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一篇談了《煙波釣叟歌》的三、四、五、六句。今天接著往下來看。 一千八十當時制,太公刪成七十二。 逮于漢代張子房,一十八局為精藝。 這兩句說的是奇門遁甲的歷史演變過程。 明朝程道生編撰的《遁甲源流》言:“昔黃帝始創奇門,四千三百二十局法”說的是最初的奇門遁甲是4032局。 “乃歲按八卦分八節,節有三氣,歲大率二十四氣也”。一年按八卦分為八節,八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八個主要節氣: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它們和先天八卦對應的關系是:立春-震卦,春分-離卦,立夏-兌卦,夏至-乾卦,立秋-巽卦,秋分-坎卦,立冬-艮卦,冬至-坤卦。 先天八卦宮位
八節的宮位
每節有三個節氣,正好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
“氣有天地人三候,歲大率七十二候也”。每個節氣分為天、地、人三候,一年共有72候。 “候有五日,歲大率三百六十日也。日有十二時,歲大率四千三百二十時也。一時一局,故奇門四千三百二十局也。”一年有4320個時辰,一個時辰一局,所以奇門有4320局。 黃帝令風后將奇門整理成文,在整理的過程中,風后發現在4320局中,每一局都重復了4次。比如冬至上元、驚蟄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完全一樣,都是陽遁一局。于是他合并同類項,四取其一,將4320局簡化為1080局。這就是“一千八十當時制”。 “太公刪成七十二”,說的是姜太公將1080局刪減為72局。 《遁甲源流》 :“周太公諳兵法,善布奇門,以八卦分八節,節分三氣,氣分三候,歲計七十二候,立七十二活局,每局六十時,七十二局計四千三百二十時也。” 姜太公就是姜尚姜子牙,他以一年72候,立72局,每局60個時辰,總計也是4320局。 “逮于漢代張子房,一十八局為精藝”, 《遁甲源流》 :“漢張子房刪捷,冬至十二氣,分三十六候,撮四候為陽遁九局。夏至十二氣,分三十六候,撮四候為陰遁九局。此活圖更捷也。” 漢代的張良,將冬至到夏至間的十二個節氣的三十六候合為四候,立為陽遁九局。將夏至到冬至間的十二個節氣的三十六候合為四候,立為陰遁九局。每局管四元,一十八局實際上還是七十二局,每局60個時辰,總計依舊是4320局。 先須掌上排九宮,縱橫十五在其中。 次將八卦分八節,一氣統三為正宗。 陰陽二遁分順逆,一氣三元人莫測。 五日都來換一元,接氣超神為準則。 古人是不畫九宮格的,而是在手掌上排列九宮,這就是所說的“九宮掌”,我們伸開自己的左手,看食指、中指、無名指的三個指節,是不是正好可以來指代九個宮位的位置。 來源:網絡圖片 “縱橫十五在其中”,宮位對應的數字,無論是縱著相加還是橫著相加,它們的和都是15。因此說縱橫十五在其中。這是天地之數,縱橫配合妙用無窮。 “次將八卦分八節,一氣統三為正宗”。 我們在上邊說了先天八卦的方位。先天為體,后天為用。周文王創立了后天八卦,就成為奇門遁甲所用的九宮八卦。 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八節和后天八卦對應的關系是:
每一卦統領三個節氣,每個節氣15天,分上、中、下三元來定局。 二十四節氣的局數為(上排數字為上元,中為中元,底為下元): 來源:網絡圖片 “陰陽二遁分順逆”,冬至陽氣初生,陽遁起局,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順行九宮。自夏至陰氣始生,陰遁起局,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逆行行九宮。 “一氣三元人莫測”,每個節氣分三元,每元對應局數,這是定數、規律,人是無法推測的。 “五日都來換一元,接氣超神為準則”。 什么是接氣、超神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符頭”的概念。符頭指的是每個節氣上元第一天的日干。它總是以甲、己為頭,并且不是甲子日、甲午日,就是己卯日、己酉日。 為什么這樣說呢?這是由六十甲子輪流值日來確定的。我們把六十甲子按照上、中、下三元排列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上元: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 中元: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下元: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 上元: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中元: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 下元: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上元: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 中元: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下元: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 上元: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中元:甲寅、丁卯、丙辰、丁巳、戊午; 下元:己未、庚申、辛未、壬戌、癸亥。 按照這樣的六十甲子值日,一年是72元360天,可太陽回歸年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是365.24天,這樣就出現了偏差。因此節氣和符頭就對不上了,就產生了接氣、超神的現象。 所謂超神就是符頭跑到了節氣的前面。這個“神”指的是符頭,它超過了節氣,所以叫做“超神”。 接氣正好相反,是符頭落后,節氣走在了前面。“接”就是迎接的意思,節氣迎接符頭,所以叫做“接氣”。 如果節氣和符頭正好重合,那就叫做“正授”。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少見到。 在奇門運用中,解決接氣、超神的方法,主要有置閏法、拆補法、茅山道士法等,而拆補法是目前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