗;總是提不起精神來,干什么都沒有太大興趣;舌頭兩邊經常有齒痕;身體有一些“下垂”的疾病。 如果你有以上幾點表現的話,那就得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氣虛了。 黃芪能補一身之氣,黃芪小米,相當于食療版的補中益氣湯。黃芪,最早被寫作“黃耆”,耆,年長的意思,民間有六十為耆的說法。黃芪為補藥之長,意思說它穩重持長,像老者一樣老成持重,能夠慢慢的把一身之氣補起來,補氣的功效非常好,也同樣適合中老年人經常服用。 糯米是米類中最滋補的,大補氣血的醪糟就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糯米可以補血、補虛、補脾肺。氣為陽,大棗和生姜可以升陽,振奮脾胃之氣。脾胃是氣血生化的源頭,山藥能夠健脾養胃,從源頭上改變氣虛體質。 痰濕體質: 小米 懷山 茯苓 蓮子 炒薏米 陳皮 痰濕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油膩”,頭發油、臉上油;臉上肌肉比較松弛;總是有吐不完的痰;一天到晚總是沒精神,頭重如裹,容易疲憊;吃點滋補的東西就容易上火;有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排便不清爽,容易粘馬桶;身上總喜歡長一些脂肪粒;舌苔厚膩有齒痕;喜歡吃一些大魚大肉。 如果符合以上一些特征的話,那痰濕體質基本上就沒跑了。 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調理痰濕體質,一是在于行氣化痰,二是在于強健脾胃。這里我們用的是專門為祛濕打造的四神湯。 山藥是健脾首選,可同時滋補脾陰脾陽,全面啟動脾胃功能,強壯脾胃正氣,從扶正的角度來祛濕;茯苓是九大仙草之一,煮出來的水清澈無味,可以甘淡滲濕,是祛濕的絕密武器;蓮子味香,香可醒脾健脾,所以蓮子能夠健脾祛濕。 薏米有些寒涼,所以需要炒一下降低寒性,也正因為它涼利的特性,才有利濕的功效,把濕氣通過小便排出去。陳皮,可以行氣祛痰,陳皮辛溫,可以宣肺,也可以燥濕化痰,陳皮還有一股芳香,香可醒脾健脾化痰。所以調理痰濕,陳皮既能治標又能治本。 由于篇幅有限,余下幾種體質的養生粥的配方不能在一篇文章中全部分享完,小叔呢也在這賣個關子,咱們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