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9月9日,恒星隕落寰球同悲,這一天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悲傷時刻。時至今日,后世只要提到九月九日,就會想到毛主席。 殊不知,在歷史上的九月九日,還曾發生過幾乎差一點就要徹底顛覆中國歷史的大事件——在數十年前的這一天,毛主席遭遇了一生中最驚險的時刻,差點就命喪敵人之手,這背后又有怎樣令無數人極度后怕的故事? 早在1927年,在毛主席的親自領導和策劃之下,根據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的決議,毛主席作為中央特派員,在當時的湘贛邊界利用秋收時節,發動一場暴動,史稱秋收起義。 在此之前,毛主席還沒有在黨內帶兵的經歷,屬于是文職干部。因此理論上說,1927年,是毛主席正式開啟自己作為軍事家道路的標志時間點。 此次參加起義的部隊,由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下屬的第二方面軍警衛團為核心,加上湖南平江和瀏陽的農民軍,外加崇陽、安源等地的工人組織,這些部隊最終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人數達到了五千人。 此次起義,由毛主席本人親自擔任前敵委員會書記,這支部隊被后世稱為紅一師,屬于是全軍資歷最深的部隊之一。 原本按照當時決策層的指示,秋收起義的部隊需要攻打長沙這樣的省會大城市,以此達到擴大影響的目的。然而,我黨過于高估了自己的軍事實力。 盡管起義初期在瀏陽、白沙東門市、醴陵等地的戰斗中,起義軍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然而,敵軍的反撲同樣超乎預期。就在部隊面臨重大損失之際,毛主席本人當機立斷做出了英明的指示,部隊立即放棄攻打長沙的作戰計劃,沿著羅霄山脈向南快速轉移。 在這個過程中,毛主席需要親自聯絡其余起義部隊。途經瀏陽張家坊時,他被當地的鄉團兵丁抓住,當時,毛主席并未向對方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因此,對方僅僅是把他當成一個普通黨員。 盡管如此,在當時那個白色恐怖年代,僅僅是共產黨員這個身份,就隨時面臨生命危險。早知道,就連在黨的領導下從事農民運動的農協成員、農會的農民,都極有可能隨時遭到清鄉團的報復。 因此,毛主席的面臨的形勢十分危急。此時發現,自己的衣衫兜里,還有從另外一個同志手中借來的幾塊大洋,原本是路上的盤纏花費,情急之下他靈機一動,提出拿錢收買對方。 畢竟,絞殺一名黨員,對于普通團丁沒有任何的好處,只是所謂的日常工作而已。但是眼前白花花的銀元,卻切實關系到自身的利益。 事實果然如此,唯利是圖的團丁絲毫沒有多想,拿走銀元解開繩索,讓毛主席自行逃跑。一小段時間后,這些團丁又開始上報自己的上司,繼續對已經轉移的毛主席進行搜捕,最終毛主席躲在一處小水溝中,躲過了白狗的追捕。 在數十年之后,毛主席曾經和美國友人斯諾談起過自己的歷險經歷。他回憶稱,這一路上可謂是步步兇險,對錢一貫不在意的他,恰好憑借兜里有幾塊大洋,得以解脫繩索。 同時,當地的地形水網密集,有好幾次搜捕人員距離他已經是近在咫尺,不知為何,這些人都沒有能夠發現他的藏身之處。歷經坎坷之后,毛主席碰上了當地一位老鄉,在對方的幫助他真正逃離險境,老鄉還給他購買了一雙新鞋,靠著一雙鞋,加一根樹枝做成的拐棍,毛主席趕到了起義部隊的駐地。 而后在經歷了秋收起義的挫敗之后,毛主席帶領起義部隊,正式在三灣實行改編,黨支部建在連上,工農紅軍真正成為了一支具有信仰和強大戰斗力的人民軍隊。 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紅衛兵代表曾經提出一個建議,希望把建軍節設定為九月九日,因為南昌起義是單純的軍隊起義暴動,而秋收起義的性質有著巨大的不同。 秋收起義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工農兵聯合發動的武裝暴動,更具有階級代表性,不過,這些提議最終被毛主席否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