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露蜂房(馬蜂窩)(奇奇中醫堂整理) 【本經原文】 露蜂房,味苦,平。主驚癇,瘈疭,寒熱邪氣,瘨疾,鬼精,蠱毒,腸痔。火熬之,良。一名蜂腸。生山谷。 【釋名】《名醫》曰:一名百穿,一名蜂。生牂柯,七月七日采,陰干。案《淮南子》汜論訓云:蜂房不容卵。高誘云:房巢也。《雷公炮炙論》:蜂房有四件,一名革蜂案,二名石蜂案,三名獨蜂案,四名是草蜂窠也。入藥以革蜂寅為勝。《唐本草》:此蜂房用樹上懸得風露者,其蜂黃黑色,長寸許,非人家屋下小小蜂房也。《蜀本草》:《圖經》云:露蜂房,樹上大黃蜂窠也,大看如甕,小者如桶,今所在有,十一月、十二月采。 露蜂房Lù Fēnɡ Fánɡ,中藥名。為胡蜂科昆蟲黃星長腳黃蜂或多種近緣昆蟲的巢。群棲性,營巢于樹木上或屋檐下。味甘,性平。歸肝、胃、腎經。有祛風,攻毒,殺蟲,止痛,抗過敏的功效。主要用于祛風鎮痛,攻毒散結,殺蟲止癢。 露蜂房,別名:蜂腸、革蜂案、百穿、蜂剿、蜂房、大黃蜂窠、紫金沙、馬蜂包、馬蜂窩、虎頭蜂房、野蜂房、紙蜂房、長腳蜂窩、草蜂子窩、蜂巢。 【產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咸,性平,有毒。 【歸經】歸肝、胃、腎經。 【功效】祛風鎮痛,功毒散結,殺蟲止癢。 【主治】露蜂房為解毒,殺蟲藥,治附骨癱疽,瘰疬,惡瘡,驚癇,癲疾,殺腸中寄生蟲, 興腸道。主治驚癇寒熱,風濕痹痛,風蟲牙痛,癰疽疔瘡,瘰癘,乳癰,喉癰,喉痹,痔漏,頑癬,風疹瘙癢。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露蜂房,陽明藥也。外科齒科及他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兼殺蟲之功耳。” 2.《滇南本草》:“治一切虛證,陽痿無子,采服之。” 3.《別錄》: 合亂發、蛇皮燒灰,以酒日服二方寸 匕,治惡疽附骨癰,根在臟腑間,歷節腫出,疔腫惡膿,諸毒皆瘥。(瘥chài〈動〉,病除(病已去體;病有好轉)) 4.蘇訟: 煎水治療熱病后毒氣沖目,炙研和豬脂涂凜癡成瘺。 5.大明: 煎水漱牙齒,止風蟲疼痛,又洗乳癰,蜂疔,惡瘡。 6.蘇敬: 療上氣,赤白痢,遺尿失禁,燒灰酒服主陰痿,水煮服汁下乳石毒。 7.《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發汗除濕,清陰熱。 8.《云南思茅中草藥選》:舒筋活絡,法風濕,利尿。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膝濕痹,腎炎水腫。 【相關治方】 1、 治手足風痹:黃蜂窠大者一個,小者三。四個(燒灰),獨頭蒜一碗,百草霜一錢半。同搗敷上。忌生冷葷腥。(《乾坤生意秘韞》) 2、 洽風氣客于皮膚,瘙癢不已:蜂房(炙過)、蟬蛻等分。為未,酒調一錢匕,日三、二服。(《姚僧但集驗方》) 3、 治婦人乳癰,汁不出,內結成膿腫,名妒乳:蜂房(燒灰研),窯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簡要濟眾方》) 4、治諸惡疽。附骨癰,根在臟腑,歷節腫出,療腫惡脈諸毒:露蜂房、亂發、蛇皮。三味合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二。(《別錄》) 5、 治瘰疬生頭,膿水不干,疼痛:露蜂房一兩,蛇蛻皮半兩,玄參半兩,黃蔑三分,杏仁一兩(湯浸,去皮、雙仁,研),亂發如雞子大,黃丹五兩。上藥細挫,用麻油一斤,先煎發及杏仁,候發消盡,即以綿濾去渣,都人鐺中,將前藥煎令焦黃,又濾去滓,下黃丹,以柳木蓖不住手攪,候熬成膏,即傾于磁合中盛,旋取涂于帛上貼之。(《圣惠方》蜂房膏) 6、治下部漏痔:大露蜂房燒存性,研,摻之;干,以真菜油調。《唐瑤經驗方》 7、 治風瘺:露蜂房一枚,炙令黃赤色,為未,每用一錢,臘月豬脂勻調,敷瘡上。(《補缺時后方》) 8、 治風熱牙腫,連及頭面:露蜂房燒存住,研未,以酒少許調,噙漱之。(《十便良方》) 9、 治頭癬:蜂房一個,蜈蚣二條,明礬適量。將明礬研未,人蜂房孔中,連同娛蚣置瓦片上文火烤焦,共研細未,麻油調勻外擦。(《全展選編·皮膚科》) 10、 治蜂螫人:露蜂房末,豬膏和敷之,(《千金方》) 11、治重舌口中涎出:蜂房燒灰細研,以好酒和,薄敷喉下。(《圣惠方》) 12、治小兒喉痹腫痛:蜂房燒灰,以乳汁和一錢匕服。(《食醫心鏡》) 13、治小兒臍風濕腫久不瘥:露蜂房,燒未敷之,(《子母秘錄》) 14、治寸白、蛔蟲:蜂案燒存性,酒服一匙,蟲即死出。(《生生編》) 15、治細菌性痢疾:蜂窩焙干,研細末,每次一至二分,每日三次,溫開水送服。四至七天為一療程。(贛州《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16、治崩中漏下,青黃赤白,使人無子:蜂房未,三指撮,滔服之。(《千金方》) 17、治療急性乳腺炎:取露蜂房剪碎置于鐵鍋中,以文火焙至焦黃取出,碾為極細粉末,每次1錢,用溫黃酒沖服,每4小時1次,3天為一療程。一療程后未痊愈者,可再服一療程。若已有化膿傾向者本法無效,應考慮手術治療。重癥患者配合局部毛巾熱敷。治療26例,痊愈23例,進步1例,無效2例。平均治愈時間力2.1天。據觀察,病程在10天以下者,大都可以消散痊愈,服藥期間未發現毒性反應和副作用。 18、治療化膿性感染:取蜂房1兩,加水1000ml,煮沸15分鐘,過濾去渣。用于浸泡或沖洗創而,每日1-2次,每次以洗凈創面膿液、污物為度,洗后創面用消毒紗布專用敷蓋,本法對外傷性感染。手術后傷口感染、癤、癰。燙傷、蜂窩織炎。新生兒皮下壞疽等均有一定療效,特別對于壞疽性(潰爛的)和化膿性的瘡面更為有效,藥液具有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等作用,并能促進創口早期愈合,但對伴有發熱及全身中毒癥狀者,則應酌情配合其他藥物治療。 19、治療牙齒腫痛,風火牙痛:露蜂房(大者,炙)、礬石(燒灰)各一兩。上為粗末。每用二錢匕,水一中盞。煎十余沸,熱渫冷吐。露蜂房有祛風解毒、消腫止痛之功,礬石即白礬,有殺蟲療瘡之效,二藥相合洗齒,則風消腫散而齒痛愈。出自《圣濟總錄》卷一二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火燒灰研末服,2-5g。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摻或調敷。 【使用注意】禁生用。氣虛弱及腎功能不全者慎服。露蜂房惡干姜、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1.《本經》:火熬之良。 2.《本草匯言》:剪碎,酒浸一宿,火上炙用。 【炮制方法】 一般10-12月間采收,采后曬干,倒出死蜂,附去雜質,剪成塊狀,生用或炒、煅用。 洗凈,蒸透,剪成小塊,曬干;或略炒至微黃色。 煅蜂房:取蜂房碎塊入罐內,鹽泥封固,煅存性,露去火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