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關于菜地有機肥的選擇與使用: 每畝地施入200-400公斤商品有機肥或者3-5方腐熟農家肥,一般來說,普通蔬菜地的底肥每畝要施入不少于200公斤的商品有機肥或不少于2000公斤的腐熟農家肥才行,如果是長期連年種植蔬菜的老舊大棚必須增加有機肥或農家肥的用量,一般每畝大棚土壤的有機肥使用量不能低于400公斤、農家肥使用量不能低于5-6方才行。 對于有機肥的使用,大家一定要記住一點,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屬于有機肥,也可以直接大量往地里使用,但沒有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根本就不是“肥”,大家千萬不要直接往地里大量使用(對土壤和作物的危害非常大),否則你越往地里大量使用,你家菜地的土壤情況就破壞惡化更嚴重、病蟲害就越多,你家菜地里蔬菜爛種爛根、死苗死棵問題就會越嚴重。 ![]() 二、關于菜地復合肥的挑選與使用: 首先從菜地使用底肥時復合肥的使用量上來說,大家不用盲目的去過多使用復合肥,因為蔬菜在苗期和生長前期時生長量比較小、對化肥的需求量也比較少,一般普通菜地每畝使用15-25公斤左右就可以了,種植蔬菜年限短的地塊每畝使用20-25公斤左右的復合肥就可以了,連續種植蔬菜多年的地塊因為土壤中一般會有大量殘留積累的養分,所以這樣的地塊一般施底肥時每畝使用15-20公斤左右的復合肥就完全足夠了,在老舊菜地上過多使用復合肥不論是對土壤還是對作物生長沒有半點好處,而且還會讓你多花種地施肥錢。 其次在菜地使用底肥時的復合肥種類挑選上來說,關于蔬菜底肥中的復合肥使用,大家不能不看自己種植的蔬菜類型、不看肥料配方就盲目胡亂性的使用復合肥(一種蔬菜一個樣,復合肥用的多不如用的對),種植蔬菜使用復合肥一定要根據蔬菜的種類去挑選最適合它需要的復合肥,簡單來說就是根據蔬菜的養分需要去挑選合適配方的復合肥,除此之外,圖省事統一使用平衡型復合肥也是很不合理的底肥使用方法。 ![]() 一般來說,以生長嫩枝綠葉為主的蔬菜(如白菜、芹菜、油菜等)使用高氮低磷低鉀的復合肥做底肥最合適(如含30個氮、5個磷、5個鉀的復合肥),以開花結果為主的蔬菜(如茄子、辣椒、西紅柿)使用高鉀中磷低氮的復合肥做底肥最合適(如含20個鉀、15個磷、10個氮的復合肥),以生長地下根莖塊類為主的蔬菜(如土豆、蘿卜、山藥等)使用高鉀中氮低磷的復合肥做底肥最合適(如含20個鉀、15個氮、10個磷的復合肥)。像15-15-15、17-17-17的平衡型復合肥,只能給那些沒有種菜經驗或者不懂蔬菜營養需求規律的新手使用。 再次從菜地使用底肥時的復合肥溶解釋放有效期上來說,大家在種菜前使用復合肥時,還要特別注意一點,那就是要根據蔬菜的類型(主要是看蔬菜從種到收生長期的長短)去選擇肥效持續期長短不一的復合肥,這一點也大家平時根本不知道或者完全不重視的問題。 ![]() 一般來說,種植以生長嫩枝綠葉為主的蔬菜時使用肥料溶解速度快、養分釋放速度快、肥效期比較短的復合肥最合適,因為這種蔬菜從種到收的時間很短,如果使用肥效期太長的復合肥,也許肥料養分在土壤中還沒有完全緩慢釋放完你就開始收菜了,這樣不僅會導致蔬菜急需大量養分時而“吃不飽”,又會造成肥料養分大量被浪費掉。 反過來說,種植以開花結果類蔬菜和以生長地下根莖塊為主的蔬菜時,這兩類蔬菜使用肥料溶解速度慢、養分釋放速度慢、肥效期比較長的復合肥就會非常合適,因為這兩類蔬菜一般從種到收的時間跨度比較大(生育期長),如果使用肥料溶解養分釋放太快、肥效期太短的復合肥,會導致蔬菜底肥中的復合肥養分很快就消耗殆盡不能滿足蔬菜前期生長的養分需求,造成蔬菜在生長前期因為“挨餓吃不飽”而出現中后期瘦弱無力開花結果、形成地下塊莖的減產問題。 ![]() 大家在選購復合肥時要注意——一般包膜的復合肥或者寫著緩控釋復合肥或者肥料顆粒硬度很大的肥料都屬于溶解慢、釋放慢、肥效期長的肥料,而像寫著高塔工藝生產的復合肥或者帶有“硝基”字樣的復合肥則大多屬于溶解快、釋放快、肥效期短的復合肥,前者適合種植瓜果類蔬菜和根塊類蔬菜使用,后者適合種植速生性綠葉蔬菜使用。 如果大家要想復合肥使用效果更好,那么大家可以稍微多花點去購買在肥料中添加了腐植酸、氨基酸等類的復合肥,這種復合肥一般比普通復合肥具有更好的養分吸收效果,畢竟復合肥的使用效果也是與肥料使用后的吸收利用率成正比的。 ![]() 三、關于菜地微生物菌肥的挑選與使用: 微生物菌肥是不是非常貴?大家平時種地是不是很少使用?種菜不施微生物菌肥,尤其是那些連續耕種蔬菜3-5年以上的土地和老舊大棚,這樣的地塊你為了省點錢種菜不施微生物菌肥其實就是自己坑自己。 一般來說,一塊菜地,如果你種植蔬菜的年限在3年以下,土壤問題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以只增施有機肥而不必使用微生物菌肥,如果你連續種植蔬菜的年限在3年以上到5年以下,土壤就會開始惡化了,這個時候農技小背簍建議你在底肥中使用一些微生物菌肥開始改良、凈化、修復土壤;如果你連續種植蔬菜的年限一旦超過了5年以上,那么不論你種哪種蔬菜、也不論你平時如何會管理,土壤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惡化和破壞問題(如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鹽漬化問題、重茬障礙問題,蔬菜出現爛根死苗、土壤性病蟲害加重、缺素癥頻發、線蟲大量增多等),這個時候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每年在蔬菜種植前施底肥的時候,都一定要大量增施微生物菌肥,否則你家菜地的蔬菜會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越種越差、越種越不長。 ![]() 正常情況下,大家在蔬菜種植前使用微生物菌肥時,要重點注意兩大問題:一個是要掌握好微生物菌肥的使用量,另一個是要注意微生物菌肥中所添加活菌的菌種。菌肥的使用技術要點以前給大家專講過了,不懂菌肥使用技巧的去我主頁搜“菌肥”和“菌劑”就能找到專講此類問題的文章。 從菜地上微生物菌肥的使用量上來說,一般蔬菜地每畝施底肥時每畝只需要使用100-150公斤的微生物菌肥就可以了(蔬菜和果樹可以按照這個量使用,大量糧食作物減少一半用量使用就可以了),如果咱們農民朋友有條件的話,微生物菌肥搭配前面說的有機肥一起使用效果最好(有機肥能夠讓菌肥中的微生物菌增強活性和快速大量繁殖增加),或者在蔬菜生長中后期追肥時適當根部追施一些微生物菌肥(具有刺激根系生長、保護根系健康、延緩根系衰老、增強根系水肥吸收能力的功效)。注意土壤貧瘠嚴重缺乏有機質的菜地土壤不適合直接使用菌肥(活菌到土壤里活性差、難存活),這樣的菜地使用菌肥時必須搭配有機肥或農家肥一起使用才行,否則你干脆就別浪費那買菌肥的錢了。 ![]() 從菜地上微生物菌肥的菌種選擇上來說,一般選擇只添加2-3種微生物菌種的菌肥比較好(只含有1種活菌或者含有3種以上活菌的菌肥不推薦使用),肥料中的菌種可以是真菌、也可以是細菌、還可以是放線菌,比如說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蘇云金芽孢桿菌、白僵菌、綠僵菌、酵母菌、光合菌等,這些菌種都是農業上比較常用且使用效果比較好的菌種,這些菌種中有的可以疏松活化改良土壤、有的可以活化養分促進吸收、有的可以刺激根系生長、有的可以保護和養護根系,有的可以殺菌防病、有的可以滅殺地下害蟲和根結線蟲,有的可以增強作物抗逆性。 ![]() 總而言之一句話:微生物菌肥中的使用功效主要靠活菌,活菌在菜地里發揮出來的功能效果主要看菌種,大家要根據你家菜地使用菌肥的主要目的去選擇合適的菌種。不懂選擇菌種的去我主頁搜“菌肥”或“菌劑”,找到相應文章后認真看一看。 除此之外,大家在菜地里使用微生物菌肥時,千萬不要圖省事滿地撒施,這樣施菌肥的效果會因為活菌太分散或露在地面存活率太低而大幅降低菌肥使用效果,因此,大家在菜地使用菌肥時,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把菌肥采用穴施、溝施等方法集中使用到蔬菜栽種的根部周邊濕潤土壤中(距離根系8-12公分處的地下即可),這樣使用微生物菌肥的效果會大幅提高。 ![]() 四、關于菜地中微量元素肥的挑選與使用: 大家在種植在種植蔬菜時,有沒有經常遇到蔬菜出現苗子不長、植株矮小、莖稈開裂,葉子發黃、發白、變厚、發脆、干邊、卷縮、扭曲或小葉叢生、花抱頭、瓜打頂,開花少、坐果差、只開花不坐果,果實種子少、畸形果、空洞果、易落果、易爛果、易爛果,新根不長、老根爛尖、植株抗病抗蟲抗逆能力差等方面的問題? 其實上面農技小背簍給大家提到的這些問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因為缺少中微量元素造成的,因為雖然蔬菜對中微量元素的總體需求量比較少,但作物生長過程中缺少了任何一種中微量元素都會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的缺素癥狀,這些缺素癥狀會直接從蔬菜的苗株、莖葉、根系、花果等各個部位上表現出來,而且作物因為缺少中微量元素所造成的異常癥狀,大家通過打藥是根本不能解決的(缺素是營養缺失性的生理病害,打藥無效),能補救、緩解蔬菜缺素癥狀或者能夠促進缺素蔬菜恢復正常長勢的方法,只能是通過給作物及時補充所缺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解決,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 很多農民朋友種菜時,往往只知道使用大化肥,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根本不重視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往往等到地里蔬菜出現問題了,各種方法試了一圈解決不了問題了,也許才會遇到懂植物營養的人告訴你——你家蔬菜其實是缺少哪種中微量元素了。 一般來說,同一塊菜地種植的年限越長,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就越容易發生缺素性病害,這樣的情況尤其在長期同地連續種植同一種、同一類蔬菜的菜地上發生的最多(特別是土壤條件不好的蔬菜大棚種植地),因為你一年連一年的種植蔬菜而又不給菜地補充中微量元素,這樣一茬接一茬的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一批又一批的把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都吸收消耗和帶走了,你家的蔬菜不缺素、能長好才真是奇了怪! ![]() 正常情況下,蔬菜種植地土壤中最容易缺少的、最需要補充且對蔬菜健康生長發育影響最大的中微量元素,主要有以下幾種:鈣、鎂、硼、鋅、鐵、鉬。比如說葉子退綠發黃發白要考慮是不是蔬菜種植地里缺鐵、缺鎂了,比如說蔬菜頂部萎枯、莖柄變粗變脆、根尖壞死、只開花不坐果或者開花后坐不住果要考慮是不是蔬菜種植地缺硼了,再比如說蔬菜爛根尖、莖稈變軟硬韌度不透、幼果容易大量掉落、果實表面容易裂口腐爛要考慮是不是缺鈣了,比如說蔬菜苗株矮小、生長緩慢或者死活不長要考慮是不是缺鋅、缺鉬、缺錳了,等等。 因此,建議所有種植蔬菜的菜農一定要重視中微量元素的合理使用,因為中微量元素是保證蔬菜健康生長發育、正常生長枝葉、順利開花結果的基本保障,它們能夠幫助蔬菜獲得更高的產量和更好的品質。 ![]() 大家既然知道了中微量元素對蔬菜生長的重要價值,那么為什么就不能在施底肥提前早施(結合耕地整地全田土施)、非得等到蔬菜栽種完后生長期內出現了缺素問題狀再去應急補救補充呢(葉片噴施,連噴2-3次),這是一個很值得大家認真思考的問題 那么很多農民朋友也許會問了:蔬菜地里如何通過土壤補充中微量元素肥呢?這個問題比較簡單,每1-2年對你家的菜地進行一次土壤檢測(找當地有土壤采集化驗檢測資質的企業或農業機構就行),根據土壤營養檢測結果你就能夠直接的看到你家的土壤中哪種養分多、哪種養分少、哪種養分過剩、哪種養分緊缺了,然后根據土壤數據檢測結果在施底肥時及時補充到土壤里就可以了,一般中微量元素肥料每1-2年施足1次就行了,也不用每年種菜每年都使用,畢竟中微量元素適量適度使用對蔬菜有益,過量使用反而會導致蔬菜吸收過量而發生中微量元素中毒受害的問題了。 ![]() 除此之外,大家如果能夠明確的知道自己菜地和蔬菜缺少的是哪一種中微量元素,大家也可以通過拌種、穴施、溝施、灌根、葉面噴施等方法進行單獨補充。還有一個問題大家要注意:蔬菜葉面噴施中微量元素只能管當季蔬菜不再缺素,下一季種菜時你還得噴施,而土壤施肥補充中微量元素,可以一次施肥管1-2年,不用每季種植蔬菜每年施,這一點大家也要記住了。 |
|