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公交車上碰到一個打電話的暴躁媽媽! 媽媽打電話的核心內容主要是因為教育和愛人產生矛盾,孩子不聽話,老公不理解。她只有跟朋友吐槽,孩子和老公都覺得她脾氣不好,嫌棄她暴躁。 她從開始的哀怨到后來情緒激動帶著哭腔,我聽著動容,這一定是受盡了委屈,在這一刻爆發。 要在以前,我可能不理解,公共場合這樣做真的好嗎?可是現在做為家有青春期孩子的母親我突然很能共情。 我想說,永遠不要去責怪一個媽媽脾氣暴躁,因為你只看到了她的壞脾氣,你沒有看到她帶孩子的焦慮和疲憊。 尤其是教育內卷的當今,媽媽不僅是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還擔心孩子的受教育情況,小到課外興趣的培養,大到小升初、中考、高考,可謂關關難過關關過,那一關不扒層皮似的煎熬。 你不知道當媽媽的撐過了多少黑暗時刻,她不是神仙,她也是第一次當媽媽。 真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媽媽更愛自己的孩子。 可能我們只看到她對孩子嚴厲、發火,可是誰又能看到她背后付出了多少,有多少心酸? 所有關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媽媽。 從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媽媽就成了一個全能選手,所謂的為母則剛純屬被逼無奈。 孩子餓了找媽媽,渴了找媽媽,哭了找媽媽……一日三餐是媽媽,衣服鞋襪都是媽媽給準備的妥妥當當,小時候生病一定是媽媽徹夜無眠陪伴孩子身邊,生病期的孩子更是黏在媽媽身上摳都摳不下來。 無論再煩再焦慮還是要按時回家給孩子做飯,還是要周而復始的做著和昨天一樣的事情。 她的每一次發火和憤怒,都不知道是忍耐了多少次的忍無可忍,消化了多少無法消化的壞情緒。 誰也不愿意一個人活成千軍萬馬。 在養育孩子上,我只想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即使你穿上她的鞋,再走一遭她走過的路,也不一定完全體諒當媽媽的人,世界上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 誰都想做個溫柔媽媽,只是被生活瑣事磨到忘記溫柔。 養育孩子是一場修行,情緒穩定是媽媽一生的必修課,為了家庭穩定,社會和諧希望爸爸和孩子們多給媽媽一些關心和愛。 少一些哀怨的媽媽,多一些溫柔的小姐姐! |
|
來自: 新用戶3640ZLW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