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十個老人那基本九個腿腳不利索的。如果是西醫來治療他們多半是給你開點消炎止痛的藥。但是其實這些藥根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表面上看,腫脹消了,疼痛沒了,但是呢都是暫時性的,并且有的患者啊還會出現一些后遺癥,比如說惡心嘔吐,脹氣,長期服用對我們的心血管也不好,還會增加肝腎功能的異常甚至衰竭 今天,賈醫生就從中醫的角度跟大家講講這種病該怎么治 我們中醫認為,五臟之中,肝主筋,肝的好壞決定筋的強壯,關節處有筋,肌肉里有筋、韌帶也是筋,半月板也屬于中醫筋的范疇。全身上下所有筋都由肝所管。肝藏血,所以我們的筋其實是需要大量的肝血滋養。那肝血不足之后,筋失所養,就會出現一系列的關節病,比如關節酸痛,腿腳僵硬,屈伸不利,走路骨關節咯咯響等等 所以,在中醫上來說,我們治腿就是養肝 那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方子是古代一位大家的經典名方,叫養筋湯。里面有白芍、熟地、麥冬、酸棗仁、巴戟天,這五味藥。《辨證錄》上說此方甚妙,能夠治療很多腿腳病。 現在我們知道了造成腿疼的原因呢全在筋。那筋的問題總歸于是肝血不足,所以本方運用了大量的白芍。白芍味味苦酸,入肝、脾二經。能夠生肝里的津液,滋補肝陰,肝藏血,津液生血,所以補津就是補血。同時白芍味酸,酸味主收斂,相當于是氣血的一個抓手,讓他不那么容易耗散,這樣就起到一個養血的作用。肝血足了,腿腳自然就利索,也不疼了 第二個藥,酸棗仁。他的味道也是酸的,入心肝二經,心生血、肝藏血,所以酸棗仁有能補血養血的作用。那肝和心在五行上是相生的關系,“肝屬木,木生火”,火對應五臟中的心。肝血不足,那心作為子,就會失去濡養,這個時候血液就無法輸送到膝蓋上。所以酸棗仁就起到了一個后備能源的作用 第三個藥,熟地。熟地能補腎陰。中醫認為肝腎同源,腎水可以生肝木。那腎精充足了,我們的肝血才能夠化生,所以熟地在這里也是為肝血提供能量 第四個藥,是麥冬。麥冬可以補肺陰,中醫上講“龍虎回環”。肺和肝之間的氣機循環是攪動全身氣機運化的關鍵。那肝主升發,肺主肅降,肝升肺降才能使得渾身氣機調暢。那氣血輸送到我們的筋骨 最后一個,巴戟天,巴戟天可以溫補腎陽。中醫認為,人就像是油燈,補“陰”就是補油,補補“陽”就是點火。點燈需要燈油也需要火。所以巴載天就是點亮油燈的那把火。在這個養陰的方里,加入一個溫陽藥,這就是中醫上說的陰中求陽。就像《黃帝內經》中說的:“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這樣就是我們的整個方子了。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是一個小小的養筋方,本來只是需要補肝即可。但是我們其實在補的時候兼顧了五臟,并且兼顧了調暢氣機。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用來調整個身體的生態,從而使他達到一個平衡。這就是中醫的魅力所在 那今天的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問我,我看到都會回復大家 |
|
來自: donglianghua > 《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